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顯示具有 -資訊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資訊科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0725「港區國安法、中共肺炎影響下的台灣新局勢」永社新冷戰系列座談會(一)



敬請報名:https://forms.gle/8yn2A2kVrLSTEZGa8

美國自1979年以來企圖藉由使中國經濟外交與世界交流,達成經濟、政治開放的目的,進一步負擔全球利益的責任,然而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美中關係,持續下墜。原本僅以貿易戰的影響美、中、台關係的狀態,又由於本次中共肺炎中國政府不願即時通報世界,隱匿疫情導致全球大流行,死亡人數已破四十萬人,再加上其原本對民主國家的滲透,與對香港的國安法立法、縱容惡警暴行,已引發嚴重的國際反中情緒。

近日,中國政府無視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承諾,人類基本權利的保障,頒布國安法無限擴張其國家刑罰權,限制全世界人類的表現自由,將原本的港人送中議題擴張成對自由世界的威脅,以上皆證明了美國原本對中國的策略未蒙其利,反受其害,並且受害者遍布世界。

中國與世界各民主國家離熱戰雖然還有段距離,但卻已在資訊、外交、內政、經濟及國際法上全面開戰。原本的美中對抗演變成,自由主義與極權主義兩大壁壘的對峙,世界局進入新冷戰狀態,這也將在美中貿易戰下,進一步影響原本台灣與世界(包括美中)的關係,但對台灣而言,是好是壞還很難說,端看台灣如何因應。

因此,台灣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新局勢,以鞏固台灣人民的利益、人權、主權、民主並增強外交關係,便是本次座談會要談論的新課題。
時間:2020/07/25(六)10:00~12:00,09:30開始報到
地點:台灣制憲基金會 會議室
(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捷運行天宮站一號出口,匯豐銀行旁252巷進入)
共同主辦: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致詞人:黃帝穎/律師、永社理事長、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主持人:鄭文龍/律師、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與談人:王思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
    曾建元/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
    楊聰榮/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時間分配:致詞人3mins、主持人7mins、與談人20mins、綜合討論30mins 
視覺設計:褚婉琳

【注意事項】

1. 因應疫情現狀,出席參與敬請「務必配戴口罩」,並於入場前以「酒精消毒雙手」。
2. 現場提供冷熱水,為落實環保,請各位參加者盡量自備環保杯。
3. 為持續座談會熱度,中場無休息,若有飲食或如廁需求,請自行安靜前往。
4. 綜合討論時段每人發言請以2分鐘為限(含講者)。
5. 本場活動完畢後預計三週內,除事先說明不方便錄影的部分以外,將上傳現場錄影檔案及相關資料、紀錄至永社網站,歡迎上網觀看。

2020年7月21日 星期二

中美科技戰「軟硬兼施」滴水不漏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蘋果日報/蘋評理 2020.07.20
https://tw.appledaily.com/forum/20200720/GGPRWFVEDV5YZ3KI2A7RYZI5CI/

日前英國政府忽然宣布,全面禁止英國電信公司未來在5G購買華為設備,並要求所有已建置的華為設備須在2027年全面清除,理由是國家安全。無獨有偶,印度政府也在6月29日,以危害國家安全、主權和隱私保護為由,宣布全面下架抖音(TikTok)、微信、美圖、快手……等59個來自中國的「風險軟體」。

華為是中國最重要的通訊設備公司,在全球通訊設備市場中成長快速,有超過30%的市佔率。而抖音是中國近年成長最快的網路應用平台,至今全球有超過20億的下載次數,過去一年成長一倍。兩家公司一主攻硬體一主攻軟體,不但在中國舉足輕重,在海外市場也有強大實力,但同時在全球擴張中踢到鐵板,預告了未來科技戰不限於硬體製造,也包含軟體應用,「軟硬兼施」滴水不漏。

在7月公告之前,英國一直是華為最重要的海外市場。華為的角色有多重要呢?在3G和4G時代,華為同時是英國核心基礎設施和非核心設施的供應商。直至今年1月,英國政府還允許華為成為英國的5G設備供應商,只是不准其參與核心關鍵設施的建置。5月中,華為更宣布將以10億英鎊在劍橋設置研究中心。雙方關係長期良好,但瞬間風雲變色。《衛報》報導,這項決策跟美國壓力脫離不了關係,川普也不避諱的宣稱「這大部分是我的功勞」,並公開強調他會繼續要求其他盟國停用華為。

而在6月公告之前,印度也一直是抖音的重要市場。估計印度十分之一人口、超過1億3000人都是抖音的活躍用戶,尤其備受年輕一代歡迎。抖音母公司字節跳動在印度今年獲利預估超過10億美元,最大金雞母就是抖音。話說回來,印度禁用中國APP的做法,或許是受到美國的靈感激發。2018年進入美國市場的抖音,在美國也大受歡迎,而美國也早自2018年來不斷提出對抖音的資安和隱私疑慮,甚且擔心抖音須配合中國網安法律協助政治和情報工作,因而考慮禁用抖音。

中國看似是科技戰升級的受害者?事實上,中國對網路企業或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更是不遺餘力。早在2017年,中國推出《網路安全法》,對資安、隱私、關鍵基礎設施的保護十分嚴密,但更重要的是要求業者為了「國家安全」目的,必要時須替中國國家安全及公安機關提供支持。最近針對香港推出的《國家安全法》,也要求科技公司必要時須應主管機關要求、交出使用者的數據資料,且無須通知使用者。

過去人們總認為科技是全球的共通語言,是中性領域,沒有意識形態的問題。但中美科技戰的節節升級,顯示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的影響,是實務正在發生的問題,涉及敏感科技的產業,欲走向國際市場,恐怕也愈來愈沒有雙邊討好的空間。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因應5G時代 超前部署數位部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蘋果日報/要聞 2020.06.18

從2019年中開始,行政院積極推動5G頻譜釋照,歷經第一階段數量競價和第二階段位置激烈競價,以及事業和資安維護計畫書的漫長審查過程,終於由電信雙雄中華、遠傳兩家搶先通過、而台灣大哥大和台灣之星緊接著預計下半年開台。總計從5G頻譜釋出的法規預告,至業者通過開台的時間,不到1年,如此的行政效率和業者的投入,值得肯定。

5G標誌著數位經濟的新時代,包括技術面上容許更大量更快速的資料傳輸、法規面上容許企業專網等更多元的應用方式,尤其加上台灣原先在資通訊產業和醫療服務上的優勢,軟硬體相乘,給予大家無限的想像空間。

想像5G帶來影視娛樂、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的各項新興應用,就讓我們模擬:場景一,OTT影音內容的服務更加流暢,觀賞沒有極限,境外OTT暢行無阻。若這些服務適巧為傳輸不實訊息的管道,或是消費者已付費訂閱但網站莫名消失,將如何解決?

場景二,智慧交通的運用普及各地:經濟部曾經推行《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鼓勵創新運輸實驗,交通部亦配合增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開放業者申請測試,做為創新運輸的發展基礎,但「實驗」完成之後,若有人駕駛智慧汽車上路,依據電腦指令不幸發生事故,該如何界定是由於電腦運算發生失誤,或是人為疏失以分配責任?

營業祕密外洩向誰求償

場景三,中小企業紛紛進行智慧製造:當製造流程的營業祕密上了雲端,資料治理的架構就成為智財保護的基礎。但可惜這些資安或智財的軟性知識,都無法透過購買產品或機器設備取得。此時努力進行「數位轉型」的公司,若不幸因此遭到「數位攻擊」而營業祕密外洩,該向誰請求賠償?

場景四,智慧醫療普及,物聯網萬物相連。假設有醫療機構推出可穿戴式醫材,每天記錄患者的健康數據,上傳至醫療資料庫進行分析。但駭客發現系統漏洞,盜走所有使用者的資料,此時使用者最敏感的個人健康資料被看光光,可以怎麼辦?

以上每個虛擬場景,有心的讀者會發現,它們和現實中發生過的案例,都似曾相識。尤其從今年以來、從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到一般人民的資料被駭、近期名人粉絲頁被盜,案件層出不窮,隨著5G技術應用、數位資料增加,問題必然愈來愈嚴重。

5G時代的開啟,不僅僅是技術面的進步,更標誌著資料治理、智財保護與科技法律的架構,需要重新盤點和規劃。雖然法律往往是社會最後改變的環節,但當技術已成熟、產業已躍躍欲試,蔡總統於就職演說中所揭示的數位部會,制度面如何開始部署,應該也正是時候了。

2020年6月1日 星期一

振興券不宜全面排除電商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上報/政經交鋒 2020.06.01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8592

後疫情時代 加速數位轉型

據媒體報導,眾所期待的振興券,規劃未來每人可支付新台幣 1,000 元換取 3,000 元振興券,沒有排富及年齡限制;振興券的支付方式也不設限:包括紙本券、電子支付、電子票證與信用卡均可。

從目前報導的內容看來,振興券是考量疫情受困而疲弱不振的產業、以刺激大眾消費、振興經濟發展,故為德政。但也正因如此,振興券若排除電商,讓德政打折,實屬可惜。

首先,許多電商固然因為疫情期間、人們足不出戶而受惠,但也有更多電商,因為疫情連帶受害。國際知名的住宿平台網站airbnb,因為和受損嚴重的旅遊業連動,五月初宣布裁員四分之一、今年營收預估減半。電子商務的發展已有多年,數位經濟的商業模式早已成為各個產業的一環,若要一刀切割「電商」和「非電商」,實有困難。

其次,許多電商扮演通路的角色,販賣的是「實體商品」。如同信用卡早已成為人們習慣的支付方之一,網路也早就是人們熟悉的消費通路。從「通路」的意義來看,電商平台和賣場、商城、百貨公司並沒有什麼不一樣;倘若排除電商、是否也要排除其他連鎖大賣場?

不可否認,疫情期間,知名電商的業績確實突飛猛進、令人眼紅。但電商的商業模式五花八門、營業規模大小不一。由於網路平台的特性,人們熟悉和常用的電商,往往是特定的幾家跨國大公司。在地的中小電商,過去就受到網路經濟「數位殖民」之害,常常被跨國公司壓著打,未必每家都能得到疫情紅利。如今若將所有「電商」排除在外,電商身份如同原罪,恐怕引起產業不滿。

當然,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考驗甚為嚴峻,政府希望振興券資源能夠充分幫助到受害最深的小店家、小商家,用心良苦。但是,振興券的發放與使用方式,是要透過「人民」,也就是「消費者」,而不是「店家」或「商家」。從店家的思維,疫情受害程度雖然有「電商」與「非電商」之別;從消費者的角度,卻難要求在使用振興券之前要想清楚、幫忙的是不是「受害最深產業」。限縮人民的使用選項,恐怕也會影響振興券的美意。

政府抗疫十分成功,贏得國內外一片讚賞和肯定,而過去幾年,政府積極推出系列輔導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措施,也讓電商與數位優化,漸漸成為台灣各個產業的重要一環。既然振興券排除電商,本意在排除抗疫受惠的產業。那麼似乎可以考慮將「防疫受惠產業」(如醫藥防疫用品)排除在外,而非以「電商」做為全面切割點。

2020年5月19日 星期二

超越520演講:下一個4年,國家將往哪裡走?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20.05.19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20/05/19/051901

在我國政治行事曆裡,4年一次的520總統就職演說,備受各界矚目。只是,這種由層峰政治幕僚殫精竭慮、來回修改所譜出的華麗講稿,即便內容已屬冗長,但還是難以涵蓋總統未來4年的施政要項。更簡單的說,總統就職演說的政治性格遠大於政策性格。對於想要瞭解未來諸多國家大政走向的人民而言,520總統就職演說,並不能提供太多有用的資訊。

「2020台灣要贏」的政見缺漏

下一個4年,國家將往哪裡走?這個問題在蔡英文總統選舉官方網站「2020台灣要贏」裡,提供若干線索。對於民進黨來說,由於2020年為現任總統爭取連任,因此在網站「政策/政績」欄位下,所著重的在於過去3年政績的彙整介紹。包括司法改革、反毒、人權與轉型正義、所得、治安、農民、勞工、青年、樂齡、原住民、新住民、客家..等,洋洋灑灑數十項。

這個成績單,研判是層峰透過政務系統,由各機關由下而上彙整堆疊而來。那麼,這些官方臚列的政績,真的獲得人民的支持嗎?從2016年5月以來,是民進黨首次同時掌握總統與國會多數席次的局面。從2020年1月大選結果來解讀,可說是選民對民進黨首次完全執政績效的肯定。前總統馬英九以「國家退步了」為由拒絕參加520就職典禮,毋寧只是耍弄小孩子脾氣罷了。

其次,在這個官方網站,於「下一個4年」欄位下,則臚列了:「全齡照顧政策:幼兒(0─6歲)國家一起養」、「區域政策:大南方 大發展 南臺灣發展計畫」、「全齡照顧政策:長照2.0升級計畫」、「全齡照顧政策:投資青年」、「下一階段綠能政策:打造臺灣成為亞洲綠能發展中心」與「下一階段科技政策」等區區6項,欠缺全面性,相當耐人尋味。

詳言之,回顧過去,由於國政經緯萬端,有志於競逐總統職位者,大抵都會在各領域提出針對未來的政見擘劃。我國選舉史上迄今還無人超越的壯舉,就是陳水扁總統競選2000年總統之際,於1999年出版了《新世紀 新出路 : 陳水扁國家藍圖》系列叢書,分為「國家安全」、「國家體制改造」、「財政經濟」、「國家建設」、「婦女政策」、「教育文化傳播」與「宗教政策白皮書」等7冊。

信手翻閱,當年裡頭提到的「廢除法官考試、由優秀檢察官、律師、學者選任法官」(第2冊/235頁)、「原住民族區域自治入憲」(第2冊/138頁)、「國安局為最高文職情治機關」(第1冊/60頁)等政見,即使事隔20年,這些大膽且先進的政見,仍值得吟味再三。

下一個4年,國家往哪裡走?

回到競選官方網站「下一個4年」來看,縱使是尋求連任,競選團隊也該負責任地針對國家幾個重大領域,提出候選人自己的看法。扣除掉「全齡照顧政策」、「區域政策」、「綠能政策」、「科技政策」後,難道在其他更遼闊的施政領域,諸如國家安全戰略、勞工與就業、財政與稅制、文化、司法改革等面向,競選連任的總統候選人沒有想要對人民說的嗎?

所幸天佑台灣,「政見論辯」並非2020年總統大選的主軸,「政治品格」反成了挑選總統的關鍵。以上提到的政見缺漏、甚至遠遜於韓國瑜競選網站政策白皮書的弔詭現象,基本上不影響選舉大局,大概也只有少數社科領域學者能察覺。

2020年總統選舉早已於今年1月結束。層峰幕僚理論上應從「選舉隊」替換成了「治國隊」。對於競選官方網站的政見疏漏,吾人或許可以歸咎於選舉幕僚對行政運作不嫻熟所致。

逝者已矣,面對下一個4年將推行的政策,這禮拜就職的蔡英文總統,如果在演說裡未能明白陳述,而吾人又不能在「2020台灣要贏」網站找到線索的話,補上一本針對未來4年的政策白皮書,應是比較負責任的作法。若無,在資訊不透明情況下,面對爾後的諸多重大政策推動,要如何博取人民的支持呢?遲來總比不到好,望層峰能三思。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新聞稿】0512「反對數位身份證倉促上路」記者會



內政部日前表示因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印製作業,數位身分證換發時程將延期,然整個政策在與社會對話不足、資訊安全、隱私保護、權責機構不清等情況下就貿然實施,等於把國民置身於高度風險之中。對此,台灣教授協會特別於今日(12日)召開「反對數位身分證倉促上路」記者會,呼籲政府應先透過立法或修法程序,並公開透明與社會對話,釐清各種資安及隱私風險疑慮後再推動數位身份證。



釐清資安及隱私保護風險疑慮再推動數位身份證

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國立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呂忠津認為,現在政府強勢換發數位身份證的態度,讓他感到不可思議。強制使用無限定用途的數位身分證將陷人民於懷璧其罪的風險,而可全面無節制蒐集個人數位足跡及設定隱性標記的數位身分證將滋生監控人民隱私的歐威爾式政府的風險。依憲法保障個人自主控制個人資料之資訊隱私權,除了應建立獨立的隱私保護專責機關,也要讓民眾能有選擇拿紙本身份證的權利,這才是政府捍衛民主、保障人權應有的態度。政府並非不能換發數位身份證,但是任何可能侵害人民資訊隱私權的政策都要經由嚴謹的立法建立風險管理制度。政府應做好全方位評估,務必釐清各種疑慮後再推動數位身分證。



資安就是國安 別為敵國駭客創造一個『聖杯』

資安包含了:硬體、軟體、人,國立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李育杰表示,在內政部說詞裡,非常強調eID晶片卡的安全,例如採用軍事機密等級、通過國際安全認證標準,卻對軟體與系統的安全著墨甚少,對未來eID觸及資料管理的人員考核與規範,也完全沒有提到,草率的規劃與推動,讓人極為擔憂。李育杰特別強調,資訊安全很難保證,但資安風險是可以有效控管。『分散式』本身就是種安全機制,千萬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更別為敵國駭客創造一個『聖杯』。



隱私是憲法保障的人權  應建立「個資專責機關」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江雅綺表示,換發數位晶片身份證,必然涉及資訊安全和個資保護的風險,政府有責任說明為何需要全面換發數位身份證,且我國目前尚無個資專責機關、之前也屢屢發生國家機關遭駭、洩露大量個資的事件,如今若強制全面換發數位身份證,讓個人資料全面數位化、各種資料庫並可互相串連(eID與T-Road),等同打造一把完整個人(包含健保、財稅、戶口…等相關個資)數位檔案資料庫的鑰匙,設若未來這把鑰匙故障、被偷盜,應該由哪個單位負責?



公開透明與對話集智是數位治理最重要的基石

國立中興大學資訊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廖宜恩批評數位身分證的推動程序不合理與不合法,今年3月19日才公佈的《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辦法》,其生效日卻追溯至2019年1月1日,包庇去年已偷偷啟動的幾個招標案,廖宜恩認為公開透明與對話集智才是數位治理最重要的基石,官僚不該一直催眠民眾「eID絕對安全」,也不該忽視社會、公民團體與許多資安專家的意見,廖宜恩強力呼籲政府暫停推動New eID。

--

時間:2020年05月12日(二)上午10:00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 三樓B會議室(台北市濟南路一段2之1號)
主辦單位:台灣教授協會

出席:呂忠津/台灣教授協會前會長、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
   廖宜恩/中興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李育杰/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系教授
   何建明/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新聞聯絡人:台灣教授協會 林欣儀

--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江雅綺發言簡稿:

數位身份證的換發,涉及了資安與個資的風險,我國尚無個資專責機關,也發生過家機關遭駭、洩露大量個資的事件。強制全面換發晶片身份證,讓個人資料全面數位化、各種資料庫並可互相串連(eID與T-Road),等同打造一把完整個人(包含健保、財稅、戶口…等相關個資)數位檔案資料庫的鑰匙,而我國的《個人資料保護法》與漸成為全球個資保護底線的歐盟GDPR尚有落差,若未來這把鑰匙故障、被偷盜,應該由哪個單位負責?台灣更有來自中國的獨特威脅,不可不慎。

另外,目前換發數位身份證,政府似乎不打算另立專法,但是數位身份證涉及高度的資安維護及隱私人權議題,《戶籍法》的第59條:「國民身分證全面換發期程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仍難以涵蓋人權保障的法律明確性要求。

資安就是國安,隱私則是憲法保障的人權,《戶籍法》第56條規定:「國民身分證應隨身攜帶。」,台灣也有許多公私機關的活動,都要求出示身份證(或提供身份證影本),已經養成以身份證驗證個人身份的習慣。若將身份證全面換發為數位晶片身份證,等同每次使用行為的個資與資安風險都提高了,政府有責任說明,為何我們需要全面換發數位晶片身份證?為何不能採行舊有的紙本身份證?

--

【相關報導】

*民視新聞/內政部推數位身分證換發 學者質疑資安籲暫緩

*自由時報/再批數位身分證有資安疑慮 台教會籲懸崖勒馬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162695

*NOWnews/數位身分證疑慮多 台教會曝人民資安風險全都露
https://www.nownews.com/news/life/5006819

*新頭殼/力擋數位身分證 中研院學者何建明辭政院科技會報副執秘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12/405236

*大紀元新聞網/eID資安風險疑慮大 台教會:勿倉促上路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0/5/12/n12102016.htm

2020年4月27日 星期一

渣男、前女友、N號房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 2020.04.27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68691

相比防疫成效備受全球肯定的台灣,世上許多國家為了防制武漢肺炎疫情的惡化,採行大規模的「封鎖」措施,以徹底避免「人傳人」的風險。這些措施,不但徹底改變了經濟型態,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它所帶來各方面的衝擊,甚至被比喻為一次「病毒引發的革命」。

不管是社交距離或是封鎖政策,它推動了數位科技的應用需求,但同時也帶來許多科技的新風險。《經濟學人》的數據指出,人們足不出戶的好處是,暴力犯罪率快速下降,可是另一方面,封鎖於室內的人們,親密關係中的暴力與報復行為比率上升,尤其是透過網路進行霸凌與報復的行為,更是其中大宗。

回到近日暄騰台灣的男星與前女友的網路紀事,女主角的微博發文有理有據,男主角也迅速認錯。有人認為這是前女友操縱網路風向進行「報復」的不良示範,事實上如果稍稍比較網路的「黑暗犯罪世界」,大概會覺得這種發文方式,只是溫良恭儉讓。

利用網路報復的方式,存在更多可怕的類型,其中一種典型就是利用網路散播私密情色資料,以網路犯罪難以追緝、網路資料難以抹滅的特性,企圖讓對方精神崩潰。根據英國研究,每十個英國人就有一個曾受「網路色情報復」之害,其中七十%是女性。

前不久,南韓爆發令人震驚的N號房事件,主嫌一開始透過甜言蜜語或威脅恐嚇的方式取得被害者個資與私密照片,然後就以「不照我的話做,妳的個資就準備流傳到網路上吧,其中包含妳的照片、名字、電話等」,讓被害者心生恐懼而就範,可見公開私密資料與影像的殺傷力。

不管是社群軟體或是海外網站,「報復式散播私密資料」的行為,有些是出於個人犯罪企圖,有些則早已形成能獲得巨大利潤的「網路黑色產業鏈」。不管是在別人的傷口上灑鹽或是利用別人的鮮血取暖,以目前的社會文化結構,網路散播私密情色資料,對被害人都是巨大傷害。

針對報復式散播私密情色資料,雖然現行《刑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已有散播猥褻圖片、影像,意圖毀損他人名譽的罪責,但是現有罰則規範重在控制情色資料的公開流通,並非針對當事人隱私的保護,尤其沒有針對網路快速傳播的特性及絕大多數受害者是女性的社會結構,採取作為。

也有人說,現今網路的情色資料早已氾濫,報復式色情殺傷力遞減。但是只要看看N號房事件,就會發現社會對女性私密資料外傳的壓力,是何等巨大。而多數女性也未必十分了解法律上的權益、或是因為「裸照外洩錯不在妳」而得到安慰。在渣男與前女友的網路紀事之後,也許更值得關心的不是那些有巨大財富和名聲的男女主角,而是多數無法走出傷害的弱勢受害人。

2020年4月10日 星期五

不要因為zoom而對遠距教學因噎廢食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上報/政經交鋒 2020.04.09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84937

過去一、兩個月,為了維持教學品質兼顧防疫需求(COVID-19,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筆者所知週遭許多學界師友,都努力嘗試遠距教學,不但多方試用不同的軟體、也有人自費購買網美相機麥克風等高級遠距設備…,在這個過程中,zoom一直是高指名度的軟體。筆者個人先前也用過好幾次,就個人經驗而言:它的功能齊全、界面設計直覺友善,使用起來很順暢,一直是筆者推薦其他友人進行遠距會議的選項之一。

但以現今科技標準,要開發一個遠距軟體並非難事,一項軟體是否好用,技術標準只是門檻,更要看它是不是符合資訊安全、隱私保障的文明法律標準。盤點一下 zoom近期被爆出的問題,至少就有不公平市場競爭、提供不實資訊誤導消費者、侵害隱私保障等法律問題要面對。

上述的法律問題,都和「政治因素」沒有關係。試想短短三個月內,zoom的使用者由1千萬爆增到2億、每天由zoom啟動的視訊會議達2億次。易言之,全球透過zoom 傳輸的資料內容大為增加,當然大家對它的資安和隱私的要求,必然跟著水漲船高。可惜的是,過去十天,在一連串的調查報告中,zoom連續被查出點對點加密宣告不實、消費者隱私保護不周、以及「不小心將資料傳輸進中國大陸」…令使用者看得心驚膽跳。

雖說每個應用軟體都潛藏資安的風險,但zoom卻是實實在在被抓到漏洞 ,連創辦人都不得不出面跟大眾道歉。就這點來說,在zoom可以拿出令人信服的改善結果之前,教育部的確不宜鼓勵大家使用資安和隱私漏洞走在法律灰色邊緣的zoom。

但是在教育部決定禁用zoom的同時,筆者也想建議相關單位,千萬不要因噎廢食,因為一個資安出現疑慮的軟體,對遠距教學充滿質疑。相反的,在充滿熱情的老師們失去一個便利好用的遠距教學選項之後,主管機關現在更該做、也可以做的,是提供願意「超前部署」而努力進行遠距教學的教師們,更多的協助。

首先,是多提供各項類似遠距軟體的資訊:包括各項軟體功能比較的相關資訊:現在市場上的視訊應用軟體愈來愈多,除了Zoom外,還有許多遠距教學軟體可以使用。已經對zoom上手的人,應該也會發現其他視訊軟體功能大同小異。如果有更多關於哪些軟體具有哪些功能、適合進行哪種形式的活動、已經在zoom上的錄影未來如何應用…的相關資訊,相信會減輕老師們自行摸索的負擔。

其次,由於學校的各項行政措施,都是以實體教學為核心,教育部也可以考慮提出一套簡便的行政流程、減輕教師們遠距教學的各項行政困擾。例如計畫經費核銷,往常都是要求實體簽名表和活動照片,若進行遠距教學或會議,就可以數位簽到加上視訊截圖代替,以避免不必要的行政負擔。

最後,在疫情之前,以數位科技應用混同實體教學、或進行同步非同步遠距教學的嘗試,在校園中早就愈來愈普遍了。這裡面常常涉及的資安和智財基本觀念,也應該視為遠距教學的必備知識。今日學校講究終身學習,誠如筆者先前所說:身邊的學界師友,大家都很願意「學」。因此,教育部在禁用zoom之後,也請考慮如何積極鼓勵遠距教學,讓教學與科技無縫接軌。

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推動數位經濟 NCC需要組織大改造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 2020.03.09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57429

當各行各業都因為新冠肺炎傳出災情,有一個產業卻很可能逆勢成長:那就是配合大家居家防疫的需求,一切有關「防疫經濟」、「宅在家經濟」的商品服務:例如配合隔離政策在家上班的雲端工具、醫病無需面對面接觸的遠距醫療、或者假日避免外出旅遊的數位內容娛樂系統。猶記當年SARS爆發,也曾引起一陣「電子商務」的熱潮。十多年過後,台灣社會的智慧數位科技進展快速,相關商業應用更是日新月異,數位經濟不是口號,而是早已穿透人民食衣住行育樂各面向的現實。

也因此,NCC(國家通傳會)近日提出的傳播政策白皮書,雖然尚未成為定案,但因為其中提到許多關於數位匯流發展的規範方向,包括OTT TV的監管、不同平台的競爭、數位內容的提升…等與數位經濟息息相關,非常值得關注。

在討論政策內容之前,有一點前提需要檢視:NCC組織法的第二條規定該會掌管法規:「…通訊傳播相關法規,包括電信法、廣播電視法、有線廣播電視法及衛星廣播電視法,…。」也許和大家的常識不合,但上述法規其實從未提到「數位」或「網路」兩字,嚴格來講無法由組織法直接推論出NCC是「數位」或「網路」的監理單位。

一般民眾之所以常常誤認網路屬於NCC所管,其一可能因為人們透過電信公司使用上網服務,而電信公司屬「電信法」的規範對象、確受NCC監理。其次,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受廣電三法規範,也是NCC監理對象,而廣播電視頻道現今幾乎都有網路版,電視上有的,網路也都看得到,這也讓人們產生一種「網路內容」屬於NCC所監理的印象。

由於和網路營運與網路內容高度相關的電信商和廣電媒體,均受NCC監理,讓NCC做為「網路內容與服務」相關產業的主管機關,似乎也很合理。但問題在於NCC的組織規劃,從來就不是因應這些後來衍生的網路內容或數位服務產業。二○○三年成立的NCC,乃是因應當年的媒改運動,在言論自由與黨政軍退出媒體的大旗下,設立了一個全新的「獨立機關」。

電信商掌握國家基礎關鍵設施,而廣電媒體使用國家稀有公共資源,同時避免政治箝制媒體,因此NCC組織設計應有高度的獨立性與專業性,方有監理的正當性。

但相對於電信商偏重國境內的硬體基礎建設,而廣電媒體屬於線性、中心式的內容發送,網路世界多元活潑、跨越國界的特性,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典範模式。我們很難想像,要擔負起媒體自由與言論自由責任的公正機關,可以立刻變身為百花齊放的網路世界主管機關。在實務運作上,也很難讓一個監理單位,適時變臉為「促進產業發展」的輔導單位。

NCC的組織發想,來自於美國的聯邦通傳委員會FCC,再加上台灣獨有的政治與媒體條件,是否適用於台灣現況,本來就不無疑問。正逢數位匯流政策變遷之際,NCC的組織定位,也許正是集思廣益的好時機。

2020年1月20日 星期一

【活動紀錄】1214「永社年度研討會:美中對抗下的台灣民主走向」


【研討會資訊】

時間:2019.12.14(六)10:20-17:00,09:45開始報到
地點:台北科技大學 共同科館地下一樓演講廳
主辦單位:永社

09:45~10:15    活動報到
 
10:20~10:30 開幕致詞:黃帝穎/永社理事長
 
10:30~12:00   場次一:美中貿易戰
  主持人: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引言人:邱俊榮/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與談人: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

12:00~13:15 中午休息
 
13:15~15:00   場次二:香港一國兩制的啟示
  主持人:洪偉勝/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引言人:梁文韜/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與談人:楊聰榮/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永社公關委員會主委
      曾建元/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訪問學者
      林榮基/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

15:00~15:30 茶敘休息
  
15:30~17:00   場次三:台灣民主防衛
  主持人:莊國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永社監事
  引言人: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與談人: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張錕盛/台灣行政法學會總幹事

完整資訊:https://taiwanforever2012.blogspot.com/2019/11/blog-post_27.html



【影像紀錄】

清單連結: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EHi_3unev3p2TQkR2J-NBIkPAOSx7Qg

更多影片請點選「播放清單」檢視。



【研討會資料】

永社年度研討會:美中對抗下的台灣民主走向 會議手冊

 主辦團體簡介

 【場次一:美中貿易戰】
 〈美中貿易戰下的兩岸經貿關係演變及因應 〉邱俊榮
 〈孟晚舟事件一週年 美中科技戰對台灣的警訊 〉江雅綺
 〈投資台灣大勢所趨,數字會說話〉江雅綺

 【場次二:香港一國兩制的啟示】
 〈香港陷中實錄 一國兩制的謊言 〉 梁文韜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尚未成功 〉 曾建元
 〈迎接主權保衛戰:特殊兩國對決一國兩制 〉 曾建元
 〈從余時英的談話說起:中國專制傳統的根源〉林榮基
 〈從余時英的談話說起:中國專制傳統的根源 (續)〉林榮基

 【場次三:台灣民主防衛】




梁文韜教授投影片



楊聰榮教授投影片



【活動照片】


更多照片請見永社臉書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pg/Taiwanforever2012/photos/?tab=album&album_id=2682965455120296

2019年12月14日 星期六

永社年度研討會:美中對抗下的台灣民主走向


在全球化的今日,不會有任何非封閉的國家能在任何戰爭中毫髮無傷,即便貿易戰也不例外。美、中貿易戰中,雙方提高關稅與撤廠的行動,皆會使台灣出口量降低,且進口成本增加。除了經濟上的影響,中美貿易談判的場域中,台灣也可能淪為談判籌碼。此時,不放棄武統的中國,敵意明顯;美國以自己利益為優先,也未必是盟友。
  
近日香港反送中運動,中國政府抹黑示威者,並宣稱該事件為中國內政,外國不得干涉。而在此之前,親中派議員在香港立法會這個彰顯一國兩制的核心機構,早已取得多數,為一國兩制崩解,埋下伏筆,而反送中運動則是引爆點。
  
若台灣不想在美中角力中成為犧牲品,便不應妄想中國的仁慈,或坐等美國支援。對此,永社於今年十二月的研討會,以「美中對抗下的台灣民主走向」為主題,在「美中貿易戰」中,兩國角力對台灣的具體影響;於「香港一國兩制的啟示」中,討論可能作為中美角力犧牲品的台灣,可能面臨中國怎樣的非武力攻擊;在「台灣民主防衛」中,討論面對非武力的攻擊,台灣有哪些方式能守住我們所珍視的民主。
 
時間:2019.12.14(六)10:20-17:00,09:45開始報到
地點:台北科技大學 共同科館地下一樓B07演講廳(台北市忠孝東路三段1號,因鄰近捷運出口整修,請由忠孝新生站3號出口通行)
主辦單位:永社

活動人數:100人
活動費用:免費

活動午餐:備有簡單午餐,報名請註明葷素,現場報到發給餐券,憑券領取
會議手冊索取:依報名順序為您保留,限量100本,現場領取

報名方式:(選擇一種方式即可)
 *網路報名:https://forms.gle/THTEu8RgJtuupTTcA
 *傳真報名:02-2388-3990
 *E-mail 報名:taiwanforever2012@gmail.com
  ──備有簡便午餐,請提供「姓名、手機號碼、用餐葷素、服務單位、E-mail」

--

【研討會流程】
 
09:45~10:15    活動報到
 
10:20~10:30 開幕致詞:黃帝穎/永社理事長
 
10:30~12:00   場次一:美中貿易戰
  主持人: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引言人:邱俊榮/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與談人:賴怡忠/台灣智庫副執行長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1(10min)、引言人×1(20min)
 與談人×2(30min)、問題討論:30min]
 
12:00~13:15 中午休息
 
13:15~15:00   場次二:香港一國兩制的啟示
  主持人:洪偉勝/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引言人:梁文韜/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
  與談人:楊聰榮/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永社公關委員會主委
      曾建元/中正大學傳播學系訪問學者
      林榮基/香港銅鑼灣書店創辦人

[主持人×1(10min)、引言人×1(20min)
 與談人×3(45min)、問題討論:30min]
  
15:00~15:30 茶敘休息
  
15:30~17:00   場次三:台灣民主防衛
  主持人:莊國榮/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永社監事
  引言人:沈伯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與談人:胡博硯/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張錕盛/台灣行政法學會總幹事

[主持人×1(10min)、引言人×1(20min)
 與談人×2(30min)、問題討論:30min]
 

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THTEu8RgJtuupTTcA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93233140999196/

視覺設計:禇婉琳
  
注意事項:
 1. 現場提供冷熱水,為落實環保,請各位參加者盡量自備環保杯。
 2. 為持續座談會熱度,若您有飲食或如廁需求,請自行安靜前往。
 3. 綜合討論時段每人發言請以2分鐘為限(含講者)。
 4. 本場活動完畢後預計大約兩週內,除事先說明不方便錄影的部分以外,將上傳現場錄影檔案及相關資料、紀錄至永社網站,歡迎上網觀看。

2019年12月9日 星期一

孟晚舟事件一週年 美中科技戰對台灣的警訊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9.12.09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37665

科技戰是美中貿易戰的重要層面,而5G的佈局則是美中科技戰的關鍵戰場,在華為創辦人之女、首席財務長孟晚舟因故在加拿大被軟禁的一週年間,我們看到美國擴大對華為的打擊力道,包括將華為列入貿易黑名單、限制對華為出售美國製產品、禁止美企使用FCC基金採購華為和中興通訊等威脅美國國安的設備、華為手機不能內載Google安卓系統的服務…等。

但是華為也不是省油的燈,它採取了兩項策略對抗美國的封鎖。

第一是「以美國法律治美國政府」的法律戰:日前華為向美國法院提交起訴書,主張美國聯邦傳播委員會(FCC)有關禁止華為參與聯邦補貼資金專案的決定,違反美國憲法和行政訴訟法,這已是華為今年第三次在美國法院控告美國政府。前兩次分別為今年三月指控美國禁止採購華為設備條款違憲、六月控告美國商務部扣押華為設備。

第二是讓華為技術與美國脫鉤:這項策略包括尋求美國以外的供應鏈及研發自有技術。在建立多元供應鏈的部分:華為今年推出的高階手機,號稱「去美國化」,完全沒有任何美國提供的零件,改由其他外商或自家零件供應商取代。

在大幅研發自有技術部分:原本在5G的專利佈局,華為就相當積極。截至今年四月,華為歐洲電信標準協會的資料庫中,佔有5G關鍵專利共一七七九件,全球第一;第二名NOKIA公司一五五○件;第三名三星一四七四件;第四名LG公司一四五九件;第五名高通一二七三件。但若加上第六名中興公司一二三四件、第九名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五五三件,則中國系統在榜上共佔有三名。

在華為與美國脫鉤的角力中,台灣則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為中國為達成技術自有的佈局,勢必需要大量的高階人才,而與5G高度相關的晶片設計、半導體等產業,幾乎都是台灣的強項。在美國對中國拉起封鎖線之際,更顯得台灣人才的珍貴。

十二月初《日經》報導指出,近十分之一的台灣半導體業的研發工程師,已被大陸以三倍高薪挖走。雖說這樣的挖角趨勢早自二○○○年開始,但隨著中美科技戰的升高,挖角風愈演愈烈。從鎖定高階經理人、到直接挖走整組團隊,大陸撒下重金不手軟。這也讓台灣二○一三年為了防止營業秘密外流中國、修正《營業秘密保護法》加重刑罰,幾乎淪為具文。因為當人才外流、腦中的營業秘密自然也就跟著外流,根本無從防範。

大陸持續挖台灣的人才寶庫以補足自家產業弱點,最後的目標自然是取台灣製造而代之,完成「中國製造二○二五」的拼圖。台灣政府也有高度警覺,近年來在保護核心關鍵技術的智財和法制上,不斷強化防範。但除了防範智財外流外,可能也要多多提供留住人才的誘因,否則,智財是死的、人才是活的,人才會創造新的智財,這是最珍貴的資產。

2019年11月22日 星期五

投資台灣大勢所趨 數字會說話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上報/政經交鋒 2019.11.22

台商匯回台灣金額0?這麼聳動的新聞標題雖然吸睛,但如果以此判定台灣經濟體質虛胖,實在違反中美貿易戰的趨勢與一般財經常識。

中美貿易戰雖然涉及方方面面的複雜情勢,但也可粗分為兩大重點,第一個是關稅:美國對部分中國貨品開徵25%的關稅,中國也以牙還牙。此時理論上雖然企業可以咬牙吸收關稅成本、或是轉移生產陣線,但前者並非所有企業都能負擔,後者則並非一時半刻可以達成。總體而言,最易出現的解方仍是貿易的分散,以尋找不需負擔關稅成本、更廉價的替代貨品來源。

今年中一份日本的財經報告即指出,在中美兩隻大象互踩之際,貿易戰最受益的國家是越南,受惠度高達7.9%的GDP,其次即是台灣,受惠度估計達2.1% GDP。

例如,一家位於美國加州的電動腳踏車廠商,原本80%的零件購自中國,但貿易戰開打之後 70%購自越南,30%購自台灣。而像這樣的廠商千千萬萬,反映在台灣對美國的出口數據上。2018年上半年台灣對美國出口年增率8.2% ,2018年下半年到2019上半年則跳高至12.2%。強勁的出口與投資數據,也讓台灣2019上半年的經濟成長率達2.1%,意外比宿敵韓國1.9%更高,也贏過新加坡和香港的0.6%。

中美貿易戰的第二個重點是尖端科技:美國在10月列出28個中國實體清單,主要針對監視產業、人工智慧產業。入列名單的中國實體,在未經美國政府許可下,將被禁止購買美國製零組件。美國這張貿易黑名單,一方面是人權考量、拒絕為這些可能使用於侵害人權行為的產品背書; 另方面也是中國在高端科技的發展急起直追,美國不僅在貿易上採取限制手段、也很後悔過去科技智財權的保護不足。5G的佼佼者華為公司在美國市場碰壁,並非新聞。近日想進軍美國的中國短影音平台TikTok(抖音)也傳出蒐集用戶資料、轉售給中國政府。不管事實為何,結論就是中國產品的國安威脅如影隨形,而MIT (MADE IN TAIWAN)此時立刻勝出。

或許有人說,中美貿易戰時打時休,台灣能靠這個長治久安?且看經濟部的數據:從1952年到2019年,僑外資來台投資的高點發生在2006和2007年,至2008年幾乎腰斬,到2016年又翻高,2018年的外資投資金額則達到史上第三高點。與此同時,台灣對中國大陸投資於2010年達到高點,近年卻是逐年下降; 台灣對世界投資則於2015年開始顯著升高、至2018年達到史上高點。

這說明了在長期的趨勢中,外資對台灣投資環境的信心增加、而台灣人民更有能力向外走、布局也更加多元。固然,經濟成長不代表社會人人有感,但糾結於台商究竟有沒有匯回大陸的錢投資台灣、就如同店家糾結於顧客從哪個口袋掏出錢來,這會是交易的重點嗎?

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從戰爭到讚爭: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混合威脅啟示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 2019.10.21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26237

香港反送中運動延燒至今,在許多面向足以提供台灣深刻的啟示。單就台灣近年來許多人關注的資訊戰與混合威脅的科技手段,於反送中運動中幾乎輪番上演。

首先是資訊安全:根據香港傳播學者李立峰的團隊研究,傳統媒體由於在政府掌握之中,網路平台則是抗爭運動者的利器。但當大型網路平台也可能受到政府利用之時,小型而議題聚焦的數位平台異軍突起,同時保密性較高、安全性較佳的通訊軟體,也成為示威者偏好的APP。但資安與政府監控的攻防並未就此而止。示威者偏好的通訊軟體今年中遭受網路攻擊,雖然中國政府否認發動駭客攻擊,但香港警方其後鎖定了一個有兩萬名成員的聊天群組的管理員,在晚上持搜捕令到他家,要求將手機解鎖,以確認群組中的極端份子名單。

其次是網路不實訊息(假新聞)的傳播,試圖擾亂群眾對事實的認知與理解:八月時社群媒體龍頭推特(Twitter)和臉書(Facebook)即宣布,中國政府透過「網軍資訊戰」,針對香港反送中抗爭散播假新聞與惡意抹黑,試圖誤導輿論帶風向。推特首先發難,關閉超過二十萬個推特帳號,同時禁止大陸國營媒體的廣告在推特上露出。臉書緊接著刪除了七個粉絲專頁、三個社團及五個帳號,原因是涉及造假、並發現這些帳號和中國有關聯。谷歌(Google)也接著宣布,旗下影音串流服務平台YouTube關閉二百一十個頻道,原因是這些頻道顯然針對香港抗議活動展開「協同影響行動」,企圖操縱輿論。

最近則是以市場力量影響科技公司的行為:一款結合自願者共同提供抗爭者與警力即時位置的地圖應用程式HKMap.live,蘋果公司(Apple)先是拒絕讓它在iOS軟體商店上架、過一天又決定讓它上架、兩天後又決定將它下架,反反覆覆,充分呈現了科技公司面對中國市場力量的掙扎。谷歌亦然,在Android的商店中下架了一款能讓使用者扮演香港示威者的遊戲。

在美國智庫專家撰寫的《讚爭》一書中,作者指出由於愈來愈多的資訊交流透過數位平台實現,影響人心士氣的關鍵,已不限於傳統媒體的文宣形式,只要一支智慧型手機和幾秒鐘,任何人都可以加入這個由四十億人組成的數位生態圈。每個人只要按讚、分享,都將成為這場「資訊戰」的一員。

《紐時》記者桑格(David E. Sanger)在新書《完美武器的誕生:網路攻擊如何破壞社會信任,挑撥國際關係、影響國家安全(The Perfect Weapon:War, Sabotage, and Fear in the Cyber Age)》也提到,戰爭狀態與和平狀態間的界線漸趨模糊,網路科技引發的衝突正介於此灰色地帶:包括北韓、中國、俄羅斯和中東,透過各式各樣的網路攻擊製造混合威脅,即使美國自己亦然。

當非典型戰爭的科技攻擊已成為新常態,上網中的你與我,都已成為「讚爭」的潛在小兵。或許我們無法阻止惡意軟體直搗關鍵基礎設施的核心,但至少我們可以在運用科技工具分享資訊之前,先想想它是不是未經充分查證的不實訊息。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

【活動紀錄】0922「反紅色滲透與外國代理人登記制度」座談會


時間:2019.09.22(日)上午10:00-12:30,09:30開始報到
地點:台灣制憲基金會 會議室(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匯豐銀行旁252巷進入)
 
共同主辦: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主持人:洪偉勝/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與談人:鍾佳濱/立法委員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
    黃帝穎/律師、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顏銘緯/台灣基進戰略企劃部主任
 
時間分配:主持人10mins、與談人20mins、綜合討論40mins
  
視覺設計:禇婉琳
 
完整資訊請參見:
https://taiwanforever2012.blogspot.com/2019/09/0922.html



【影像紀錄】

清單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EHi_3unev1ATajcJmM4tUJsqNzAouVb

更多影片請點選「播放清單」檢視。



【座談會資料】

主辦單位團體簡介
〈防中滲透、防衛民主 台灣應接軌國際〉黃帝穎
〈代理人法如陽光 國民黨別貽笑國際〉黃帝穎
〈文官個資遭駭掀科技戰危機 專家:成立「混合威脅對策小組」破解〉信傳媒報導
〈個資全都露 網路時代你我都是透明人〉中央社記者林孟汝報導
〈APP服務下市 個資無法可刪〉中央社記者蔡芃敏報導




【活動照片】



*更多照片請見永社臉書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pg/Taiwanforever2012/photos/?tab=album&album_id=2438205639596280

2019年8月8日 星期四

2020防衛民主的關鍵戰役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長)

想想論壇/政策想想 2019.08.07
https://www.thinkingtaiwan.com/content/7785

2020年總統大選,民進黨提名現任總統蔡英文競選連任,中國國民黨則提名高雄市長韓國瑜參選,然而韓國瑜是唯一進入香港「中聯辦」的總統候選人,韓呼應了習近平「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獲得中國官方媒體大力讚賞。在國內,韓國瑜更獲得紅色媒體以高達7成新聞的異常比例大力支持,可以想見,2020年將是台灣人民選擇捍衛台灣民主與否的關鍵戰役。

什麼是「防衛性民主」?

二次戰前的德國,雖有崇尚自由民主的德意志「威瑪憲法」,竟讓德國人民以「民主」的方式選出了希特勒政權,而終結了既有的「民主憲政」,濫用民族主義的威權政體,不但粉碎了國家原有的自由秩序,更將德國人民帶入二次大戰的無盡浩劫。

因此,戰後的德國基本法,基於慘痛的歷史教訓,為了鞏固「民主」,而對「民主」的行使做了最後的底限,正是為了「防衛」民主不受民主結果的顛覆,「防衛性民主」在歐洲多個民主國家發展實踐,對任何牴觸「防衛性民主」之行為,宣告違憲無效。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獨裁專制國家,尤其習近平修憲取消任期限制後,全球民主國家更加體認到中國獨裁政體宛如帝制。習近平主張九二共識即「一國兩制」,將使民主台灣與獨裁中國成為同一國家,必然衝擊台灣「自由民主憲政秩序」,即牴觸民主憲法「防衛性民主」。面對世界民主國家防治中國滲透,建立民主防衛機制,台灣不能自外於國際社會。

為什麼「防衛性民主」對台灣重要? 

因為真正的民主,是不能讓民主選舉的結果,毀滅了民主。面對全球公認的獨裁中國對台滲透,2020選舉如果讓中國(紅色媒體全力支持)的總統當選,將對台灣民主產生重大傷害。

正視中國對台滲透 啟動防衛民主 

中國雖是獨裁國家,但熟稔民主國家的遊戲規則,以利透過資本市場、言論自由及民主選舉等方法,滲透甚至是操控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這是「獨裁者的進化」,國際社會已開始正視。當然,台灣受害特別嚴重。

對於中國製造假訊息介入台灣選舉,美國國會在2018年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C)」發布年度報告指出,北京以散播不實訊息等多種手段,試圖妨礙台灣民主發展。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James F. Moriarty)也指出,外在勢力透過輿論風向、不實訊息,試圖改變台灣選舉結果,對台灣相當危險。

世界各國為防衛中國或獨裁勢力干預,紛紛以法律進行防治,這些民主國家同樣保障言論自由,尊重市場機制,但以制度特別管制中國等獨裁國家的干預,這是「防衛民主」的重要機制。

舉例來說,美國的《外國代理人登記法》,近年美國司法部即命令中國媒體新華社華盛頓分社和中央電視台的海外平台中國環球電視網必須註冊登記,美國聯邦調查局也用此法起訴外國網軍,其中有五名編制於上海的中國網軍遭到起訴。

華為案後,美國民主共和兩黨,聯合提案《電信拒絕令執行法》(Telecommunications Denial Order Enforcement Act)草案,禁止美國企業賣零組件或設備給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德國與法國擬以修法方式,修正電信法,以排除華為等中國企業的5G設備,以確保資訊安全。

尤其甚者,歐盟執委會亦將擬修訂《網路安全法》,禁止中國企業參與5G網路建設。澳洲政府為防治中國資金干預,推動專法《反外國干擾法》,大幅加重從事間諜活動的刑罰,避免中國對澳洲政治經濟的滲透。

當全球民主國家紛紛以法律防衛中國或獨裁國家的干預,台灣更直接面對中國的網路、媒體等各面向滲透,政府與人民自應接軌國際,防衛民主。

綜上,世界民主各國體認到獨裁中國的滲透威脅,以「防衛性民主」相關制度,防治各國民主可能受到的破壞,美國甚至提醒台灣,正面對中國透過媒體或假訊息的干預。因此,台灣人民看到紅色媒體以高達七成新聞的異常比例,支持這位唯一進入香港「中聯辦」的總統候選人韓國瑜,我們就必須慎思,2020台灣公民是否與國際同步捍衛民主?實踐防衛性民主的普世價值。

2019年6月24日 星期一

反紅媒、混合威脅與民主防衛機制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共和國 2019.06.24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98145

筆者今年4月至歐洲參加會議,針對網路平台假訊息流竄的法制策略,曾與歐盟COE(對抗混合式攻擊挑戰中心)人員討論,如何在中國與台灣的脈絡下,定義所謂「混合威脅」的概念。由於混合威脅的概念核心,就在於一國透過各種有形、無形的非武力手段,影響另一國家的政治或決策,其本身就充滿不確定性和灰色空間,要抓出一個明確的定義,委實困難。最終筆者提出《經濟學人》曾做過的中國「銳實力」專題與何清漣的「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一書,指出從媒體的資訊影響、與組織性人員交流的面向,或許較容易理解中國對台灣的影響。

不管是資訊戰、混合威脅或是銳實力,學理上的定論雖然仍待許多實證資料補充,但人們的日常生活感受卻十分真實且深刻。週末,時力立委黃國昌與網紅館長陳之漢所發動的「反紅媒、護民主」遊行,在風雨天仍然聚集許多熱血世代,正反映台灣社會對這種不確定威脅的焦慮。人們未必深刻理解,如何在保衛民主價值的同時、強化民主防禦機制,但深深地感覺到自己深以為傲的民主自由,已被敵人利用。

早在2018年,蔡英文總統在兩艘派里級巡防艦的成軍典禮上,就指出台灣正面臨與過去不同的安全挑戰;除了傳統上的軍事威脅,來自境外的非傳統威脅,特別是中國對台的「三戰」(輿論戰、心理戰、法律戰)日益顯著。其後在2018年底台灣地方選舉後,美國主流媒體也有不少報導指出,北京正以更細膩、更難應對的非武力「混合戰」手法,影響台灣的民心動向。種種都說明,台灣確實處在中國威脅的前線,而至今台灣仍能維持民主自由的價值而不墜,實在難能可貴。

維持民主自由的價值,其難度不只體現在對外力威脅的抵抗,也在於對內部手段的努力。舉例來說,要防制假訊息,但法案仍待由立法院通過;不管是言論自由的辯論或是手段目的的合理性,都要經過民主體系的規則檢驗。換句話說,在打造民主防衛工事時,仍然堅持民主與法治的價值,以避免在清除「惡細胞」的同時,也把「正常健康」的細胞殺死。

所謂的「惡細胞」,就是意圖破壞民主法治、自由人權等核心價值的計畫性行動,人們都很清楚癌症的惡細胞對身體健康有害,但任何被治療的正常人,大概都不希望是以健康細胞的陪葬為代價。

或許有人會認為,過度堅持民主自由可能緩不濟急。但是,以筆者較熟悉的社群媒體與假訊息傳播的面向而論,從2016年美國大選、2017年英國脫歐、2018年的劍橋分析案…,人們警覺社群媒體的顛覆力量雖晚,但也立刻由法制面、教育面、加強要求數位平台、跨國合作…,進行許多防治工作。直到今年5月的歐盟國會大選,歐盟事後檢討認為,透過諸多努力與數位平台的配合,雖然仍然無法完全根除大規模的虛假訊息操作,但已有效遏止了外國勢力透過不實訊息影響選舉的力道。

因此,不管是反紅媒、銳實力或是混合威脅,對於民主法治體系的自我療癒能力,相信大家仍然可以樂觀以待。尤其台灣處於中國威脅的最前線,在壓力之下仍能堅持民主自由,這不但是台灣的驕傲,也將是可以向世界輸出的寶貴經驗。

2019年6月20日 星期四

【活動紀錄】0601「台灣作為開放社會,如何抵禦敵人?──民主防衛與國家安全」座談會



時間:2019.06.01(六)上午09:30~12:30,09:00開始報到
地點: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 102教室(台北市復興南路二段及辛亥路交叉口,台灣大學側門入口右轉)
 
共同主辦: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合辦單位:
綠色逗陣、台灣社、台灣北社、台灣客社、台灣聯合國協進會、
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鄭南榕基金會、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台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台灣共生青年協會、公投護台灣聯盟、
凱達格蘭基金會、新台灣國策智庫、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台灣教授協會、台灣守護民主平台、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台灣陪審團協會、台灣基進台北黨部

主持人:
  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永社監事

與談人:
 *第一場〈民主防衛與對中政策〉
  何澄輝/台灣基進中常委  
  黃帝穎/律師、永社理事長
  董思齊/台灣智庫國際事務部主任

 *第二場〈假訊息、資訊戰與國家安全〉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林雨蒼/自由軟體工作者、公民記者
  曾怡碩/國防安全研究院網路作戰與資訊安全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時間分配:
  主持人10mins、與談人15-20mins、綜合討論兩場次各25mins
 
視覺設計:禇婉琳
 
完整資訊請參見:
https://taiwanforever2012.blogspot.com/2009/05/0601.html

【影像紀錄】

清單連結: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gEHi_3unev0qfbzmFiYp5J4rTgzqlVry


更多影片請點選「播放清單」檢視。


【座談會資料】

主辦單位團體簡介
〈防中滲透、防衛民主 台灣應接軌國際〉黃帝穎
〈金錢是一回事 DATA才是權力—網路資訊戰(二)〉江雅綺
〈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混合戰-談台灣國家安全問題的新考驗〉李俊毅、江雅綺



董思齊主任投影片


林雨蒼先生投影片


曾怡碩助理研究員投影片



【活動照片】


*更多照片請見永社臉書相簿:
https://www.facebook.com/pg/Taiwanforever2012/photos/?tab=album&album_id=2226005724149607

2019年6月18日 星期二

領導你真信?是智賢(지현)啊!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大財經法律所副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19.06.18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06/18/061802

這幾天,觀察香港幾個特定報紙頭條與標題,饒富意義。

首先以6月10日(周一)為例,《大公報》、《文匯報》、《東方日報》與《香港商報》等報頭版分別出現:〈亂港派縱火堵路衝擊立會 遊行變暴亂通宵大混亂〉、〈82萬聯署撐修例 保港法治彰公義〉、〈港淪兩岸四地犯罪避風港 台學者支持修例堵漏洞〉、〈80萬港人聯署撐修例 彰顯主流民意 確保社會公義〉等報導。

隨著情勢急遽升高,6月13日(周四)這幾個報紙頭條標題分別出現:〈扔汽油彈磚矛襲警 暴動再演 占「鍾」亂港黑手再現〉、〈暴徒行動軍事化 謀搞「顏色革命」〉、〈暴徒施襲傷香江 警察浴血護安寧〉、〈二讀無期 恐淪笑柄〉、〈暴徒不斷衝擊 警方果斷執法〉、〈林鄭強烈譴責金鐘暴動〉等報導。

隔日,路線依舊,頭版標題包括:〈暴徒「攞命式」衝擊 盧偉聰:警隊平暴無愧市民〉、〈警隊平暴無愧市民〉、〈【金鐘暴動】反對派縱暴 推青年「去死」〉、〈官媒譴責暴力 支持依法處置搞事者〉、〈反罷課 教聯斥教協推學生做炮灰〉、〈守護法治安寧 警隊專業敬業〉、〈撐警隊護法紀 斥暴行反暴亂〉。

附帶補充者,以上所謂「台學者支持修例」的那位台灣學者,是清大科法所兼任助理教授/律師謝進益,研究專長是民事財產法、兩岸仲裁,開的課程是民法債編。台灣法界專長領域為刑事、人權,而持反對修例立場的教授頗多,網路上很容易找到,遺憾這些專家意見沒有榮幸被《東方日報》訪問參採。

6月15日(周六),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這天《大公報》、《文匯報》、《東方日報》與《香港商報》等報頭版不再嚴詞「抗暴」,而是很整齊地把對準美國,報紙頭版標題紛紛冒出了:〈美對港修例言行不負責任 外交部召美駐華代辦嚴正交涉〉、〈市民疑有美情報人員介入暴動〉、〈外交部斥美干涉中國內政 官媒:港不應被暴徒當工具〉、〈外交部:奉勸美方收回干預香港黑手〉等報導。

到了16日(周日),猶如川劇變臉般的表演出現了。取而代之的頭版標題,在《大公報》方面是〈「感謝和平理性表達意見的市民」〉、〈暫緩修例再諮詢 特首:保障香港最大福祉 讓社會儘快回復平靜〉、〈港澳辦:支持尊重理解暫緩修例決定〉等,禮拜四才定調的暴動與暴民,到禮拜日卻成了和平理性表達意見的市民,彈性之大,令人讚嘆。而《文匯報》頭版則賣弄溫馨,報導:〈警員女兒讚爸爸:您永遠是我驕傲〉、〈曾憂無命見妻女 更憂香港下一代〉、〈頭腰被磚擊中 身痛不及心痛〉等內容。

總的來說,綜觀周六、周日這兩天這幾個報紙頭版轉變,大概可嗅到事情將有所轉圜。果不其然,16日晚間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發佈「301字聲明」道歉,一方面表示目前已停止立法會大會對修訂《逃犯條例》工作,更提到行政長官致歉,承諾將以最有誠意、最謙卑的態度接受批評,並加以改進云云。發展至此,在香港全城百萬人的齊心協力下,阻擋了《逃犯條例》的修訂。而且相信更讓香港特區政府與北京憂慮的已是另一層次的棘手難題:一國兩制走到這種局面,今後如何面對香港市民?

回到台灣,觀察台灣某報紙頭版的標題與路線設定,也跟前述《大公報》、《文匯報》、《東方日報》與《香港商報》有著巧妙的默契。6月9日香港百萬人上街遊行,6月10日,四大報裡唯有《中國時報》頭版以2/3版面處理民進黨民調,另1/3版面則留給〈攤商嘆 郭離庶民愈來愈遠〉,內容是韓粉李錦章、王玲玲夫妻對郭台銘的批判,頭版沒有香港。

6月11日,情況依舊,四大報裡唯有《中國時報》頭版以2/3版面談〈前朝突襲卡韓〉,另1/3版面留給〈10大社福津貼 明年元旦漲4.15%〉,裡面報導主角之一為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內容係批判行政院在大選年採行擴張型預算,就是「花錢搞政策買票」云云,頭版依舊沒有香港。

直到6月12日港警開槍後,這場世界矚目、百萬人等級抗議的反送中條例運動終在6月13日這一天,擠上了《中國時報》的頭版下方1/3版面。〈香港反送中 警民衝突擴大〉這篇報導標題大膽用了「反送中」而非中港官方口徑的《逃犯條例》,令人驚艷;只是內容就回歸基本路線,說話主角除了特首林鄭月娥哽咽否認賣港外,還有香港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譴責暴徒,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否認中央出動維穩力量到香港的傳聞。

顧盼國民黨還高喊反共的昔日光輝歲月,該黨文工會前主任祝基瀅於1990年所撰《傳播・社會・科技》一書裡曾提到:「共產主義社會中的大眾傳播媒體事業的功能是積極的,它不但不發表反政府之言論,且做政府和黨之工具,解釋黨和政府的政策,動員人民為建設共產社會而努力」。

縱使30年快過去了,這句話依舊歷久彌新。中國境內的傳媒大抵就是祝基瀅勾勒的情況,無庸討論,至於香港、台灣受到共產主義傳媒影響,也已是生活的日常。更簡單的說,在香港,紅色媒體不但不發表反特區政府之言論,且樂於做為政府和政黨解釋政策的工具;至於在台灣,紅色媒體則利用新聞自由為掩體,積極製造反民主政府的言論,以「入島、入心、入戶、入腦」途徑,為實現一國兩制、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

從滲透與操控觀點來看,中國對港台傳媒的滲透,迄今可謂成果斐然。可是站在人民觀點,這些被黨喉舌化、機關化的傳媒,往往只有被消遣價值,毫無公信力可言。長久下來,一方面人民將逐漸獲得了區辨真假消息的能力,至於居於幕後操控訊息的中國層峰領導,自己反而會因沈溺諸多往往報喜不報憂的虛假報導,而導致最後誤判政治局勢,最終不可收拾。6月的香港黑潮,當為紅色傳媒殷鑑。

文末,將場景拉到6月16日福建的海峽論壇會場。當聽到台上的台灣電視名嘴黃智賢接連高喊「一國兩制是對台灣最大的尊重與體貼」、「中國、台灣聯合起來才有未來」、「我們這一代要把台灣帶回家、帶回中國」等發言,試問台下各位長官領導們:在微笑鼓掌同時,你真心的相信她?

2019年6月4日 星期二

對抗中共最前線──《國安法》補強計畫是否能順利完成?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大財經法律所副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19.06.04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06/04/060402

立法院第9屆第7會期,於5月31日晚上11點左右落幕。1屆立委任期4年,1年2個會期,共有8個會期。光是這個會期自今年2月15日開議至今,已通過法律案共88案,績效斐然。從好的角度來看,首次由非國民黨主導多數的國會,的確氣象煥然一新,令人嘉許。只是讓人憂慮的是,以《國安法》為首的諸多國安的法律修正案,來不及在這個會期完成修法。

積極的立法院 v.s. 淡定的行政院

民主法治國家,所有國家行為應受民意與法律的節制。以捍衛國家安全為名的法律,也須謹守依法行政原則。

《國家安全法》係制定於1987年7月,最後一次修正則為2013年8月。扣掉已刪除部分,條文區區10條,而真正具有實質規範意義的核心條文,僅有「人民不得為外國或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刺探、蒐集、交付或傳遞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或發展組織」(《國安法》第2條之1);「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違反第2條之1規定者,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得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國安法》第5條之1)而已。

台灣作為開放社會,面對來自於境外的各種傳統或非傳統險峻威脅,簡陋不堪的國安法,早已與時代脫節太久,亟待大幅修正。只不過自2016年2月以來,行政部門(總統與行政院)與國會之間,針對《國安法》修法,態度卻南轅北轍。

查詢立法院法律提案系統,本屆國會有關《國安法》修法的提案共有19案。1案由行政院於2016年2月提出,其餘18案,則由立委連署提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新舊政府的交接是2016年5月,由此觀之,本屆國會由行政院唯一提出的《國安法》修正案,係由馬英九總統執政時期的行政院提出。也就是說,蔡英文總統執政迄今已逾3年,行政院從未針對《國安法》向國會提出任何修正案。箇中原因為何?令人莫解。

兩大重點:共諜入法與資訊戰

相較於行政部門的文風不動,3年來立委連署提出共18案的《國安法》修正案,顯得頗為主動積極。綜觀這些《國安法》修正案,許多都是因應當前台灣國安危機而來,筆者爰歸納兩大特色如下:

一、共諜條款的入法:

例如立委王定宇於2017年10月連署提出的修正草案,鑑於我國司法實務未將中國大陸地區視為敵國或外國,以致近年屢屢發生共諜前述犯行,均未以刑法外患罪章論罪科刑,因此增列:違反第2條之1規定,為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發展組織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900萬元以下罰金;因而致生危害於國家安全或社會安定者,處無期徒刑或10年以上有期徒刑,得併科1,500萬元以下罰金。

另外,時代力量黨團於2019年5月提出的修正案,對此方面也著墨甚多。

包括將第2條之1擴大為:「人民不得為外國、境外敵對勢力、國際恐怖組織或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機構、委託之民間團體、或其派遣之人刺探、蒐集、交付或傳遞關於公務上應秘密之文書、圖畫、消息或物品,或發展組織。」另外時代力量黨團修正案也參照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對於共諜財產予以沒收,未能證明合法來源者,亦同。

二、資訊戰的對抗:

各種虛假訊息的肆虐,是資訊時代台灣當前國家安全所面臨的嚴峻挑戰之一。尤其今年5月初,台灣多家媒體出席「兩岸媒體人北京峰會」,台灣媒體高層陪笑聽訓的畫面,相信世人尚且記憶猶新。對此,雖然蔡英文總統一方面予以譴責,並表示已要求國安單位戒備,不讓中國勢力繼續滲透台灣媒體云云。1個月過去了,情勢似乎只有更加險峻而已。該如何對抗這種來自境外勢力的資訊戰?

在現有18個《國安法》修正案裡,唯有時代力量黨團修正案對此課題有所回應。在該版本裡,擬於《國安法》新增第2條之2,規定:廣播、電視事業、衛星廣播電接受指示、委託或通謀合作之方式,為境外敵對勢力、視事業及其負責人,不得以國際恐怖組織或大陸地區行政、軍事、黨務或其他公務機構或其設立、指定機構、委託之民間團體或其派遣之人,傳播足以危害國家安全或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不實訊息。

至於違反本條規定者,修正案則擬規定:意圖危害國家安全或自由民主憲政秩序,違反第2條之2規定之負責人,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500萬元以下罰金。至於違反該條的廣播、電視事業、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則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罰鍰,並令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處罰,或廢止其許可並註銷其執照;情節重大者,除課予罰鍰外,得併逕予廢止其許可並註銷其執照。

根據近日媒體報導,立法院執政黨黨團將連署於6月17日加班召開臨時會,盼通過《公投法》修法並通過4席大法官人事同意權、以及包括《境外資金匯回管理運用及課稅條例草案》在內的5項所謂「拚經濟」法案。本屆立法院已即將邁入尾聲。在所剩無幾的時日內,國安法補完計畫究竟能否遂順推動?且看執政黨捍衛國家安全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