📌置頂文章📌 2025永社年度系列座談

2025年8月18日 星期一

【團體聯合記者會】2025年法律界反對「核三重啟公投」記者會|永社發言稿|

2025年法律界反對「核三重啟公投」記者會

2002年制訂的《環境基本法》第23條:「政府應訂定計畫,逐步達成非核家園目標」,歷經二十多年,終於在2025年5月17日核三廠2號機屆齡除役後實現,卻因「核三重啟公投」投下變數。

核三廠有恆春活動斷層通過,廠址曾發生地下沼氣外洩,事故風險高。40年運轉期間,曾多次發生輻射外洩、起火、喪失電源等種種事故,安全紀錄不良。《核子損害賠償法》「重大天災」免責、每一核子事故「賠償責任最高限額42億元」,萬一發生核子事故,受害人很可能無法獲得合理賠償。

核廢法令不足,迄今尚無高階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選址的法律,高放射性的用過核燃料僅能暫置廠內;甚至低階核廢以「焚化」方式減少體積;核三廠的核廢料廠房周邊更多次發生輻射污染事件。

多個法律團體、法律學者、律師、法律系所學生及其他法律人連署呼籲各界:於2025年8月23日,就全國性公民投票案第21案即「核三重啟公投案」,投下「不同意」票。

鄭光倫/永社理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台灣永社理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鄭光倫批評823核三重啟公投淪為「沒有實解、只剩政治秀」,並呼籲人民投下不同意票。鄭光倫指出《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第一條明文以「確保公眾安全」為最高原則,但核三廠是1978年建設,耐震標準早已落後,兩部機組也在今年5月屆滿40年法定年限而除役,從法律與安全面看都不該重啟。

鄭光倫特別點名台灣民眾黨籍立法委員黃國昌,批評其2018年因福島核災而反核,如今卻改口支持核三重啟,宣稱是「科學、理性、務實」,但在意見發表會上未能提出對緊鄰恆春斷層、燃料棒或核廢料處置的解方,無法說服大眾,更無法說服當年的自己。藍白兩黨在今年5月13日黑箱修法通過核管法第六條,使得核一、二、三即使執照屆滿仍可申請換照運轉,等於為重啟鋪路。既然修法已經達到目的,823公投就成為多此一舉,只是浪費公帑、操弄民粹。

公投本應是人民作主,需要充分資訊與思考時間,但這次發起的考量,不是基於能源或安全,而是藍白為了操作大罷免、製造政治攻防,藉此敲打執政黨與謀取個人權位,完全是政治算計。對於黃國昌提出「中共封鎖台灣會讓天然氣十天耗盡」的理由,鄭光倫認為,以俄烏戰爭為例,戰爭中核電廠反而首當其衝,運轉中的核電廠極易被攻擊而引發大規模核災,因此核三若重啟,反而會成為台灣最嚴重的國安破口。至於有人寄望國際法禁止攻擊核電廠,事實上國際法同樣禁止發動戰爭,但中共依然可能動武,甚至可能奉行「留島不留人」,核電廠更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鄭光倫強調核三重啟既不符合法律與安全原則,也無助於能源韌性,反而增加國安風險,而823公投只是藍白的政治表演,人民應在投票時以「不同意」拒絕這樣的政治秀。

--

【記者會資訊】

時間:2025 年 8 月 18 日(一)上午09:00
地點:立法院中興大樓 102會議室

出席者:
涂予尹/台灣人權促進會 Taiwan Association for Human Rights 會長、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鄭光倫/台灣永社Taiwan Forever Association 理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

【相關報導】

*自由時報/若爆核災將毀滅南台灣 法律界反對「核三重啟公投」籲投不同意

*聯合新聞網/影/律師界反對核三公投重啟

*中時新聞網/不甩核廢料!法律人批「重啟核三」不負責 把問題丟給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