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活動已結束)

2024年9月11日 星期三

2024永社感恩募款餐會「守護民主,風雨同行」



【致各位敬愛的夥伴】

基於對台灣民主憲政法治永續發展的追求與關懷,「台灣永社」(Taiwan Forever Association, TFA)由律師、學者及理念相同等各界人士共同創立。十二年來,永社持續參與及推動司法改革、憲政民主、社會正義及人權等議題。

目前,永社設有秘書處,由永社社員與專職組織工作者組成;論述暨國際委員會、究責委員會、制憲與人權工作小組,致力於推動法案研究與倡議、聲援各項人權議題。永社也針對當前政府的重大決策、當前社會的重大議題進而舉辦記者會、座談會及相關倡議行動。

2024年,賴清德政府上任後,台灣的政治局勢變得更加複雜。新政府雖擁有行政權,但國會多數由國民黨掌控,使得台灣的憲政人權、轉型正義、國家安全等立法或施政都面臨更多挑戰。台灣永社作為本土社團,將持續在關鍵時刻提出批評,堅持民主制度的延續與改進致力於推動台灣民主憲政法治永續發展。

  
🌟餐會時間:2024  10  26  (週六中午 11:30 入席
🌟餐會地點:晶宴民權館 B1台北市民權東路三段2 
🌟永社2024年度工作報告:https://pse.is/6j75ja

創社理事長 陳傳岳
理事長 羅承宗
副理事長 黃帝穎
暨 全體理監事 江雅綺、王思為、鄭文龍、姚孟昌
洪偉勝、鄭光倫、李彥賦、張雁翔
陳敬人、劉志鵬、林佳和、莊國榮
敬  邀


✧*。*.°·˚✧*。*.°·˚✧*。*.°·˚✧*。*.°·˚✧*。*.°·˚✧*。*.°·˚✧*。*.°·˚✧*。*.°·˚✧*。*.°·˚✧*。*


【理事長的話】

 
2024年,新政府就任後,台灣的政治局勢變得更為複雜。過去在蔡英文執政期間,由於行政與國會通常由同一政黨主導,施政相對順暢。然而,今年新上任的賴清德政府雖擁有行政權,但國會多數並非由民進黨掌控,這意味著未來八年的執政道路將不如過往八年般平順,行政團隊需要更多的耐心與溝通,來面對國會的衝突和挑戰。

這種局勢部分源於蔡英文執政期間未能解決票票不等值的問題。儘管民進黨在本屆選舉中的得票數超過國民黨,國會多數仍由國民黨掌控,這反映了選舉制度的現狀,也體現了人民的選擇。

上述局勢也提醒了新政府應著眼於長遠發展,而不應被短期政治攻防所牽制;執政團隊應該在制定長期施政計劃時,儘量避免受到短期政治衝突的影響、推動國家的中長期發展。

台灣永社作為本土社團的一員,我們對民進黨執政仍抱有期望並表示支持,但同時作為非政府組織,我們也有責任在關鍵時刻提出批評。例如,在蔡英文總統執政期間,我們曾多次針對退輔會副主委屢次反對轉型正義政策的言行公開表達其不適任性,但賴清德總統仍然任用並高升其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執行長。儘管執政團隊可能對此不滿,NGO組織仍須勇於表達意見。

永社的「永」代表著永續發展的理念。我們認為無論個人身份如何,都應該關注永續發展,尤其是民主制度的延續與發展。基於永續發展的理念,我們期望能夠促進民主制度的持續改進與完善。

永社理事長  羅承宗 


✧*。*.°·˚✧*。*.°·˚✧*。*.°·˚✧*。*.°·˚✧*。*.°·˚✧*。*.°·˚✧*。*.°·˚✧*。*.°·˚✧*。*.°·˚✧*

【線上捐款支持永社】

🍀認捐餐券:https://neti.cc/2Xwm43Y

🍀認捐專案:https://neti.cc/nXKWE5G

🍀純捐款:https://neti.cc/gJDzM4G

【實體認捐餐券回函】





2024年9月6日 星期五

奉勸柯文哲 嘴別人前先自省/虛擬的「新黨國體制」 無助於貪污案辯護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天將奔烈 2024.09.06

針對一件稍嫌重大的偵察中貪污治罪條例,現被羈押中的柯姓被告與其支持者們邇來高分貝指控廉檢調乃至法院之諸多偵察與證據保全作為乃「新黨國體制」云云,用辭仍維持一貫辛辣聳動風格。柯姓被告不諳法律、人文社會素養稍嫌欠缺,涉訟過程中的情緒性發言,姑可諒解。但何謂「黨國體制」,還是有從法律角度闡明之必要,以正視聽。

有關黨國體制的法政領域期刊文獻,數十年來已累積相當豐碩的累積成果。而2020年作成的司法院釋字第793號解釋,以及憲法法院去年作成的112年憲判字第3號判決共同提及,在台灣所謂的黨國體制,其背景要從1945年談起,臺灣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繼受中華民國法制,歷經2年多以黨(國民黨)治國之訓政時期。嗣因中華民國憲法於1947年12月施行,進入憲政時期。惟,隨著1948年5月制定公布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及1949年5月起在臺灣全省施行戒嚴,原應隨憲法施行而結束之黨國體制,得以事實上延續。直至1987年7月臺灣地區解除戒嚴,及1991年5月正式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國家體制始漸從非常時期下之黨國體制,回歸自由民主憲政秩序。

2024年9月3日 星期二

中信金非合意併購的幾個關鍵課題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上報/政經交鋒 2024.08.30

邇來. 我國金融業界最高度矚目的事件,不外就是新光金的「搶親大戰」。關於台新金與新光金和親部分,因為併購條件係分別透過二家公司董事會決議,而且在合併記者會上,並說明了合意併購已進行二年的慎密討論整體併購方案應稱周延。相對而言,來勢洶洶的中信金,因為是來搶親,並非情投意合。一般投資大眾多著眼於價格,只是中信金在從事本件併購案的角色,是否屆時能得到主管機關的祝福?恐不無疑義。以下若干關鍵課題,值得關注。

2024年9月2日 星期一

在崇尚報復的台灣堅持法治 強推台語大劇《無罪推定》

姚孟昌(作者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ETtoday新聞雲/雲論 2024.08.31

看到黃春生牧師推薦台灣首部台語律政電視劇《無罪推定》,才知道華視每周日晚上正播出這部片。看了片花後才知, 原來去年暑假借用世界名校溪北大學正義學院實習法庭拍戲的就是這部片。

這部片子改編自震驚全國的徐自強冤獄案,徐自強歷經21年訴訟,8次遭判處死刑定讞、2次無期徒刑,並歷經8次更審、5次非常上訴,歷經大法官釋憲案等。2015年9月1日,更九審判決無罪。2016年10月13日,最高法院駁回高檢署上訴,宣判徐自強無罪定讞。

我知道這個案子,也曉得審判過程中被告律師、被告及被告家人經歷難以言喻的苦楚。他們跟許許多多堅信死刑才能彰顯正義的人民與法律人相爭,自己良心也不斷掙扎。感謝上帝,祂賜給律師有追求正義的意志、有溫暖的人道之心、有理性思辨反覆推求真相的腦袋、不屈不撓的身軀,還賜給他們永不放棄的希望。律師們在法庭、在監獄以及在期待冤屈得雪的人心中留下的身影,是我們法律人最美好的見證。

選票補助款用途不該因柯文哲而修法

姚孟昌(作者為天主教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上報/政經交鋒 2024.08.29

年輕記者來信問:「因有總統候選人拿選舉補助款買商辦的事情,才發現正副總統選舉補助款跟政黨補助款不同,沒有明定用途必須用在競選或人事,想問問看老師您認為「正副總統選罷法」有無修法的必要?如何才能避免未來有類似拿選舉補助款購置私產的事件再度發生?」

我回問記者:「法律是約束君子還是約束小人?」

記者愣了一愣:「老師您的意思?」

我說:「法律與道德都希望導引人做出正確的事。二者規範人的起心動念、外在作為以及行為結果與影響,只是比重有所不同。選民該把總統當作君子尊重還是看做小人用法律嚴格約束限制?」

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

政黨附隨組織的判別在功能而非附隨

林佳和(作者為政治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永社監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8.29

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撤銷「中廣為國民黨附隨組織」黨產會處分,追徵中廣已移轉或出售土地價款七十七億餘元,失其附麗。報載中廣欣慰:好聽等四家公司接手後,一切自主決策,不是國民黨附隨組織,中廣從沒受到國民黨影響,選舉時任何政黨競選廣告都接受,是一個百分百商業廣播電台。

其實法院與黨產會有共識:中廣「曾為」國民黨附隨組織,「曾受」國民黨實質控制,只是中投將中廣賣給榮麗公司後,中廣「不再是」國民黨附隨組織。判斷實質控制,法院認定或非無據,不禁要問:方向正確嗎?

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

打詐專法過了 為何平台詐騙廣告不止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天將奔烈 2024.08.26

近月來,假冒「張國煒K董」之名的詐騙廣告一直在社群平台上橫行。近日以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遺囑案最高法院定讞為契機,新一波的冒名詐騙廣告,又開始在社群平台流竄。倘若把時間拉長,這一波詐騙廣告固然終將因陸續檢舉而趨於消彌。但無奈的是,國民也知道假名詐騙廣告猶如病毒般,未來仍會繼續搭配社會時事發展,不斷在社群平台上產生新型態的變種,並透過贊助推播方式密集呈現於大眾。

明明有「打詐專法」美稱的詐欺犯罪危害防制條例甫於今年七月底公布施行,為何網路平台到今天仍無法有效歸管?值得探究。

體育部應立足大高雄!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8.26

日前,貴報社論以「雄躍南方、百年好市」作為對高雄建市百年期盼。高雄是唯一在市區裡山河、機場港口、捷運高鐵兼備的美麗都會。而近年來,中央政府也投注了相當多的資源建設高雄。除了高騰房價外,「越來越好的高雄」大抵當是今日台灣社會普遍共識。

蔡英文總統執政下,二○一八年四月行政院一級機關海洋委員會於高雄市成立,成為第一個設立於南部地區的中央部會,緊臨高雄港,象徵政府以海洋思維出發,全力投入海洋發展的決心。只是從此之後,這個第一也成為了唯一。二○二二年新設立的數發部本為最有不受地理空間束縛、自由創意開展的科技創造型部會,但根據審計部決算報告指出,當年其籌備小組還刻意將辦公地點限制在「台北市區」,令人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