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守護民主,風雨同行」

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活動記錄】「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
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座談資訊】

活動時間:2022/06/29(三)晚上19:00~20:30
活動地點:線上直播(考量疫情,不開放現場聽眾)
主辦單位:永社



--


【座談陣容】

主持人:吳樹民/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醫師

與談人:羅浚晅/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
    姜冠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
    陳亮甫/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
    張雁翔/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級研究員

時間分配:主持人10min、與談人15min、綜合討論20min




--

【座談會紀要】

防疫政策轉向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變異株進入Omicron時期,相較過往病毒株的高傳播效率,完全清零幾乎不可能。Omicron變異株爆發後,台灣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已破百分之八十,且輕症或無症狀比率近九成,因此防疫政策從「清零」轉為「共存」。在「共存」的框架中,防疫政策要如何調整,方能在符合憲法最小侵害原則下,達到「共存」的目的?在傳染率高、確診人數急速攀升的狀態中,醫療與行政量能已然超載,第一線防疫人員已無法妥善處理驟增的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對此,又該如何變動政策,同時兼顧防疫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動權、健康權,以及人民的健康權、財產權與工作權呢?

主持人吳樹民醫師指出:台灣醫療算得上世界頂尖,且台灣自日治時期以來長期注重衛生的習慣,加上之前SARS的經驗,這三年來,雖然有許多人不幸確診與病逝,但從結果上來看並不算太差。



--

【影像記錄】






--

【座談會資料】



--

【活動照片】


更多照片請見永社臉書相簿: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座談會紀要】06/29「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6HyLSU9UY

活動時間:2022/06/29(三)晚上19:00~20:30

活動資訊:https://fb.me/e/3eeRR5FQo

--


防疫政策轉向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變異株進入Omicron時期,相較過往病毒株的高傳播效率,完全清零幾乎不可能。Omicron變異株爆發後,台灣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已破百分之八十,且輕症或無症狀比率近九成,因此防疫政策從「清零」轉為「共存」。在「共存」的框架中,防疫政策要如何調整,方能在符合憲法最小侵害原則下,達到「共存」的目的?在傳染率高、確診人數急速攀升的狀態中,醫療與行政量能已然超載,第一線防疫人員已無法妥善處理驟增的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對此,又該如何變動政策,同時兼顧防疫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動權、健康權,以及人民的健康權、財產權與工作權呢?

主持人吳樹民醫師指出:台灣醫療算得上世界頂尖,且台灣自日治時期以來長期注重衛生的習慣,加上之前SARS的經驗,這三年來,雖然有許多人不幸確診與病逝,但從結果上來看並不算太差。

關於防疫政策的檢討與防疫人員的困境

羅浚晅醫師認為,整體而言,自2019年疫情爆發起,便是對SARS經驗後,防疫制度與措施建立的總體檢。

羅醫師指出三項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醫療生技產業的瓶頸,生技產業必須成為國家級重要產業,在這次疫情中,雖然有國產疫苗出現,但疫苗與抗病毒藥物主要仍仰賴歐美進口。其次,則是中央與地方溝通問題,諸如疫苗、藥物、防護裝備調配與面對確診者與疑似確診者的處理方式,因為溝通不良出現扞格,導致中央與地方政府無法有效率的處理問題,甚至有事後責任相互推諉的情形出現。最後,要注意到,不論是現在的防疫政策轉型或者未來的防疫政策制定,都需要各領域的專業參與,因為在疫情中,我們面對的不僅是病毒,還有資源調配、恐懼、假訊息,這些在政策實踐與調整上,都必須跨領域的專業共同研商,才能妥善解決問題。

關於防疫人員的困境,作為一位基層醫師的陳亮甫醫師表示,現在的急診壓力下降,是因為確診人數減少,以及視訊看診、藥師到府送藥等機制的成果。整體來說,台灣相比他國防疫並不太差,但過程中損失慘重,不只是產業與生命,也包括醫療人員的勞動權問題,若不能盡速解決,會導致疫情過後,醫療人員開始思考,「是否願意繼續在這個環境工作?」的問題。

在共存走向上,我們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政策,幾個月之前就有一個網站指出各個步驟,指引各種狀況的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疑似染疫以及確定染疫的狀況。

而台灣至今,對於COVID確診者,仍有很多特別的對待措施,雖然有正當理由,也確實Omicron的傳染力也比較強,但由於對病毒的不熟悉所產生的恐懼,往往會放大它的負面影響,使得差別對待措施強度較高。

也由於較高強度的隔離政策,在這幾波疫情下,大量資源消耗,補充不及,像是衛生所電話打不進去、1922被癱瘓。從第一線的觀點來看,政府訂了嚴格的確診定義,有些公司為了持續運作,員工大量進入醫院做PCR,加上嚴格的隔離措施,確實排擠了急性醫療需求患者的醫療處置,使醫護人員的溝通成本、心理壓力增加,也對患者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導致醫病關係惡化。

去年Delta疫情時就出現的醫療人力缺口、護病比差距大、醫護過勞無法休假的問題,在Omicron爆發前並沒有獲得妥善解決,另一方面則是民眾心態仍然沒有轉變,還是有生病一定要就醫的思維;在急診第一線觀察,曾經有一度民眾有自我傷檢的意識,那時候是不是一個更好的轉型時機?但那時候政策上卻沒有轉變,導致Omicron爆發後,民眾還是一窩蜂衝醫院,再次上演上述問題。 

關於空床數問題,陳醫師指出疾管署公布的空床數計算方式,是用較大範圍的方式計算的總值,但在台北市,特別是醫學中心,一旦疫情嚴峻,就是一床難求,這需要政府更努力地向人民說明,並非醫院有餘裕,卻刻意不予救助,而是每間醫院的承載量無法呈現在疾管署公布的數據上。 

轉向共存不能過度鬆懈

姜冠宇醫師認為,雖然眼下政策朝向共存發展,但不能因此過度鬆懈警戒。這次COVID疫情,根據國外研究文獻指出,要流感化可能要等三十年,因為這次COVID病毒是RNA病毒,變異非常快,且為非階梯狀,新的變異株可能與過往變異株甚少相似,難預測變異方向,導致疫苗研發相對困難,因此現今疫苗只能減低重症。

而共存是一種政策,非單純醫學問題,為了因應迅速變種的病毒與有可能急速上升的確診數,政策制定上必調整醫療量能分配,未來要留更多醫療量能給兒童與老人。特別是台灣小孩因COVID罹患腦炎的機率高,病程也非常快,因此要有更統一的SOP通報與就醫流程產出,才能避免新北恩恩案之悲劇發生。

所謂「無敵星星」,也就是感染一次後就能終生免疫的概念,只在Delta與更早之前的變異株適用,這次Omicron並不適用,特別是老人與兒童再度感染率還是很高。所以兒童、老年人與慢性疾病患者這些較脆弱族群,應該要在新變異株BA.4、BA.5全面入侵台灣前,盡速完成疫苗接種,避免重症與死亡。

共存的另一個面向,是因應染疫後的後遺症與Long COVID。姜醫師認為,這兩項問題已經不單純是生理上的問題,必須同時處理心理狀況,有許多年輕人因痊癒後的後遺症,導致每天只能睡兩三個鐘頭與記憶退化,在兢爭激烈的學校與職場中,嚴重影響心理層面,必須有更多社會資源介入,也應避免歧視,與不當評價。

共存有哪些法律問題?

張雁翔研究員指出,面對疫情,法律往往扮演著在衝擊後出來檢視的角色,在疫情迅速變化下,檢視國家行為違法性的審查密度就必須降低,因為過於嚴格的法律制定與違法性審查,可能導致防疫政策的緩不濟急與靈活性下降,反而有礙人民得到較好的醫療照護。

但這並非意味著防疫政策能夠毫無拘束的脫離違法性審查,至少用來防疫的隔離措施,從釋字690號來看,是受到憲法嚴格保護的人身自由限制,還是必須經過明確的法定程序,並且有救濟管道,包括提審與行政訴訟。

另一方面,值得大家進一步思考的法律問題,分別是保險問題,以及後疫情時代的Long COVID以及確診後遺症問題。 

前者,保險法有規定保險業者可以因為風險突然增高解除契約,但這次疫情保險理賠爭議,保險業者似乎沒這麼做,反而出售了更多防疫險,直至風險實現,人民要求理賠保險公司才主張複保險拒賠。保險究竟是一個投機獲利工具或是分擔風險損害的方法?後者,則是要思考我們是不是要針對Long COVID以及確診後遺症,立法給予社會福利支援以及反歧視措施。

關於緊急情況就醫的行政規則是不是有瑕疵?雁翔研究員認為,我們能從新北市恩恩案中理解,新北市要求確診者就醫,需要衛生局同意派車,有集中事權,妥善分配資源的意圖,但對於緊急情況的處置,是否還要如此僵化的遵循行政規則?這是值得檢討的地方。

最後,在疫情剛爆發、美國疫情最嚴峻的時期,當時仍身處美國的張雁翔研究員也提到,其實美國沒有什麼管控期,一開始就共存,最有爭議的法律問題其實是強制公務員施打疫苗問題,這些案件目前仍然在美國司法系統訴訟中,尚未有定論;反而私立學校強制教職員接種疫苗,已獲得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定為合憲,因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這是一個私人和私人的關係,並沒有國家權力強制介入。不過台灣在COVID疫情中的疫苗政策,向來多以鼓勵取代強制,因此相對問題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