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政經交鋒 2019.11.22
台商匯回台灣金額0?這麼聳動的新聞標題雖然吸睛,但如果以此判定台灣經濟體質虛胖,實在違反中美貿易戰的趨勢與一般財經常識。
中美貿易戰雖然涉及方方面面的複雜情勢,但也可粗分為兩大重點,第一個是關稅:美國對部分中國貨品開徵25%的關稅,中國也以牙還牙。此時理論上雖然企業可以咬牙吸收關稅成本、或是轉移生產陣線,但前者並非所有企業都能負擔,後者則並非一時半刻可以達成。總體而言,最易出現的解方仍是貿易的分散,以尋找不需負擔關稅成本、更廉價的替代貨品來源。
今年中一份日本的財經報告即指出,在中美兩隻大象互踩之際,貿易戰最受益的國家是越南,受惠度高達7.9%的GDP,其次即是台灣,受惠度估計達2.1% GDP。
例如,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電動腳踏車廠商,原本80%的零件購自中國,但貿易戰開打之後 70%購自越南,30%購自台灣。而像這樣的廠商千千萬萬,反映在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數據上。2018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年增率8.2% ,2018年下半年到2019上半年則跳高至12.2%。強勁的出口與投資數據,也讓台灣2019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達2.1%,意外比宿敵韓國1.9%更高,也贏過新加坡和香港的0.6%。
中美貿易戰的第二個重點是尖端科技:美國在10月列出28個中國實體清單,主要針對監視產業、人工智慧產業。入列名單的中國實體,在未經美國政府許可下,將被禁止購買美國製零組件。美國這張貿易黑名單,一方面是人權考量、拒絕為這些可能使用於侵害人權行為的產品背書; 另方面也是中國在高端科技的發展急起直追,美國不僅在貿易上採取限制手段、也很後悔過去科技智財權的保護不足。5G的佼佼者華為公司在美國市場碰壁,並非新聞。近日想進軍美國的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抖音)也傳出蒐集用戶資料、轉售給中國政府。不管事實為何,結論就是中國產品的國安威脅如影隨形,而MIT (MADE IN TAIWAN)此時立刻勝出。
或許有人說,中美貿易戰時打時休,台灣能靠這個長治久安?且看經濟部的數據:從1952年到2019年,僑外資來台投資的高點發生在2006和2007年,至2008年幾乎腰斬,到2016年又翻高,2018年的外資投資金額則達到史上第三高點。與此同時,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於2010年達到高點,近年卻是逐年下降; 台灣對世界投資則於2015年開始顯著升高、至2018年達到史上高點。
這說明了在長期的趨勢中,外資對台灣投資環境的信心增加、而台灣人民更有能力向外走、布局也更加多元。固然,經濟成長不代表社會人人有感,但糾結於台商究竟有沒有匯回大陸的錢投資台灣、就如同店家糾結於顧客從哪個口袋掏出錢來,這會是交易的重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