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佳和(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澄社社長、永社監事)
蘋果日報/要聞 2020.07.27
近來台灣天空很學究,很學院,大家關心起學術倫理與論文寫作,好不熱鬧,不禁想起幾年前喧騰一時的德國醜聞,就此略饗讀者。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古騰博(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上任時甫38歲,作為帥氣、大膽決策與精湛辯護而深受歡迎的內閣閣員,2002年,31歲進入國會,2009年1月入閣,出任聯邦經濟與科技部長,8個月後榮任當時深陷南阿富汗轟炸風暴下的國防部長職位。
2002至2008年,古騰博時任國會議員,約莫同時,2000至2007年,在剛結束成績差強人意的第一次國家考試後,撰寫其博士論文,在德國公法大師黑勃勒(Peter Haberle) 指導下,完成「憲法與憲法契約──美國與歐盟立憲上之發展階段」,最優等評價,summa cum laude,取得拜羅伊特大學法學博士,好不風光,學術與政治事業兩得意,一年後,入閣樂音已降。
論文抄襲德防長也落馬
2010年夏天,名不見經傳的敏斯特大學博士生,發現古騰博論文中有4處嚴重引註問題,恐涉抄襲,整理出對照表,指導教授憂心挑戰政治大咖的後果,建議學生2011年拿到學位後再公開;一般咸認,這是所謂「古騰博抄襲醜聞」的開端。2011年2月12日,不來梅大學公法教授費雪-累斯卡諾嚴重指控,說古騰博至少在論文9處,多數一字不漏照抄的、沒有註解出處的引用其他文獻,特別是有許多媒體文章,用Google就可輕易查出者,竟變成論文內容,彷彿作者原創。
排山倒海的媒體關心接踵而來,不斷找出有問題之段落。數日後,匿名的法律博士生告訴媒體,部長博士論文的前言,根本照抄自1997年《法蘭克福大眾報》上的政治學者投書,《新蘇黎士報》總編輯更在同日爆料,說論文中有97行,完全抄自他們2003年的一篇報導,只改了一個字。
《南德日報》說,古騰博至少引註不清或甚至沒有引註的用了19位作者論述。緊接著驚人發現:在擔任國會議員的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間,古先生多次委託國會內部研究單位,針對不同議題研擬研究報告,結果都成了自己2007年博士論文內容,不令人意外的,幾乎都無引註出處,彷彿個人精心研究。眾人皆知,國會經議員交代所進行之研究,僅得於內部供行使職權時所用。有人幫古先生編撰了「抄襲維基」(GuttenPlag Wiki):論文中有271頁涉嫌抄襲,如果每一行比對,約21.5%經確認為抄襲,嗣後更新,393頁論文本文中,324頁涉及抄襲,82%。2011年4月再公布應為94.14%的論文本文抄襲,其中還有29處、連註釋文字併計的話,有234行,抄自其指導教授著作。
2011年2月16日,處於剛開始的風暴中,古騰博發表談話:「說我博士論文抄襲,完全荒誕不經。全長475頁、超過1200個註釋的論文,或許有某些註釋沒有寫得很正確,個人會好好檢查一下,再版時會修正喔」、「如果有人說,辦公室助理們應有幫忙我的論文撰寫,我必須說,當然沒有,論文都是本人做的」。
2日後,在一群經辦公室挑選的記者面前,國防部長再度發言:「我的博士論文不是抄襲。或許有些小小錯誤,但我從未有意欺詐或故意侵害著作權」、「審查論文的錯誤,責任在頒給我博士學位的大學……當然我很樂意幫忙,看看是否有些學術上的瑕疵;在檢查完成前,個人非常樂意暫時的,我強調:暫時的,先不用博士頭銜來對外」。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力挺,言道:「我又不是任用學術助理或博士生或有博士頭銜的人來上班,而是找人來擔任國防部長。我唯一在乎的,是他幹得還不賴。」
核心問題在人格與誠信
2011年2月23日,拜羅伊特大學撤銷其博士學位,5月,大學再公布調查結果:古騰博論文抄襲,為故意詐欺,地檢署啟動偵查,認至少有23處涉及刑事可罰之侵害著作權行為。研究戰後政治人物退位的歷史學者Michael Philipp說,這是第一次,一個明明受到大眾歡迎的部長,因為違背學術倫理、遭網路鄉民接力般的不停研究與揭發而下台。
古騰博,埋葬了自己的公信力,已不配擔任任何政治人物,他第一次對外說明時,講指控他的人荒唐胡來,甚至導往政治鬥爭,四處潑糞打烏賊戰,無疑敲響自己的喪鐘,斷送政治前途。回到台灣,當然,或許少人真的在意「政治人物進修」、「要期待他們什麼呢?」,其實,說穿了,關鍵在人格與誠信,這個理應亙古不滅的政治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