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活動已結束)

2025年2月12日 星期三

大罷免檢視最新民意

許惠峰(作者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系教授、永社社員)

自由時報/自由開講 2025.02.10

近來部分藍委對於行政院長提出覆議一事,認為若覆議再次失敗,表示其提請覆議並無民意基礎,應該下臺云云,此種言論顯然誤導事實,並欠缺民主精神,理由如下:

眾所皆知,藍白立委忽視民意,不僅通過違法亂政之惡法,且惡意刪除總預算,不顧國家發展及民生需求,此種行徑在本屆立委選舉時,一般人民並無法事先預知如此離譜之行徑,藍白立委以現行國會多數就當然認為所有作為具有民意基礎,顯然刻意曲解「代議政治」的本質乃間接民主,立法委員所通過的法案或預算案,並非直接獲得人民的授權,如何能自認當選後的立法行為皆獲得多數人民的認同?

因此,根本之道就是讓人民有展現最新民意之機會,既然藍白立委心虛而不敢提出對於行政院長的不信任案,並藉由國會全面改選展現最新民意,透過罷免制度恰巧可以檢視最新民意,藍白立委若真有自信現在仍具有國會多數民意,應該樂觀其成,而非修法提高罷免條件,「惡僕欺主」剝奪人民的罷免權。

此次刪除總預算一事,影響各方面人民的權益,激發各公民團體展開一連串的罷免行動,執政的民進黨雖然有「當家不鬧事」的認知,並盡量避免介入公民團體自主的罷免行為。然而,執政者代表行政權,不僅要依法行政,而且要推出福國利民之政策,今總預算遭刪而無法確實落實各項政策,本應基於維護國家利益而堅定捍衛行政權的有效運作,提出覆議固然乃憲法上賦予之基本權利。

然此一行動,依過往經驗,顯然不足以遏止藍白立委的惡劣行為,行政權固應保持中立,然身為執政的民進黨,應該鼓勵各階層民意代表,積極地與公民團體合作,協助通過罷免門檻,使人民有表現最新民意的機會,才能解決藍白立委自稱代表多數民意,行政權與立法權僵持不下的困境。

全臺大罷免行動,等於國會局部改選,不應由公民團體獨自奮戰,全民都應努力連署爭取罷免投票的機會,透過重新選取以檢視臺灣社會最新民意,終結本屆藍白立委就任後一切的違法亂紀作為,才能穩定國會結構,讓臺灣永續健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