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活動已結束)

2023年3月22日 星期三

《菸害防制法》5.0版的法制後遺症們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 2023.03.18

今年2月中旬,喧騰數年的《菸害防制法》5.0版終於修正公布。自1997年《菸害防制法》1.0版通過施行以來,20年間隨著社會與時空的轉變,該法大抵朝著越修越嚴的方向前進。本次修法,除了係衝著新興菸品而來以外,也對菸者的諸多行為、場所乃至於菸品的選擇等事項,進行更嚴厲的介入與管制。

對某些以消滅菸品為畢生志業的反菸團體乃至國健署官僚來說,嚴厲的《菸害防制法》5.0版依舊尚未達成實踐無菸國度之目的。未來數年,恐怕又將掀起一波新的《菸害防制法》6.0版修法浪潮。只是從務實觀點來說,《菸害防制法》5.0版,已釀成諸多法制疑義。

舉例來說,「無菸校園」究竟包不包括大學?查本法18條規定,下列場所全面禁止吸菸:一、各級學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居家式托育服務場所及其他供兒童及少年教育或活動為主要目的之場所…。

就前段文義而言,由於大學屬於各級學校範疇,乍看之下似被列入全面禁菸之列。目前最高教育主管機關教育部似乎也採取這種看法,因此已通令全國公私立大專院校一體遵循,於2月底前廢除所有大學內吸菸區域。只是,若仔細考察概括條款稱「其他供兒童及少年教育或活動為主要目的之場所」者,由於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所稱兒童及少年,指未滿18歲之人。由於大學本質上顯非供兒童及少年教育或活動為主要目的之場所,因此將大學也蠻橫納入無菸校園的作法,恐怕衍生法律解釋上的爭議。

其次,本法第 10 條規定菸品不得使用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禁止使用之添加物。亦即本條將添加物禁止清單空白、概括授權給中央主管機關衛福部以公告決定。本條文適用上困難之處在於,若添加物經科學證明對人體健康有傷害者,當然不得添加在菸品抑或任何食品、藥品等,此乃當然之理。只是,倘若這些添加物若無前述情形時,法制上是否放任都是衛福部說了算,可以恣意將任何具有安全性的添加物,也無理地納入禁止公告之列呢?

另外,類菸品在《菸害防制法》5.0版受到全面性的鎮壓,也是相當不智的立法政策。詳言之,使用相對便利,甚至價格有時也比傳統菸品經濟的類菸品,市場上終究有其需求存在。堂堂正正地務實納管規範,控管其品質,才是捍衛消費者健康與權益的正道。如今,新法雖將類菸品一概打入地下化,在市場供需原則下,筆者斷言類菸品非但不會被禁絕,反而會以更隱晦型態,流通於市。

總之,即使修到了5.0版,《菸害防制法》依舊有許多破綻與疑義。更糟糕的是,諸多相關子法的草擬,衛福部國健署卻以配合母法上路時程為由,居然將相關8項子法修訂的預告期將縮短至短短7天,令輿論譁然。查為強化與國際規範接軌,落實開放透明政府,俾利對外洽簽國際投資及經貿協定,行政院發布2016年9月5日院臺規字第1050175399號函,規定各機關研擬之法規命令草案,自2016年10月1日起,原則上應至少公告周知60日,使各界能事先瞭解,並有充分時間表達意見。《菸害防制法》5.0版施行日期,係由行政院定之。換言之,新法何時實行,完全操在行政院手上,並無「情況特殊,有定較短期間必要」情形存在。衛福部國健署將8項子法修訂預告期縮短至7天,不但悖離前揭行政院函審慎草擬法案的良苦用心,更讓已嫌紊亂的菸品管制法令,亂上加亂。

2023年3月15日 星期三

兩個數位社群平台治理盲點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03/13

網路社群媒體假名人詐騙投資廣告橫行,早已積累諸多民怨。本月上旬,金管會邀集相關機關與Google、Meta等跨國業者開會協商,除宣示將建立官民聯繫管道外,並決定若由政府舉報不實的投資廣告,Meta臉書最快會在八至二十四小時內下架,Google也承諾儘快下架。這個遲來的一步,可望稍微舒緩社群平台投資詐騙亂象。惟以下兩個治理盲點,仍待政府慎思。

首先的盲點,在於通報責任歸屬問題。根據報載,未來將以「政府舉報、業者下架」模式作為管理機制。換句話說,舉報責任落在政府肩上,倘若政府未能啟動舉報機制,則網路業者似無配合下架必要。然而,政府通報的前提是「知悉」,但跨國網路社群平台至大至廣,政府究竟能拿出多少人力與資源,進行詐騙廣告的監控?令人相當懷疑。

其次,另一個盲點在於管制對象侷限問題。如所周知,網路社群平台亂象迭生,投資詐騙僅是其一,而非全部。舉例而言,冒用吳明珠中醫師名義在社群平台或網路廣告販售的各種奇異藥霜,迄今為止仍到處肆虐。網路詐騙廣告是通案現象,業務上也涉及包括衛福部、行政院消保處等單位。只關心投資詐騙廣告而忽略其他態樣詐騙,顯然掛一漏萬。

附帶一提,為妥善治理網路亂象,從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到數位中介法草案,相關草案老早草擬完竣。可惜因諸多障礙,迄今仍處「立法未遂」狀態。放眼未來,臺灣作為一個法治國家,勇敢且明確立法治理,才是正辦。依賴政府機關對跨國數位平台業者進行道德勸說、行政指導等軟性的行政措施,管制成效終究不彰。

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日本文化廳移轉京都的啟示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03/02

本月廿七日起,日本文部科學省所屬的文化廳,將正式從東京移轉至京都。此事從二○一六年三月此決策定案之際,即備受各界關注。雖然日本文化廳不過是員工約三百人,每年預算約日幣一千億規模的小型中央機關,但是在日本政壇長久傾向保守穩健風格下,要突破「東京一極集中化」堅持,仍需要很大的政治改革決心與魄力。

臺灣區域發展困境,可謂經緯萬端。「北台一極集中化」更是箇中鮮明的特徵。就設籍人口來看,新北、台北、桃園三都加上基隆市,早就逾九百萬人口。尤其是台北市,長久以來既為經濟重心,同時亦是中央機關稠密集中之地。如此「一極集中化」的偏差狀態,當非國家均衡發展之福。

無可諱言,既有中央部會移轉充滿阻力,並非易事。但若屬新設部會,應有十足的可塑性與未來性。原本期待能立基於大南方,藉此實際彰顯數位韌性的數發部,去年八月仍選擇在台北市落腳掛牌,白白錯失一項值得誇耀的全國性政績,令人惋惜。

別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大抵是小學程度的風險分散常識。文化部能移轉至臺南嗎?海巡署能移至高雄,回歸海委會嗎?農糧署、漁業署、林務局等農委會所屬機關,一定要繼續窩在離山遠海的台北市辦公大樓裡嗎?

來年又是總統與立委選舉的重要時刻,以上諸多課題,值得各方陣營協助草擬選舉政見的各界先進們,一起審慎思量。

2023年3月7日 星期二

【永社參與】310西藏抗暴日64週年大遊行|迫害未完、真相未明、抵抗未止


🕯༄། །མནར་གཅོད་མ་རྫོགས་བར་དུ། ​ བདེན་མཐའ་མ་གསལ་བར་དུ། ​ དགྲ་རྒོལ་གྱི་ནུས་སྟོམས་མི་ཉམས།
༄། །༣་༡༠ བོད་མིས་བཙན་རྒོལ་སྒེར་ལངས་བྱས་ནས་མི་ལོ་ ༦༤ འཁོར་བའི་ཐའེ་པེ་ཁྲོམ་བསྐོར་ཆེ་མོ།
🕯迫害未完、真相未明、抵抗未止|310西藏抗暴日64週年大遊行
🕯Oppression continues, resistance persists|The 64th Anniversary of Tibetan National Uprising Day
活動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276408659264242
|時間|03/05 週日 13:00
|地點|台北捷運忠孝復興站2號出口

|流程|
13:00 遊行集合
13:30 遊行開始
14:00 遊行出發
西藏/圖博自古以來便是獨立的國家,擁有豐富獨特的宗教、文化與政治傳統。自1949年開始,西藏遭受中國解放軍武力入侵,並於1951年被迫簽訂《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俗稱《十七條協議》)後,藏人從此失去自由。1959年3月10日,西藏首都拉薩發起萬人示威,並掀起全國性抗暴行動,卻慘遭中國軍警血腥鎮壓,導致西藏最高宗教及政治領袖第十四世達賴喇嘛尊者流亡印度。
目前全球大約有六百多萬藏人,其中有十五萬人流亡海外。在中國的殖民統治與強力的同化、漢化政策之下,西藏的宗教、文化、語言等傳統,甚至脆弱的自然生態系,都在壓迫性的政策下遭受到嚴重破壞。自1959年起義後,在1987、1988、1989年,也曾經在拉薩與西藏各地發生過大規模抗議事件。2008年3月,在中國舉辦北京奧運前,更在整個高原上發生多起抗暴運動,並遭到大規模的鎮壓。2009年以來,由於中國政府鎮壓藏人的行動不斷升高,目前已經有超過150位境內外的藏人自焚抗議,以維護信仰、尊嚴、並表達藏人的信念。
2019年底自中國開始的COVID-19疫情全球危機仍未解除,中國政府更是以疫情為藉口,在西藏、東突厥斯坦、香港、以及中國國內,都進行大規模的壓迫,以及諸多言論自由、人身自由的限制,不僅在維吾爾人與穆斯林聚居的烏魯木齊造成高樓大火的悲劇,拉薩人民更在不合理的「封城百日」政策下,受到各式人權侵害。更有甚者,根據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的報告顯示,中國當局至少在西藏至少14個地區大規模採集藏人的DNA,甚至進入幼稚園進行採集工作,採集對象擴及最小只有五歲的兒童,對藏人的隱私權、極權監控、甚至進一步的迫害,都造成非常大的隱患。
64年後的今日,中共對西藏的壓迫不僅未曾停止,反而變本加厲,不僅在習近平所謂「中華民族命運共同體」口號下,迫使藏人兒童進入如同集中營的寄宿學校灌輸殖民教育;以「宗教中國化」等名目進行民族、宗教、文化滅絕的政策,都在習近平政權的推動下大行其道。各種壓迫更是從西藏、東突厥斯坦、南蒙古、中國、香港等地,擴及至對台灣的軍事威脅,甚至進一步對區域的威權擴張。然而,藏人仍在抵抗,六十四年來,追求真相的努力不會停止,對極權的抵抗更會持續。今年的3月5日,邀請你一起與我們走上台北街頭,為了人權與真相發聲;3月10日,邀請你一同為暴政下的受害者祈禱,時時刻刻不忘記尋找真相。
|主辦|
在台藏人福利協會、藏青會台灣分會
|指導|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協辦|西藏台灣人權連線、台灣國會西藏連線、台灣自由圖博學聯、香港邊城青年、台灣人權促進會、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台灣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勞工陣線、永社、亞洲公民未來協會、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國際西藏網絡、台灣圖博之友會、台灣經濟民主連合、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臺灣青年民主協會、台灣聲援緬甸聯盟、臺灣東突厥斯坦協會、台灣大學香港研究社、台灣香港協會(陸續邀請中⋯)
|行前通知、遊行路線|

|3/3(五)行前記者會直播影片、新聞稿|
|影像紀錄|




---

🚲 2023 為西藏自由而騎 (西藏台灣人權連線主辦)
Cycling for a Free Tibet བོད་རང་དབང་གི་ཆེད་དུ་རྐང་འཁོར་བསྐོར་བསྐྱོད།

|時間|2/8、2/15、2/22、3/1(白色星期三)
|地點|早上9:00於228和平公園(公園路大門)集合,9:30出發

*每次的騎乘都會有不同主題及小活動,參加者請填寫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faj5jSKmiPogDYjk9),我們將會寄送行前通知,以便您掌握最新的狀況,也方便藏台連線知道每一場次的參與人數、準備物資。

---
🕯 310燭光祈願會
|時間|03/10 週五 19:00
|地點|自由廣場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永社出版品】2023/02 《民主永續的理念與實踐:永社十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民主永續的理念與實踐:永社十週年紀念研討會論文集》

永社十週年研討會,我們盤點了永社這10年關注的議題,以「民主防衛與民主永續」、「轉型正義與民主永續」、「能源環保與民主永續」及「司法改革與民主永續」四大主題進行研討。

實踐「民主永續」的永社宗旨,除了是珍惜台灣民主先進犧牲自由、財產、甚至生命所爭取得來不易的重要資產,更是台灣接軌歐美文明世界的價值橋梁。然眼前要實踐民主永續,當先防衛民主,在獨裁中國透過各個層面滲透民主台灣的此時,落實民主防衛,才能確保台灣民主永續。

#民主永續  #司法改革  #能源環保  #轉型正義  #民主防衛 

【書籍資訊】

主 編:社團法人台灣永社
作者群:江雅綺、呂政諺、林佳和、孫斌、陳治維
    彭至誠、黃崇祐、楊聰榮、羅承宗 
版 次:2023 年 2 月 初版
出 版: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規 格:14.8 x 21 公分 (平裝) 
I S B N:978-626-96874-7-3

2022/01/15 - 01/16「民主永續的理念與實踐:永社十週年紀念研討會」活動記錄

【線上購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