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孟昌(作者為輔仁大學法律學院助理教授、永社社員)
民報/專文 2019.03.10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d957dd2a-d483-4fd1-a590-134c7aa5a99c
2002年,英國BBC曾經作過一個全國性活動,選舉誰是歷史上最偉大的英國人。邱吉爾在那次票選中名列榜首。人們對於邱吉爾領導英國人民對抗納粹極權的事蹟記憶猶新。對英國人而言,二次大戰期間是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卻也是人民記憶中最光榮的時刻。
邱吉爾的偉大不在其從政時受到多少選民歡迎或得到多少同僚的肯定。大家應該不會忘記,二次大戰勝利後,邱吉爾隨即在緊接的大選中輸掉政權。他與同僚關係惡劣,常用酸言惡語挖苦譏諷對手。他與英王彼此不睦。他起居無度、貪杯酗酒還煙不離手。若是以公共關係、個人形象或選舉成敗作為評斷政治人物的標準,邱吉爾早就被棄於歷史灰燼中。好在歷史不會這樣膚淺,而珍視歷史的人民也不會。有見識的人民看重政治人物如何在個人生命中最困窘的關卡、在國家最艱難的時候,做出選擇!他們在意政治人物如何為自己的信念奮起拚鬥,如何為珍視的目標犧牲到底。正如邱吉爾自許:「你有敵人嗎?那很好!代表你曾為生命中某些時候的某些事物奮起堅持。」(You have enemies? Good!That means you've stood up for something, sometime in your life.)
人的勇氣與犧牲固然可貴,唯有人所堅持的信念與目標才會令勇氣與犧牲顯出價值。邱吉爾與希特勒各有其堅持,彼此為敵。希特勒為了一個民族的光榮,不惜使用謊言與暴力、驅策人民投入種族清洗、屠殺異己、壓迫鄰邦的戰爭。邱吉爾為了堅持自由與人性尊嚴,用淚水、辛勞與鮮血帶領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及民主體制。在二次大戰中,英國人民與德國人民均付出慘痛犧牲,然而歷史歌頌的卻是英國人民以弱擊強、抗敵到底的事蹟。邱吉爾的成就是令英國人民理解民主與自由的可貴,是值得舉國上下不顧一切也要追求到底的目標。唯有高貴的目標才能使人的行動成為高貴。每一位因捍衛人性尊嚴而犧牲的人,皆可從歷史之神手中獲頒騎士榮銜。那個時代,每一位投身保衛國家的英國人,都是英雄。這也是為何英國人迄今不斷傳誦二次大戰的歷史,因為那是人民親自寫成的!
立法院自2月開議後,在野黨國會議員對行政院長的總質詢成為媒體亮點。蘇貞昌院長與立法委員們就兩岸關係與國家主權問題,唇槍舌劍彼此交鋒。諸如掃把比喻、歷史殷鑒與名人語錄都成為名嘴們評論的焦點。國人在看熱鬧之餘,也可從雙方發言中判斷彼此立場與觀點,進而檢視雙方所珍視的價值與設定的國家目標。朝野之間固然立場有別政見不同,但雙方在捍衛國家主權、人民尊嚴與自由民主社會永續的目標應該一致。在這基礎上,立委與閣揆是同受人民付託,彼此分工制衡的關係。即使議場上質詢答覆言語激烈,雙方絕非敵我。朝野政黨所負責的對象,唯有2300萬台灣人民,唯有企圖危害台灣2300萬人民之自由與人權的,才是國家人民共同的敵人。
因此,偉大的人民不會以擁有敵人為忌,更不會因為敵人而恐懼。他們知道如何因應,也會知道如何自處。正如邱吉爾所言:「戰爭時:堅決剛毅。失敗時:頑強不屈。勝利時:寬容敦厚。和平時:友好親善。」(In War:Resolution,In Defeat:Defiance,In Victory:Magnanimity,In Peace:Good Will)
2019年3月10日 星期日
2019年3月7日 星期四
【會後新聞稿】「310西藏抗暴日60週年『浩劫一甲子.西藏要自由』遊行」行前記者會
![]() |
浩劫一甲子.西藏要自由(照片來源: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
རབ་བྱུང་གཅིག་གི་གོད་ཆག རང་དབང་རྩོད་པའི་བོད།
浩劫一甲子 西藏要自由
Six Decades of Calamity. Tibet Demands Freedom
2019年3月10日是西藏/圖博抗暴60週年的日子,也是在台灣的藏人以及支持西藏議題的NGOs第16次舉辦遊行,呼籲全世界不要忘記西藏的苦難。今天(3月7日)我們舉辦記者會,除了公佈3月10日當天的相關活動外,也號召台灣各界站出來挺西藏、挺人權。
出席記者會的包括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長札西慈仁(Tashi Tsering)、在台西藏人福利協會會長丹增南達(Tenzin Namdak)以及西藏青年會台灣分會主席羅桑才旺(Lobsang Tsewang),林昶佐立法委員也以台灣國會西藏連線會長的身份出席,台灣則有超過20個民間團體參與共同主辦,台灣人權促進會、青平台、永社、台灣自由圖博學聯、基督教長老教會、民間司改會、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陳文成紀念基金會、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台灣親子共學團等等團體也共同出席記者會。
特別的是,310西藏抗暴日60週年活動也獲得台灣各政黨跨黨派的支持,包括民主進步黨秘書長羅文嘉、時代力量秘書長陳孟秀、社會民主黨苗博雅議員以及綠黨召集人余筱菁都出席記者會。
此外,包括民進黨的林靜儀、鄭運鵬立委,以及台北市、吳沛憶、林穎孟、林亮君議員都出席記者會表達支持。
記者會由西藏台灣人權連線理事林欣怡主持,公布310遊行路線。過去幾年的遊行都是從捷運忠孝復復興站走到台北101,沿途經過鬧區,希望有更多台北市民及中國遊客可以看見。但今年則是走全新的路線,3月10日下午1:00集合,2:00從228公園旁的國立台灣博物館前集結出發,經台北車站、西門町鬧區,遊行終點為西本願寺,除了希望讓更多人可以看到外,也是藉由台灣自身的歷史經驗,提醒台灣人不要對西藏的苦難視而不見。60週年遊行另一個特殊之處是,西本願寺在當天下午2:00-5:00化身為「布達拉宮廣場」,現場將會立起一面布達拉宮的大型照片,「廣場上」設有包括宗教、語言以及環境等主題的攤位,讓民眾可以用互動的方式,了解西藏目前人權被侵害的實況。
出席記者會的所有人,都共同呼籲,莫忘西藏苦難,看見圖博浩劫,一起站出來相挺。
*3月10日請加入我們:
310西藏抗暴日60週年大遊行-浩劫一甲子 西藏要自由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17960412189337/
310西藏抗暴日60週年擺攤活動:布達拉廣場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05305686885133/
*記者會直播影片:
https://www.facebook.com/310.tibet.taiwan/videos/1209946625848564/
*更多記者會資訊請見西藏台灣人權連線:
https://www.facebook.com/310.tibet.taiwan/posts/2299653780074389
【相關報導】
〈聯合新聞網〉影/兩岸和平協議 藏人提醒莫忘西藏教訓
https://udn.com/news/story/6656/3682679
〈自由時報〉聲援西藏抗暴60週年 羅文嘉歡迎達賴來台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719211
〈中央社〉聲援西藏抗暴60週年遊行 羅文嘉:歡迎達賴來台
https://www.cna.com.tw/news/aipl/201903070101.aspx
〈芋傳媒〉西藏抗暴大遊行週六登場 羅文嘉代表民進黨歡迎達賴喇嘛訪台
https://taronews.tw/2019/03/07/273709/
〈中央廣播電台〉西藏抗暴60週年 國際多個城市提前紀念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13648
〈中央廣播電台〉西藏抗暴60週年大遊行 民進黨將力挺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13666
〈NOWnews〉民進黨祕書長羅文嘉喊話「歡迎達賴喇嘛來台灣」
https://www.nownews.com/news/20190307/3258396/
2019年3月5日 星期二
花媽.韓混.檢察官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9.03.05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71717
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月十九日請假未赴市政會議,卻記載為「公出」引發爭議,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市長應該是「病假」,會議紀錄寫「公出」是不對的,會再修正。但最新上傳的市政會議紀錄〈高雄市政府第410次市政會議紀錄〉,仍執意記載韓國瑜「公出」。對照高雄地檢署偵辦陳菊市長行程偽造文書案的嚴格標準,社會恐質疑雄檢執法的公正性。
韓國瑜上月十七日晚間在酒吧開直播,十八日夜宿彌陀漁村,十九日突取消包括市政會議在內等行程,當時新聞局長王淺秋回應,可能是前幾天行程密集、韓太操勞,加上感冒,決定暫時休息,當天市政會議由副市長李四川代為主持,但會議紀錄卻遭發現,因病缺席會議的韓國瑜竟登載為「公出」,公務員明顯登載不實。
對比雄檢當年偵辦民進黨高雄市長陳菊行程偽造文書案,當時發生八八水災,市府上下忙著救災,因此陳菊辦公室主任曾文生、前觀光局主秘賴瑞隆二人對於市長陳菊的行程細節,認為在慌亂聯繫中曾出現誤解,但雄檢仍認為二人偽造陳菊「凡那比颱風」當天行程表,將二人依偽造公文書罪起訴。
雄檢對陳菊的行程登載錯誤,依據偽造文書罪法辦市府官員;但對韓國瑜市政會議紀錄登載「公出」的明顯不實,難道選擇性執法?雄檢遇到韓流也轉彎?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9.03.05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271717
國民黨高雄市長韓國瑜上月十九日請假未赴市政會議,卻記載為「公出」引發爭議,高雄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市長應該是「病假」,會議紀錄寫「公出」是不對的,會再修正。但最新上傳的市政會議紀錄〈高雄市政府第410次市政會議紀錄〉,仍執意記載韓國瑜「公出」。對照高雄地檢署偵辦陳菊市長行程偽造文書案的嚴格標準,社會恐質疑雄檢執法的公正性。
韓國瑜上月十七日晚間在酒吧開直播,十八日夜宿彌陀漁村,十九日突取消包括市政會議在內等行程,當時新聞局長王淺秋回應,可能是前幾天行程密集、韓太操勞,加上感冒,決定暫時休息,當天市政會議由副市長李四川代為主持,但會議紀錄卻遭發現,因病缺席會議的韓國瑜竟登載為「公出」,公務員明顯登載不實。
對比雄檢當年偵辦民進黨高雄市長陳菊行程偽造文書案,當時發生八八水災,市府上下忙著救災,因此陳菊辦公室主任曾文生、前觀光局主秘賴瑞隆二人對於市長陳菊的行程細節,認為在慌亂聯繫中曾出現誤解,但雄檢仍認為二人偽造陳菊「凡那比颱風」當天行程表,將二人依偽造公文書罪起訴。
雄檢對陳菊的行程登載錯誤,依據偽造文書罪法辦市府官員;但對韓國瑜市政會議紀錄登載「公出」的明顯不實,難道選擇性執法?雄檢遇到韓流也轉彎?
2019年3月4日 星期一
臉書以智財權控告中國網軍的弦外之音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上報/評論 2019.03.0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8575
3月1日,臉書在自己公司的新聞發布網站上,公開了一則不尋常的訊息:聲明表示臉書和附屬的Instagram(IG),針對在中國推銷販賣假戶、讚數和追蹤者的四家公司與三位個人、已在美國以非法使用商標和品牌的理由提起訴訟。
在聲明中,臉書再三強調不會容忍造假行為,將會採取積極作為保護平台的理念與價值。這起訴訟則要求法院禁止這些中國公司和個人:一、製造行銷與販賣在臉書和IG的假帳戶、讚數和粉絲數。二、侵害臉書和IG的商標權。三、使用臉書品牌的網域名稱。
中國網軍的實力世界知名,但詳細的運作情況,多數人都僅有片面資訊。臉書這份訴狀,則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側寫: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的網軍和網紅如何購買,以及被入侵的網站如何進行反制措施。
例如虛假帳戶可以透過人工、也可以透過自動化程式產生。因此,臉書和IG也同時利用自動化科技和人工,在製造假帳戶的不同階段,偵測並移除這些假帳戶。又例如在帳戶註冊期,臉書會要求使用者提供姓名、生日、email和電話等個資,運用機器學習程式偵測虛假帳戶。在註冊之後,臉書會發送簡訊至使用者註冊的手機、或發送電子郵件至使用者註冊的信箱,要求使用者回覆確認。最後,臉書同時運用人工和科技工具,進一步審查經檢舉的假帳戶。
訴狀中也提到,這些中國公司不但製造販賣臉書和IG的假帳戶,同時也「大批發」將亞馬遜、蘋果、Google、Linkedin以及Twitter上的假帳戶綁在一起販售。此外,這些公司也一併販賣可增加讚數、朋友數以及粉絲數的各項服務,其中包含許多不合法的網路行銷工具和垃圾郵件。上述這些假帳戶,可分性別、地區和年紀有不同的計費方式,甚且這些公司還以臉書的區域策略合作夥伴自居,向客戶吹噓可提供「不會被臉書停權或移除的假帳戶」,收費更高於一般假帳戶。另外,在網域名稱的使用上,這些公司使用了諸如:9xiufacebook.com,9xiufacebook.cc,9xiufacebook.net,myfacebook.cc…等以假亂真的網址名稱,然後在這些網站上大肆行銷上述的假帳戶和網路工具包。
因應這些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的網軍,臉書從智財權和使用者條款出發,總共羅列了九大罪狀:包括侵害臉書和IG的商標權、淡化臉書和IG的商標價值、不正當的域名搶注、以及違反臉書和IG的使用者條款。除了要法院禁止這些公司和個人從事不法行為,臉書更要求對方賠償所有商標侵權損失(主觀故意乘三倍)、因非法行為所得利益、網域搶注每則賠償10萬美金,外加為了矯正這些不實廣告的成本、以及賠償違反使用者條款的損失。
社群平台原本以強調素人與真實起家,但近年漸漸變質為商業與政治操作的場域,網軍和網紅聲量的製造,基本上有一套標準的商業流程可循。先前臉書因為無法有效阻止各項虛假訊息(假新聞)、不法內容在平台上流竄,已經備受輿論批評,此次終於大動作提起訴訟,一方面,可說是回應歐美不斷加強對社群平台的監督壓力。另一方面,以侵害智財權為理由,也剛好回應中美科技戰中、美國強勢要求中國處理智財盜竊和技術移轉的呼籲。過去一直渴望進入中國市場的臉書,這次針對中國公司打起官司,其中的弦外之音,值得我們多多解讀。
上報/評論 2019.03.04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58575
3月1日,臉書在自己公司的新聞發布網站上,公開了一則不尋常的訊息:聲明表示臉書和附屬的Instagram(IG),針對在中國推銷販賣假戶、讚數和追蹤者的四家公司與三位個人、已在美國以非法使用商標和品牌的理由提起訴訟。
在聲明中,臉書再三強調不會容忍造假行為,將會採取積極作為保護平台的理念與價值。這起訴訟則要求法院禁止這些中國公司和個人:一、製造行銷與販賣在臉書和IG的假帳戶、讚數和粉絲數。二、侵害臉書和IG的商標權。三、使用臉書品牌的網域名稱。
中國網軍的實力世界知名,但詳細的運作情況,多數人都僅有片面資訊。臉書這份訴狀,則提供了一個生動的側寫: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的網軍和網紅如何購買,以及被入侵的網站如何進行反制措施。
例如虛假帳戶可以透過人工、也可以透過自動化程式產生。因此,臉書和IG也同時利用自動化科技和人工,在製造假帳戶的不同階段,偵測並移除這些假帳戶。又例如在帳戶註冊期,臉書會要求使用者提供姓名、生日、email和電話等個資,運用機器學習程式偵測虛假帳戶。在註冊之後,臉書會發送簡訊至使用者註冊的手機、或發送電子郵件至使用者註冊的信箱,要求使用者回覆確認。最後,臉書同時運用人工和科技工具,進一步審查經檢舉的假帳戶。
訴狀中也提到,這些中國公司不但製造販賣臉書和IG的假帳戶,同時也「大批發」將亞馬遜、蘋果、Google、Linkedin以及Twitter上的假帳戶綁在一起販售。此外,這些公司也一併販賣可增加讚數、朋友數以及粉絲數的各項服務,其中包含許多不合法的網路行銷工具和垃圾郵件。上述這些假帳戶,可分性別、地區和年紀有不同的計費方式,甚且這些公司還以臉書的區域策略合作夥伴自居,向客戶吹噓可提供「不會被臉書停權或移除的假帳戶」,收費更高於一般假帳戶。另外,在網域名稱的使用上,這些公司使用了諸如:9xiufacebook.com,9xiufacebook.cc,9xiufacebook.net,myfacebook.cc…等以假亂真的網址名稱,然後在這些網站上大肆行銷上述的假帳戶和網路工具包。
因應這些以商業利益為出發點的網軍,臉書從智財權和使用者條款出發,總共羅列了九大罪狀:包括侵害臉書和IG的商標權、淡化臉書和IG的商標價值、不正當的域名搶注、以及違反臉書和IG的使用者條款。除了要法院禁止這些公司和個人從事不法行為,臉書更要求對方賠償所有商標侵權損失(主觀故意乘三倍)、因非法行為所得利益、網域搶注每則賠償10萬美金,外加為了矯正這些不實廣告的成本、以及賠償違反使用者條款的損失。
社群平台原本以強調素人與真實起家,但近年漸漸變質為商業與政治操作的場域,網軍和網紅聲量的製造,基本上有一套標準的商業流程可循。先前臉書因為無法有效阻止各項虛假訊息(假新聞)、不法內容在平台上流竄,已經備受輿論批評,此次終於大動作提起訴訟,一方面,可說是回應歐美不斷加強對社群平台的監督壓力。另一方面,以侵害智財權為理由,也剛好回應中美科技戰中、美國強勢要求中國處理智財盜竊和技術移轉的呼籲。過去一直渴望進入中國市場的臉書,這次針對中國公司打起官司,其中的弦外之音,值得我們多多解讀。
2019年2月28日 星期四
「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是對的:那些年國民黨智庫接的政府標案
羅承宗(作者為南台科技大學大財經法律所副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19.02.28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02/27/KMT-thinktank
日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簡稱國策基金會,即國民黨智庫)舉辦「憲政民主與人權保障論壇」。出席的文化大學教授楊泰順拋出「與中國妥協接受『一個中國』來換取維持台灣自由人權」、「轉型正義是隨便打壓國民黨,可到國際法庭控告執政的民進黨」等發言,備受各界議論。隨著2020年大選僅剩不到1年,國策基金會舉辦的類似活動,想必益加頻發。撇開位於北市杭州南路的基金會白色大樓其實是座落在公有土地的詭異法律關係不談,觀察國策基金會本身的運作,其實也饒富趣味。
國策基金會的崛起與發展
國策基金會是連戰在1993年接任行政院長時成立。2000年總統大選時,該基金會原係擔當連戰個人智囊團功能,屬傳統政治人物的基金會,但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意外」敗選後,卻賦予智庫嶄新的意義,成為百餘位卸職黨籍政務官、民意代表及研究人員的人力資源庫。根據當時報載,該基金會規模約10億元,當時規劃的江丙坤粗估籌開辦費及運作經費需8,000餘萬元,加以日後一般年度經費每年將不足1億元,建議均由國民黨政黨補助金項下支應。
至於在組織方面,當時國策基金會劃分為:內政組、國家安全組、憲政法制組、科技經濟組、財政金融組、永續發展組、社會安全組等8組,總員額為120名,其中40名為專任研究委員、20名兼任委員,另聘若干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薪資則分為9萬元、7萬元、6萬元等三個等級,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薪資。這種宏大規模,幾乎是行政院院本部加上各重要部會決策結構的強化,在當年既可謂空前,迄今恐怕仍是絕後。在2008年國民黨重掌政權後,除了舊政務官能位居要津,甚至若干由該基金會培養的年輕一輩的人才,也能順勢進入政府體系服務,擔當重要的高階幕僚人才,為漸趨老化的國民黨決策機制灌注新的能量。
從2000年到2008年的國民黨8年的在野期間,國策基金會作為實力堅強的影子內閣,適時發揮了凝聚舊人才、培育新人、針對民進黨政府施政進行分析乃至批判機能。由於善用網路,該基金會將所有研究成果都即時公布上網,而內容議題豐富且頗具深度,在網路免費閱讀當道下,相當受研究者的喜好,成為華文網路免費取得政策研析成果的重要來源之一。至於國民黨於其後2008年5月取得完全執政地位後,國策基金會並未「鳥盡弓藏」,反而繼續穩健營運,繼續培育新興研究人才,並大量產出政策研究成果上網供人查閱,持續擴大在學術圈與輿論圈的影響力。
國策基金會與政府標案
國策基金會大樓土地屬於廉價租用自國產,建物則屬於國民黨所有。辦公場所不至於耗費太多財源,主要支出,在於人事費與業務費。這部分雖然長期以來有國民黨的奧援,但並非是國策基金會獲取財源的唯一管道。披上研究學術研究機構的外衣,承接政府計畫標案,亦為智庫拓展財源的另一途徑。
根據「台灣採購公報網公司資料庫」揭露的公開資料記載,國策基金會從2004年至2016年間取得了共70個政府標案,得標金額共1億200餘萬元。值得特別分析的是,2004年那筆40萬元的標案是來自「連江縣推動『觀光立縣』之條件與配套措施」及「研討本縣綜合發展計畫」研究報告,縣長乃親民黨/國民黨籍的陳雪生(04年為親民黨,05年則回歸國民黨)。2008年的8筆得標案,亦為5月政權輪替以後才順利標得。檢視2016年的勞動部105年度「大陸地區勞動法令及實務案例參考網站」維護與更新案標案,也是在2016年5月政權輪替前辦理完竣。至於在2016年5月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則沒有承接政府標案的成功紀錄。
總的來說,從過往的政府得標資料顯示,在國民黨政府執政狀態下,國策基金會相當熱衷於參與政府標案的競標活動,而且屢屢擊敗許多大學專業研究團隊,本領相當高強。以2010年得標的〈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定位與經營模式之研究〉案為例,這個底價120萬元規模標案,被國策基金會打敗的其他競爭對手計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真理大學與臺灣經濟研究院。再以2013年得標的〈我國及亞洲主要港口之主航線及運能資料建置〉案為例,這個底價200多萬元規模的標案,猜猜看誰是國策基金會的手下敗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現合併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民進黨倒,「國民黨」的經濟會好
2018年底大選,國民黨陣營曾拋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作為選舉宣傳口號,打動不少人心。仔細分析,在這個欠缺「誰」的經濟會好的詞句裡,實則充滿了曖昧的留白。在我國主要政黨裡,設有智庫/基金會而又不避嫌而勇猛果敢地承接政府標案者,唯有國民黨而已。對國策基金會來說,「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這句話,相當貼切直白。鑒往知來,隨著國民黨政治版圖的逐漸回歸與擴大,未來國民黨智庫的政府標案業務,是否將會從2016年的跌落低點谷底反彈,隨後一路攀升?且讓全國納稅人拭目以待。
思想坦克/天將奔烈 2019.02.28
https://www.voicettank.org/single-post/2019/02/27/KMT-thinktank
日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簡稱國策基金會,即國民黨智庫)舉辦「憲政民主與人權保障論壇」。出席的文化大學教授楊泰順拋出「與中國妥協接受『一個中國』來換取維持台灣自由人權」、「轉型正義是隨便打壓國民黨,可到國際法庭控告執政的民進黨」等發言,備受各界議論。隨著2020年大選僅剩不到1年,國策基金會舉辦的類似活動,想必益加頻發。撇開位於北市杭州南路的基金會白色大樓其實是座落在公有土地的詭異法律關係不談,觀察國策基金會本身的運作,其實也饒富趣味。
國策基金會的崛起與發展
國策基金會是連戰在1993年接任行政院長時成立。2000年總統大選時,該基金會原係擔當連戰個人智囊團功能,屬傳統政治人物的基金會,但2000年總統大選國民黨「意外」敗選後,卻賦予智庫嶄新的意義,成為百餘位卸職黨籍政務官、民意代表及研究人員的人力資源庫。根據當時報載,該基金會規模約10億元,當時規劃的江丙坤粗估籌開辦費及運作經費需8,000餘萬元,加以日後一般年度經費每年將不足1億元,建議均由國民黨政黨補助金項下支應。
至於在組織方面,當時國策基金會劃分為:內政組、國家安全組、憲政法制組、科技經濟組、財政金融組、永續發展組、社會安全組等8組,總員額為120名,其中40名為專任研究委員、20名兼任委員,另聘若干研究員、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薪資則分為9萬元、7萬元、6萬元等三個等級,相當於大學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薪資。這種宏大規模,幾乎是行政院院本部加上各重要部會決策結構的強化,在當年既可謂空前,迄今恐怕仍是絕後。在2008年國民黨重掌政權後,除了舊政務官能位居要津,甚至若干由該基金會培養的年輕一輩的人才,也能順勢進入政府體系服務,擔當重要的高階幕僚人才,為漸趨老化的國民黨決策機制灌注新的能量。
從2000年到2008年的國民黨8年的在野期間,國策基金會作為實力堅強的影子內閣,適時發揮了凝聚舊人才、培育新人、針對民進黨政府施政進行分析乃至批判機能。由於善用網路,該基金會將所有研究成果都即時公布上網,而內容議題豐富且頗具深度,在網路免費閱讀當道下,相當受研究者的喜好,成為華文網路免費取得政策研析成果的重要來源之一。至於國民黨於其後2008年5月取得完全執政地位後,國策基金會並未「鳥盡弓藏」,反而繼續穩健營運,繼續培育新興研究人才,並大量產出政策研究成果上網供人查閱,持續擴大在學術圈與輿論圈的影響力。
國策基金會與政府標案
國策基金會大樓土地屬於廉價租用自國產,建物則屬於國民黨所有。辦公場所不至於耗費太多財源,主要支出,在於人事費與業務費。這部分雖然長期以來有國民黨的奧援,但並非是國策基金會獲取財源的唯一管道。披上研究學術研究機構的外衣,承接政府計畫標案,亦為智庫拓展財源的另一途徑。
根據「台灣採購公報網公司資料庫」揭露的公開資料記載,國策基金會從2004年至2016年間取得了共70個政府標案,得標金額共1億200餘萬元。值得特別分析的是,2004年那筆40萬元的標案是來自「連江縣推動『觀光立縣』之條件與配套措施」及「研討本縣綜合發展計畫」研究報告,縣長乃親民黨/國民黨籍的陳雪生(04年為親民黨,05年則回歸國民黨)。2008年的8筆得標案,亦為5月政權輪替以後才順利標得。檢視2016年的勞動部105年度「大陸地區勞動法令及實務案例參考網站」維護與更新案標案,也是在2016年5月政權輪替前辦理完竣。至於在2016年5月民進黨政府執政後,則沒有承接政府標案的成功紀錄。
![]() |
圖片引自:台灣採購公報網公司資料庫 |
總的來說,從過往的政府得標資料顯示,在國民黨政府執政狀態下,國策基金會相當熱衷於參與政府標案的競標活動,而且屢屢擊敗許多大學專業研究團隊,本領相當高強。以2010年得標的〈我國國立博物館組織定位與經營模式之研究〉案為例,這個底價120萬元規模標案,被國策基金會打敗的其他競爭對手計有: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中興大學、真理大學與臺灣經濟研究院。再以2013年得標的〈我國及亞洲主要港口之主航線及運能資料建置〉案為例,這個底價200多萬元規模的標案,猜猜看誰是國策基金會的手下敗將?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現合併為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民進黨倒,「國民黨」的經濟會好
2018年底大選,國民黨陣營曾拋出「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作為選舉宣傳口號,打動不少人心。仔細分析,在這個欠缺「誰」的經濟會好的詞句裡,實則充滿了曖昧的留白。在我國主要政黨裡,設有智庫/基金會而又不避嫌而勇猛果敢地承接政府標案者,唯有國民黨而已。對國策基金會來說,「民進黨不倒,經濟不會好」這句話,相當貼切直白。鑒往知來,隨著國民黨政治版圖的逐漸回歸與擴大,未來國民黨智庫的政府標案業務,是否將會從2016年的跌落低點谷底反彈,隨後一路攀升?且讓全國納稅人拭目以待。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