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5永社年度系列座談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社維法條文落伍 難擋虛假訊息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2.18

當代民主開放國家,飽受各種虛假訊息的侵擾肆虐。虛假訊息不僅對憲政民主秩序、甚至對民生經濟都產生莫大負面影響。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法學榮譽教授彭惕業(Jean-Marie Pontier)於二○一九年來臺演講時,即提出法國學者創造單字「有毒的訊息 infotox」(結合「訊息」information 和「有毒」toxique)用以形容遭操縱的資訊。

以「晚安小雞案」為例,誠如日昨吳景欽教授投書貴報所示,本案僅能以社維法第六十三條

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新聞稿】01/31「賴政府未來施政展望系列:青年居住困境與健康照護危機」記者會

2024.01.31

2024年大選於本月中旬落幕。近半個月來,我們看到一方面輿論對立法院長選舉乃至於新國會的合縱連橫,討論甚深。另一方面,針對將來新內閣人選組成,亦多所流言傳聞。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二0二四年,依舊「良心交接」?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1.21

二○○一年十月,總統陳水扁出版《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提到二○○○年政權移交的難題,指出「政府並沒有建立一個政權移交的制度,也沒有政權移交的清冊,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從何做起。並指那一次的政權移交可說是「良心移交」,而非「制度移交」,是「口頭移交」,而非「清冊移交」。

二○二四年一月下旬,總統大選剛落幕,再次回顧前述文字,特別有感。進入廿一世紀後,廿餘年來台灣歷經三次政權移交,這三個歷史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選總統過好日 乘客要相信司機也監督司機

姚孟昌(作者為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ETtoday新聞雲/雲論 2024.01.05

我的車開了十多年,里程數跑了十多萬公里。我的車很平凡,是路上跑最多的那種。我的車走的路很一般,大概是在上下課以及家附近的大賣場跑跑罷了。我的車最遠跑過一次鵝鑾鼻、跑過一次太魯閣天祥。我的車一週前才上到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在這車子的生命歷程中,它經常是平靜地停在停車場,等待主人的召喚。我的車在路上跑時,無論是爆發力或操縱性,都遠遠比不上其他的車子。可是這車值得我稱讚的是很穩當、可靠,能夠安全平順地把主人送到目的地。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柯文哲農地獲利不可捐款私了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2.27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遭爆名下新竹市農地,違法鋪設水泥,出租做為停車場並收取租金,柯文哲雖先推給父母購地,但後改稱將捐出租金收入做公益。

事實上,柯文哲的農地不只沒有農用,還被爆曾二度整地,全面鋪設水泥,而農地開挖後更被發現鋼筋、磚塊等傷害農地土壤物體,縱算新竹市政府拒查鋼筋磚塊,但單就「農地種遊覽車」,在法律責任上,已涉及違反稅捐稽徵法、農發條例、都市計畫法及停車場法,均有行政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