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福島核污水排入海 No Radioactive Water, Save Our Ocean |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福島第一核電場事故至今已屆滿九年,核災發生當時造成的輻射外洩,引發鄰近多國對輻射危害的擔憂。然而九年後的今日,日本政府卻因成本考量,計畫將輻射污水排入太平洋,此舉將導致東亞諸國再次面臨輻射威脅。
日本經濟產業省公告於5月15日之前開放各方提供意見,將於今年夏季做出決定,因此,台灣民間團體發起聯署提出共同聲明,於5月13日赴日本台灣交流協會正式遞交書面意見書,也將把意見寄至日本經產省,嚴正反對輻射污水以排放至海洋或以水蒸氣排放至大氣等形式,使輻射物質進入到生態圈,造成二次輻射污染。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專職律師蔡雅瀅 |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 |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 |
台灣環保聯盟理事長劉志堅 |
台灣參與連署的民間團體共同呼籲,日本政府應採取其他更安全的做法,例如由日本地球之友、日本非核亞洲論壇、原子力資料情報室等日本民間組織共同提出之替代方案,將污水儲存於更大型的儲存槽,並且採用將汙水固化成為砂漿再進行儲存,而不應因成本考量,以短視近利的粗暴手法擅自排放輻射廢水,將鄰近國家的環境生態、海洋漁業與人民健康置於輻射汙染的威脅之中。
註1:Nuclear Pollution in the East China Sea from the Fukushima Disaster, X. San Liang & Yineng Rong, 2018
時間:2020年05月13日上午09:30
地點: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門口(台北市慶城街28號)
主辦單位: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此為跨組織的聯盟)
--
台灣NGO提交書面意見書 致日本經產省
致日本經濟產業省:
依貴部門公告,我們得知日本擬將福島核電廠區廢水儲存槽的汙水,直接排放至海洋。此方案將導致海洋生態受到輻射污染,我們甚感驚訝並堅決反對。
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事故至今已屆九年,身為東亞命運共同體的台灣,朝野對此事件同感遺憾並高度關注,我們除了協助支持受災的日本民眾恢復生活,也反省台灣的核電政策,希望極力避免同樣的災難發生。
核電廠過去提出的安全保證,顯然已經跳票。發生事故災難的後果是巨大、難以復原的,日本民眾正遭逢其害。我們理解日本執政當局已經努力處理核災善後問題,但我們必須提醒,1990年代為了防止輻射物質污染海洋,國際通過「倫敦公約」禁止核廢料傾倒至海中,這已是國際共識。而今日本政府擬將119萬立方公尺具有輻射物質的污水排放至太平洋,不僅違背國際公約的理念,更將再次造成核污染的跨境擴散,不但傷害福島附近的漁業,也置鄰近國家的環境生態、海洋漁業與人民健康於輻射汙染的威脅之中,實非台灣人民所樂見。
我們在此重申,請日本政府聽取各方的反對意見,採取其他的處理方案,核污水排放入海絕對是最糟糕的選擇,這不僅於日本無益,更是與鄰為壑。值此貴部門聽取各界意見之際,我們在此以台灣民間組織的身份聯合提出聲明,希望日本政府能重視來自台灣的意見。
【台灣NGO連署】
台灣環境保護聯盟、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綠色和平、環境法律人協會、彰化縣環境保護聯盟、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宜蘭人文基金會、350台灣、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荒野保護協會、看守台灣協會、台灣非核亞洲論壇、生態關懷者協會、台灣人權促進會、人本教育基金會、台灣永社
--
【相關報導】
*中央社/環團赴日台交流協會陳情 反對福島核污水入海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2005130072.aspx
*自由時報/福島核災120萬噸輻射污水傳將排入海 環團赴日台交流協會陳情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164137
*蘋果日報/120萬噸福島核災污水擬排入太平洋!環團籲日方懸崖勒馬
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513/PHNMEBZJRBS3DGATDMFECXWS6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