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21年9月8日 星期三

沒人知道486先生被禁是不是臉書又「誤殺」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所副教授、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上報/評論 2021/09/08

知名團購網紅486先生陳延昶在臉書上發文,表示自己因在臉書粉專「台灣制憲基金會TNC」粉專留下,「各位,我支持台灣獨立,台灣本來就是一個獨立的國家,我是台灣人不是中國人」等字句,遭到臉書禁言30天,讓他怒批,「中國第二次文化大革命蔓延到台灣!臉書跟中共的微博,你分得出來不同嗎?我絕對是中共最恨的台灣人。」

486先生的貼文一出,有許多臉書使用者紛紛呼應,顯見不少人都有類似經驗。有些是看來內容十分正常的po文被莫名其妙的檢舉下架,有些帳戶則因被臉書通知違反規則、遭禁言一段時間。這些事件所涉及的主題、效果不一,但共通點是使用者無從得知臉書具體的審查管理規則,如對臉書處分有不滿,提出申訴也往往石沉大海。

從工作實質上來說,內容審查是一個相當需要知識與心力的工作,想像中,臉書的內容審查工作應該是由十分具有經驗和知識的專家團隊來執行?

可惜想像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臉書這幾年執行內容審查,早就遭到許多批評。包括審查規則不明、審查工作外包,除了因節省成本人手明顯不足、審查員的工作往往既血汗、又因看一堆血腥暴力等不當內容常留下心理創傷。

根據2020年的報告資料,美國臉書透過大量外包僱了約15000名審查員,這些審查員大部分來自於開發中國家,薪水和福利都遠低於矽谷的白領階級,但審查員每天平均要審查300萬則以上的po文,臉書自己承認的犯錯率10%計算,每天大概有30萬則po文的審查決定是「誤殺」。

粗估全球臉書每個月都有數億的活躍使用者,對全球言論的影響力巨大。但臉書的內容管理,實質上漏洞處處。臉書公司在網站上提出一套十分籠統的社群守則:包括暴力及犯罪行為、網路安全、令人反感的內容、誠信和真實性、尊重智慧財產權等。這套守則全球一致,但實際運作上,臉書的審查人員基於語文能力和地理區域分工,因而造成不同地理區域、不同語文系統的臉書審查標準,根本就無法統一。

大量的使用者讓臉書的內容傳播快速有效,但內容有真有假。這幾年臉書成為假訊息、不實資訊、訊息戰的平台中心,也已不是新鮮事。「劍橋分析」公司操縱選舉的案件,透過Netflix的紀錄片「個資風暴:劍橋分析事件」,十分清楚的呈現,透過臉書平台可以輕易取得選民的資料,幫助選舉團隊建立使用者的個性模型,然後利用這些資料、操縱選民的行為。

除了操縱選舉的前科紀錄,臉書也常常被認為是仇恨言論的傳播中心,聯合國甚至曾控訴臉書為仇恨言論提供最佳平台,應該為緬甸的羅興亞族群所遭受的迫害負主要責任。

雖然批評不斷,但說臉書自己完全不付出努力、改善自家的平台,似乎也不公平。只是做為一間商業公司,臉書本就有成本與利潤的考量,隨著臉書的市值愈來愈高、使用者愈來愈多,力量毫無疑問的愈來愈大。區區15000個血汗工作的內容審查員,要做好全球每天幾百萬則內容審查的工作?簡直是緣木求魚。

486先生被臉書禁言,只是另一個臉書力量愈來愈大、但缺少有效制衡的又一個例子。這也是為何我們必須認真討論,在網路反壟斷的趨勢下,台灣對數位平台的政策如定位。因為這已不單單是美國的問題、或歐盟的問題,而是台灣自己要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