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新聞稿】抗議司法院假改革


時間:2017.12.04(一)上午10:00
地點:司法院司法大廈前(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一段124號)

司法院公布「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初稿」, 國民法官出爐的草案列出七大特點,從其中第四點“完全參與”:「人民與法官一起決定有罪無罪,有罪該判多重」,就可看出司法院假國民法官之名,行參審之實。此種說法最為卑劣,讓人難以忍受、認同。黃東熊教授更直白的講“參審制”讓外行人把內行人意見當意見,不算真民主。

適用法律及科刑評議部分,在面對未受過法學訓練的國民法官,職業法官必然成為「關鍵少數」,法官會影響參審員。台灣陪審團協會一再強調六名參審員參與審判跟評議時,由於法律專業不熟悉或缺乏自信,很難跟職業法官進行辯論進而容易受到職業法官的引導,如此又如何可能改變人民對司法的不信任。相對而言,陪審制就很簡單,陪審員與法官隔離,不須專業知識,僅需就生活經驗、歷練去認定事實,「法官不能干預陪審團決定」,僅能尊重陪審團的評決,並在陪審團作出有罪判決後,予以量刑。但國民法官將導致職業法官用法律專業影響參審員,美其名是合作,實則找人民「背書」,兩套制度最大差別在於人民與法官是否共同認定有罪或無罪,在有罪時,進而對刑度做出評議。台灣陪審團協會呼籲司法院,要審慎草擬法案,廣納民間意見,勿讓司法改革淪為口號!

【新聞聯絡人】
台灣陪審團協會 執行長 錢文南

【聲援團體】
台灣陪審團協會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台灣永社
台灣北社
台灣司法改革關懷互助協會
台灣教師聯盟

【直播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justice.needjury/videos/148181354527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