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專欄 2023.08.31
今年7月上旬,衛生福利部指出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榜首41年,2022年累計5.2萬人死亡,癌症死亡時鐘較前年快3秒。換算下來,每10分7秒就有1人、每日就有144人因癌症死亡。這個觸目驚心的官方統計數字,顯示協助癌友與家庭抵禦癌症、提升國民健康福祉水準,已成當代臺灣政府責無旁貸的公共責任。
今年8月下旬因衛福部健保署盤查癌症患者不需住院卻使用健保給付住院,影響商業保險給付,致令癌友呼籲政府「給病患一條生路吧!」後,掀起一波嶄新的公眾批判與關注。所幸健保署明快決斷,署長石崇良承諾暫不盤查,雖使風波暫時落幕。但接著立法院中國國民黨黨團依舊召開於8月29日記者會,由此事件為契機,進而呼籲從制度改革起,主張透過修法,設立「癌症新藥多元支持基金」,幫助弱勢、罕見疾病和癌症重症病友在健保無法給付之下,給予適當醫療補助,減輕醫療負擔,讓台灣不再出現「因病而窮,因窮而亡」情形。持平而論,相關內容本為諸多癌症團體近年屢次對政府的公開呼籲,立法院中國國民黨黨團日前記者會大抵只是大方繼受了這些主張,而給予相當善意且溫暖的相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