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20年8月4日 星期二

感念李前總統 防衛民主台灣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北社副社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0.08.04

前總統李登輝上週辭世,不僅國內各界悼念,全球更有超過四十五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逾二百名各國政要,分別以發表聲明、致函、降半旗等方式表達哀悼,這彰顯民主是重要的普世價值,縱使在中國高度壓力下,世界各國對李前總統推行台灣民主的貢獻,仍「不顧北京反對」地表達推崇及緬懷之意。

美國總統川普公開表示「李總統是台灣首位民選領導人,更是台灣現代民主制度的締造者,如今,已成為台灣和世界以人民為中心的施政光輝典範。」美國在台協會也發表公開聲明並以降半旗三日致哀;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對李前總統辭世表示極為悲慟,並讚揚李前總統奠定台灣民主自由價值。全球超過四十五國對李前總統在台的民主貢獻表達推崇,值得台灣人引以為傲。

感念李前總統對台灣樹立的民主制度,除了追悼李前總統外,更要積極防衛民主台灣,不受獨裁中國滲透所傷害,這是確保李前總統留給台灣的民主根基不被侵蝕,更是世界各國所重視的「防衛性民主」。

我國雖然在今年施行「反滲透法」,針對境外敵對勢力透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指示、委託或資助進行違法政治獻金、違法站台支持特定候選人、違法政策遊說、妨害秩序或集會遊行以及違反選罷法等特定行為進行處罰,但對應中共滲透行為多樣性及全面性,要防衛民主,必須與國際接軌,思考進一步立法,以制度守住李前總統辛苦建立的民主自由。

中共利用各種方式滲透台灣社會,實已無孔不入,不只反滲透法規範的選舉及政治活動,更已全面入侵台灣人民的生活領域,例如:除紅色媒體問題外,中共以宗教交流名義包裝,經由中共代理人在宮廟系統中進行滲透。又如針對村里長、學校教師等,也常見假兩岸交流名義之被統戰問題。

反滲透法固有防衛民主功能,但已不足應對中共的全面性滲透,台灣實可參考美國「外國代理人登記法」及澳洲反滲透法制,續立「中共代理人登記法」,以更周延地規範中共對台各行各業的滲透,讓陽光普照黑暗處的中國在台金流,守護李前總統及民主先進們犧牲生命、自由所建立的民主價值。

2020年7月30日 星期四

古騰博部長的抄襲

林佳和(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澄社社長、永社監事)

蘋果日報/要聞 2020.07.27

近來台灣天空很學究,很學院,大家關心起學術倫理與論文寫作,好不熱鬧,不禁想起幾年前喧騰一時的德國醜聞,就此略饗讀者。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國防部長古騰博(Karl-Theodor zu Guttenberg)──上任時甫38歲,作為帥氣、大膽決策與精湛辯護而深受歡迎的內閣閣員,2002年,31歲進入國會,2009年1月入閣,出任聯邦經濟與科技部長,8個月後榮任當時深陷南阿富汗轟炸風暴下的國防部長職位。

2002至2008年,古騰博時任國會議員,約莫同時,2000至2007年,在剛結束成績差強人意的第一次國家考試後,撰寫其博士論文,在德國公法大師黑勃勒(Peter Haberle) 指導下,完成「憲法與憲法契約──美國與歐盟立憲上之發展階段」,最優等評價,summa cum laude,取得拜羅伊特大學法學博士,好不風光,學術與政治事業兩得意,一年後,入閣樂音已降。

論文抄襲德防長也落馬

2010年夏天,名不見經傳的敏斯特大學博士生,發現古騰博論文中有4處嚴重引註問題,恐涉抄襲,整理出對照表,指導教授憂心挑戰政治大咖的後果,建議學生2011年拿到學位後再公開;一般咸認,這是所謂「古騰博抄襲醜聞」的開端。2011年2月12日,不來梅大學公法教授費雪-累斯卡諾嚴重指控,說古騰博至少在論文9處,多數一字不漏照抄的、沒有註解出處的引用其他文獻,特別是有許多媒體文章,用Google就可輕易查出者,竟變成論文內容,彷彿作者原創。

排山倒海的媒體關心接踵而來,不斷找出有問題之段落。數日後,匿名的法律博士生告訴媒體,部長博士論文的前言,根本照抄自1997年《法蘭克福大眾報》上的政治學者投書,《新蘇黎士報》總編輯更在同日爆料,說論文中有97行,完全抄自他們2003年的一篇報導,只改了一個字。

《南德日報》說,古騰博至少引註不清或甚至沒有引註的用了19位作者論述。緊接著驚人發現:在擔任國會議員的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間,古先生多次委託國會內部研究單位,針對不同議題研擬研究報告,結果都成了自己2007年博士論文內容,不令人意外的,幾乎都無引註出處,彷彿個人精心研究。眾人皆知,國會經議員交代所進行之研究,僅得於內部供行使職權時所用。有人幫古先生編撰了「抄襲維基」(GuttenPlag Wiki):論文中有271頁涉嫌抄襲,如果每一行比對,約21.5%經確認為抄襲,嗣後更新,393頁論文本文中,324頁涉及抄襲,82%。2011年4月再公布應為94.14%的論文本文抄襲,其中還有29處、連註釋文字併計的話,有234行,抄自其指導教授著作。

2011年2月16日,處於剛開始的風暴中,古騰博發表談話:「說我博士論文抄襲,完全荒誕不經。全長475頁、超過1200個註釋的論文,或許有某些註釋沒有寫得很正確,個人會好好檢查一下,再版時會修正喔」、「如果有人說,辦公室助理們應有幫忙我的論文撰寫,我必須說,當然沒有,論文都是本人做的」。

2日後,在一群經辦公室挑選的記者面前,國防部長再度發言:「我的博士論文不是抄襲。或許有些小小錯誤,但我從未有意欺詐或故意侵害著作權」、「審查論文的錯誤,責任在頒給我博士學位的大學……當然我很樂意幫忙,看看是否有些學術上的瑕疵;在檢查完成前,個人非常樂意暫時的,我強調:暫時的,先不用博士頭銜來對外」。同時,德國總理梅克爾力挺,言道:「我又不是任用學術助理或博士生或有博士頭銜的人來上班,而是找人來擔任國防部長。我唯一在乎的,是他幹得還不賴。」

核心問題在人格與誠信

2011年2月23日,拜羅伊特大學撤銷其博士學位,5月,大學再公布調查結果:古騰博論文抄襲,為故意詐欺,地檢署啟動偵查,認至少有23處涉及刑事可罰之侵害著作權行為。研究戰後政治人物退位的歷史學者Michael Philipp說,這是第一次,一個明明受到大眾歡迎的部長,因為違背學術倫理、遭網路鄉民接力般的不停研究與揭發而下台。

古騰博,埋葬了自己的公信力,已不配擔任任何政治人物,他第一次對外說明時,講指控他的人荒唐胡來,甚至導往政治鬥爭,四處潑糞打烏賊戰,無疑敲響自己的喪鐘,斷送政治前途。回到台灣,當然,或許少人真的在意「政治人物進修」、「要期待他們什麼呢?」,其實,說穿了,關鍵在人格與誠信,這個理應亙古不滅的政治核心。

2020年7月29日 星期三

【活動紀錄】0725「港區國安法、中共肺炎影響下的台灣新局勢」永社新冷戰系列座談會(一)


【座談會資訊】
時間:2020/07/25(六)10:00~12:00,09:30開始報到
地點:台灣制憲基金會 會議室(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
共同主辦: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致詞人:黃帝穎/律師、永社理事長、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主持人:鄭文龍/律師、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與談人:王思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
    曾建元/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
    楊聰榮/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影像紀錄】

Youtube影片清單連結:



【座談會資料】

主辦單位團體簡介
〈一場與中國的新冷戰已經開始〉
〈中美科技戰「軟硬兼施」滴水不漏〉
〈公私協力對香港進行人道救援〉




王思為教授投影片



楊聰榮教授投影片



【活動照片】



更多活動照片請見永社臉書相簿:

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眉蓁的論文與他們的產地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20.07.28

中國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碩士論文事件引爆爭端,迄今持續延燒。在今日媒體與網路環境下,公眾論壇針對幾位核心相關人士的猛烈評判,早已相當充沛。只是倘若將眼界放遠:選舉始終會結束,李眉蓁與相關人士也將被逐漸淡忘。臧否人物後,昔日在黨國威權統治下,倒底是怎樣的學術圈佈建,才釀成今日令人搖頭的不良結構?值得一談。

信手拈來一本於1969年印製、列為「機密」的中國國民黨第10次全國代表大會的《黨務工作報告》,裡面諸多關於學術界的具體描述,更有助於吾人瞭解問題結構癥結。例如,在「闡述主義,加強思想領導」方面,茲節錄其工作要項或結果如下:

●輔導學術團體,從事黨理論之精深研究。..接受中央獎助之團體有「孔孟學會」、「國父遺教研究會」、「五權憲法學會」、「三民主義教學研究會」、「中國語文學會」等。並協助「國父遺教協會」為編纂三民主義社會科學叢書及三民主義理論叢書,擬訂有五年研究計畫。

●對闡述主義有價值之著作,給予獎助者,歷年計有金平歐之「三民主義通論」等七種…申慶壁之「國父憲法理論體系」等七種。

●輔導知識青年黨部,大專學校,就國父思想、中國近代史、國際現勢與國際政治,國文,英文等五科教師,在發揚主義基礎上,成立教學研究會,經常集會研擬共同標準教材,討論改進教學方法,每年分批組團訪問三軍官校。同時,在每一大專學校舉辦三民主義匪情演講。展開學生學術活動,積極輔導大專學生所辦刊物,如「台大青年」、「政治季刊」、「大學生」、「崑崙」、「法商青年」、「南風」…「淡江青年」、「中興論壇」、「成功思潮」、「中原青年」…等,並配合大中訓導會議,加強思想教育之實施。

●為普及知識青年思想教育,鼓勵青年學術研究,四年來分別以「知識青年對國民黨之期望」、「二十世紀是三民主義世紀的真義」為題,舉辦論文競賽,分社會青年、大專青年、女青年三組,民國五十三年共收論文598篇、…五十六年866篇,均經專家評閱擇優給獎。

至於這本《黨務工作報告》裡另一處「督導知識青年加強思想領導」項下,忠實描述了:知識青年黨部為加強思想領導,先後設立各種教學研討會六個,計:國父思想教學研討會、國際現勢教學研討會、中國近代史教學研討會、國文研討會、英文教學研討會、教育學科教學研討會,總計參加之教授同志813人。經常集會研商,已出版大學英文選、大學國文選、及中國近代史三種,對青年思想教育頗有貢獻。一言以蔽,在若干領域的特定權力階層裡,所謂學術,不在稟持獨立精神追求真理與真相,說穿了就是受黨眷顧、被黨領導、為黨服務而已。

至於黨所一手培養的高階留洋青年人才該如何照顧?《黨務工作報告》則提到:為鼓勵青年同志進修高深學術,培養黨的人才,九全大會以後,繼續舉辦中山獎學金留學考試三次,錄取30名,連以前錄取者合計,共達93名,迄已學成返國者34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者10人,或碩士學位者14人,均經輔導擔任適當工作。附帶提醒一點,若有社科、歷史學者想順著這條線持續進行延伸研究,特別是這些優秀歸國才俊怎樣「擔任適當工作」的話,在匿名審查機制下,論文退稿率應該還是相當高。縱使僥倖通過審查刊登,這篇論文也別拿去升等為妥。

1969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務工作報告》所彰顯的,是過去近20年來黨國體制在大專學院、學術圈裡的佈建成果,一方面,而在1970年後,這套體制也繼續運作且繼續鞏固。

自1950年中國國民黨進行改造以後,一個由上而下籠罩全面監控,黨國威權體制迅速成形且鞏固,這點已有諸多史料為證,無庸爭辯。這個固若金湯的黨國控制體制,並沒有隨著1990年代以後台灣的民主化浪潮而自動消逝。詳言之,所謂台灣民主化的成就,實則主要聚焦於行政與國會兩權的民主化,透過總統的全民直選、以及國會的全面改選,使得總統與國會來自於台灣人民的民主正當性「而已」。

但40年的黨國威權體制的影響範圍是廣泛且全面性的。而當年特定幾個被黨國體制特別加強關照的幾個特定學門領域,以及精心栽培出來的專家學者群,今日依舊活躍健在。黨國影響力或許今不如昔,但卻也非完全消失,甚至轉化成其他型態,以其他理由與藉口(如學術自由、大學自治),在21世紀的今日繼續延伸。

李眉蓁碩士論文事件一出,教育部官僚能搬出的反射動作,大抵跟前幾次國立大學論文造假事件相似,都是從全面性地加強學術倫理教育、強化論文標題與內容審查機制等方向著手改善。但這種「少數人出事,要全體學界一同受累承擔」的連坐鐵腕作風,並不文明。

眉蓁的論文,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山大學那些其他認真做學術研究的廣大教師與學生。結構性問題,要從結構著手處理,才能根治。筆者同為大專學校教師,話只能說到這裡。箇中奧義,府院層峰不知可否體悟?

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

0725「港區國安法、中共肺炎影響下的台灣新局勢」永社新冷戰系列座談會(一)



敬請報名:https://forms.gle/8yn2A2kVrLSTEZGa8

美國自1979年以來企圖藉由使中國經濟外交與世界交流,達成經濟、政治開放的目的,進一步負擔全球利益的責任,然而自美中貿易戰開打後,美中關係,持續下墜。原本僅以貿易戰的影響美、中、台關係的狀態,又由於本次中共肺炎中國政府不願即時通報世界,隱匿疫情導致全球大流行,死亡人數已破四十萬人,再加上其原本對民主國家的滲透,與對香港的國安法立法、縱容惡警暴行,已引發嚴重的國際反中情緒。

近日,中國政府無視對香港一國兩制的承諾,人類基本權利的保障,頒布國安法無限擴張其國家刑罰權,限制全世界人類的表現自由,將原本的港人送中議題擴張成對自由世界的威脅,以上皆證明了美國原本對中國的策略未蒙其利,反受其害,並且受害者遍布世界。

中國與世界各民主國家離熱戰雖然還有段距離,但卻已在資訊、外交、內政、經濟及國際法上全面開戰。原本的美中對抗演變成,自由主義與極權主義兩大壁壘的對峙,世界局進入新冷戰狀態,這也將在美中貿易戰下,進一步影響原本台灣與世界(包括美中)的關係,但對台灣而言,是好是壞還很難說,端看台灣如何因應。

因此,台灣要如何面對這樣的新局勢,以鞏固台灣人民的利益、人權、主權、民主並增強外交關係,便是本次座談會要談論的新課題。
時間:2020/07/25(六)10:00~12:00,09:30開始報到
地點:台灣制憲基金會 會議室
(台北市松江路266號3樓,捷運行天宮站一號出口,匯豐銀行旁252巷進入)
共同主辦: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致詞人:黃帝穎/律師、永社理事長、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主持人:鄭文龍/律師、台灣制憲基金會常務董事 
與談人:王思為/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江雅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財產權研究所副教授
    曾建元/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兼任副教授、華人民主書院董事主席
    楊聰榮/台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副教授
   (依姓名筆劃排序)
時間分配:致詞人3mins、主持人7mins、與談人20mins、綜合討論30mins 
視覺設計:褚婉琳

【注意事項】

1. 因應疫情現狀,出席參與敬請「務必配戴口罩」,並於入場前以「酒精消毒雙手」。
2. 現場提供冷熱水,為落實環保,請各位參加者盡量自備環保杯。
3. 為持續座談會熱度,中場無休息,若有飲食或如廁需求,請自行安靜前往。
4. 綜合討論時段每人發言請以2分鐘為限(含講者)。
5. 本場活動完畢後預計三週內,除事先說明不方便錄影的部分以外,將上傳現場錄影檔案及相關資料、紀錄至永社網站,歡迎上網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