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永社2023年感恩募款餐會「永續民主,看顧未來 Éng-sio̍k Bîn-chú.Khòaⁿ-kò͘ Bī-lâi」

【置頂文章】永社2023年感恩募款餐會「永續民主,看顧未來 Éng-sio̍k Bîn-chú.Khòaⁿ-kò͘ Bī-lâi」
2021年適逢疫情,永社停辦募款餐會;2022年則逢成立十週年,永社未設專案募款。今年,永社推出多種捐款方案,邀請您在立冬之際,出席感恩募款餐會,捐款或認捐方案,支持永社的工作、一起推動台灣民主憲政法治的改革。讓我們一同在台灣民主深化的進程中共同努力。

2021年10月18日 星期一

縣市合併升格 應合理通盤思考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1.10.15

最近以新竹縣市合併升格倡議為契機,又掀起新的一波縣(市)合併的輿論探討。回顧歷史,隨著一九九九年地方制度法施行,雖使我國地方自治法制有更完備規範,但在近十餘年改制升格直轄市風潮下,欠缺國土通盤規劃的直轄市發展與偏差,已是不可忽視的公共課題。

莫約從台北縣於二○○七年取得「準直轄市」地位起算,迄今為止,台灣本島從南到北六個直轄市配置,在世界地方自治史上,已是奇觀!從治理面積來看,六都所轄面積約一萬八百九十五平方公里,佔我國有效治理陸地面積三萬六千多平方公里僅三成而已,但設籍六都人口數已逾一千六百餘萬人。換算下來,六都體制驅使目前近七成人口擠在三成土地內。從整體趨勢來看,以北台灣為首的都會區人口大抵呈現高度密集化,尤其人口超過四百萬的新北市已無法逆轉地成為人口最多的地方自治體,然而其他多數縣(市),卻呈現人口減少乃過疏化發展現象。「一個台灣,兩個世界」,怎不令人憂心?

從「非六縣(市)」在地住民立場而言,爭取合併升格意味著可跟六都一般闖入「直轄市贏者圈」,統籌分配款理論上也隨之提高。甚至廢除鄉鎮市層級自治體這個老問題,也可在升格過程中一併被解決。升格帶來利多,固然無可厚非。然而,從中央政府角度來看,六都奇觀加劇區域偏差發展情況已是事實,繼續擴增七都、八都,到底是會讓台灣國土空間規劃更趨合理?抑或將使已高度扭曲的區域發展更形偏差?而在新一波升格風潮後,剩餘下來的縣(市),又該如何照顧對待?這一連串嚴肅課題攸關全國人民福祉,中央政府不僅應要有更通盤想法,也該要有個更妥適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