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永社2023年感恩募款餐會「永續民主,看顧未來 Éng-sio̍k Bîn-chú.Khòaⁿ-kò͘ Bī-lâi」

【置頂文章】永社2023年感恩募款餐會「永續民主,看顧未來 Éng-sio̍k Bîn-chú.Khòaⁿ-kò͘ Bī-lâi」
2021年適逢疫情,永社停辦募款餐會;2022年則逢成立十週年,永社未設專案募款。今年,永社推出多種捐款方案,邀請您在立冬之際,出席感恩募款餐會,捐款或認捐方案,支持永社的工作、一起推動台灣民主憲政法治的改革。讓我們一同在台灣民主深化的進程中共同努力。

2012年9月23日 星期日

入罪阿扁 就用「實質影響力說」 有利國民黨 就用「法定職權說」


羅承宗教授

自由時報 2012.9.23


我國總統職權範圍究竟應採「法定職權說」,以憲法明文規定為限?抑或採「實質影響力說」,凡總統實質影響範圍俱為其職權?關於這個憲政爭議,最高法院於前年十一月間採納「實質影響力說」定讞龍潭案,認為總統對行政院有關鍵實質決定權,並非僅限於憲法條文所列舉事項。換言之,最高法院認定陳前總統收賄的主要法理依據,即是總統職權不以憲法明文規定為限。

令人訝異的是,日昨行政院於網站上駁斥在野黨「傀儡院長」指摘的新聞稿裡,開宗明義即闡述依我國憲法規定,總統權限以列舉方式定明,包括國防、外交及決定國家安全有關大政方針之權。新聞稿把「傀儡」錯植「魁儡」的行政院,或許無能察覺這個觀點,恰是台北地院於二次金改案判決扁珍無罪的主要理由。

馬政府前年要辦綠,則採漫無邊際的「實質影響力說」,咬定總統對行政院的重大決策有關鍵實質決定權;今日要駁綠,又重新供奉「法定職權說」為正統,強調行政院長不是總統傀儡,總統政見須透過行政院施政始能落實云云。筆者忝為公法學者,至今方驚覺原來我國總統職權範圍乃隨政治需要而浮動變遷。「政治正確憲法學」所建構的「昨非今是雙軌理論」實在博大精深,不可思議!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2/new/sep/23/today-o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