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活動已結束)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兩億美元介選 重創台灣民主

黃帝穎(作者為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2.02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自爆,有人開價兩億美元要求他當副手!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更加碼說「消息來源是誰,國民黨也很清楚」。在民眾黨黨員陳延昶向北檢提告後,柯文哲雖改口稱這一頁要翻過去,卻又公開揭露「余姓商人、季將軍、魏先生」,柯文哲競辦更稱「有名有姓、有名片」相關證據都有。

柯文哲對兩億美元「搓圓仔湯」的犯嫌刻意姑隱其名,與柯常高喊「公開透明」完全矛盾。社會更質疑,兩億美元喊價者的背後資金是否與中國有關,若有關,就不只是「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的問題,更涉犯「反滲透法」。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章法紊亂的健康施政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專欄 2023.12.01

總統選舉日近,輿論大抵將目光聚焦於各總統候選人所提出的各種政見。只是要注意的是,下一屆的總統畢竟係明年一月選出、五月才就任。當下政府每分每秒的施政作為,攸關人民福祉甚鉅。晚近若干偏差紊亂的健康施政作為,值得國民認真嚴肅對待。

先從「中生納健保」與設立「醫療科技評估(HTA)專責辦公室」兩項施政談起。前者儘管早已爭辯許久,但稟持「健康是基本人權」緣故,政府火速拍板明年二月實施。後者則從明年元旦起營運,斥資兩億,配置人員從個位數一下膨脹至百人以上。甚至預備未來擬成立行政法人,人力再擴至三百名。這兩件事雖非壞事,前者從挹注健保財務角度來看,根據估算中生與其他來自境外的學生同屬年輕族群。一般來說所需醫療支出少於所繳保費,其支出約僅佔所繳保費七成而已,相當划算。至於後者,從八人變成百人,最低限度也可發揮擴增公部門職缺之效。只是政府決策果斷堅毅,行動也來得又急又快,令人訝異。

2023年12月2日 星期六

18歲參政權 應提憲法訴訟

姚孟昌(作者為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專任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2.01

報載監察委員紀惠容、葉大華將就中央選舉委員會要求尚未解封的確診者不得進入投票所一事,申請調查。柏台查察行政失職不法、保障人民權利本為其天職。何況中選會未竭力尋求替代方案,只想以一紙禁令圖自己便利,的確需要檢討。惟筆者認為國人更應關切十八歲到廿歲的國民為何也被禁止參與此次修憲複決投票。

中華民國憲法第十七條:「人民有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之權。」選舉與罷免用以選人形成代議政府,創制與複決則為決事行使直接民權,四權統稱國民參政權。一九九○年之後,台灣人民已享有完整之選舉罷免權。二○○三年公民投票法通過後,人民亦可依法行使創制複決之權。根據現行公投法第七條:「中華民國國民,除憲法另有規定外,年滿十八歲,未受監護宣告者,有公民投票權。」是以二○一八年與二○二一年兩次公投,凡年滿十八歲之國民均可依法投票。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藍白聯合政府牴觸憲法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1.17

馬英九與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共同簽署「藍白合聲明」,除了民調共識外,更具體聲明「未來組成聯合政府,除國防、外交、兩岸由總統決定,其餘部會原則上依各黨派立委席次分配」,但此藍白聯合政府牴觸現行憲法,藍白就算當選總統也難遵守、兌現!

暫且不論藍白合背後的中國介選問題,究竟什麼壓力讓柯文哲坦承他「一人推翻民眾黨集體決策」,更接受「密室政治」而違反柯高喊的公開透明等種種異常,僅論藍白「聯合政府」,已牴觸中華民國憲法「責任政治」與「行政一體」憲政原則!

2023年11月10日 星期五

離岸風電是台灣綠能政策不可或缺的一環

江雅綺(作者為海洋大學教授、海洋永續科技治理中心主任、永社常務理事)

上報/評論 2023.11.06

日前柯文哲總統候選人的能源政策發表會,對離岸風電著墨甚少,除了提到台灣「海邊有很多螺旋槳在飛」,在未來發展再生能源的策略中,在簡報畫面上僅看到「太陽能、地熱、氫能、小水力、生質能」,竟然連離岸風電的角色都無,讓筆者嚇了一跳,因為2030年再生能源佔比30%,至少要1000億度的綠電。

依照經濟部規劃,台灣離岸風電2025年可達到5.65GW的設置目標,每年發電量215億度;2030年預計達成13GW裝置量,年發電量可突破500億度電,這500億度在2030年的再生能源供給,就佔了將近一半。如果真要捨棄離岸風電, 就要清楚的告訴大家,這500億度綠電要從哪裡來?綠能30%如何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