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2024永社年度感恩募款餐會(活動已結束)

2015年11月3日 星期二

「台辦收賄誰行賄?權貴盡在紫金山!」抗議貨貿談判記者會

圖片來源:經濟民主連合臉書專頁

新聞稿/經濟民主連合
www.facebook.com/593374924100942/photos/a.593377294100705.1073741827.593374924100942/763508467087586

馬政府上台後推動「兩岸協商」,淪為兩岸政商權貴集團牟取個人及財團利益的平台,外界多所批評。中共中紀委第五巡視組日前公布調查結果發現:負責對台工作的中國國台辦「存在以工作特殊性為由規避監管的現象,違反工作紀律、違規拉贊助收捐贈、違規收受禮品饋贈、利用工作關係為親屬謀取便利等問題時有發生」。中共中紀委已證實國台辦官員有收賄、收禮的行為,那到底誰在行賄、送禮?這與即將舉行的紫金山兩岸企業家峰會、以及貨貿談判有無關連?

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指出: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五十條規定:「倘一國同意承受條約拘束之表示係經另一談判國直接或間接賄賂其代表而取得,該國得援引賄賂為理由撤銷其承受條約拘束之同意」,只要證明國台辦、海協會系統的談判官員有收賄,中國政府就可以選擇性地要求撤銷或調整因「賄絡」所達成的二十三項對台協議。

習近平要以肅貪牌對抗台灣的民主牌
習近平肅貪大旗砍向國台辦,固然有其內部鬥爭與統戰路線調整的意圖,但罕見的將國台辦官員收賄昭告世人、刊登新聞公報,背後隱藏因應2016台灣政黨輪替、台海新情勢的戰略思維。中國政府警告「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要求民進黨承認「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屆時中國政府再以國台辦官員收賄為理由,選擇性地要求撤銷或調整因「賄絡」所達成的二十三項對台協議,就成為逼迫台灣新政府在談判議題讓步的武器。

貨貿談判不可在「賄聲賄影」中進行
正因為如此,經民連主張貨貿談判不可在「賄聲賄影」中進行,必須先停止談判,直到台海雙邊均聲明確認中共所公布之「國台辦官員收賄案」,與2011年2月以來的十一次貨貿談判無關為止。中國國台辦(包括海協會)負責對台交流與談判事宜,國台辦官員收賄,那行賄嫌疑最大的當然是因雙邊協議簽署而獲得特定經濟利益的台灣企業。面對這個收賄疑雲的「政治地震」,主管機關應比照過去地震颱風災害要求企業公告所受影響的前例,由證期局、證交所、櫃買中心通令各上市、上櫃、公開發行公司,進行稽核調查,釐清是否曾對中國國台辦官員「贊助、捐贈、送領、饋贈」?並將調查結果公布於公開資訊觀測站。

石化、面板、汽車業十大財團,應協助釐清
2011年2月以來,馬政府推動貨貿談判的主要目標即在爭取石化、面板、汽車、工具機四大產業出口中國免關稅。其中,工具機中國政府列為國防工業、民族工業,高度保護。外界普遍認為如果貨貿協議在年底完成談判,獲益最大的將是經營石化、面板、汽車三大產業的十大財團,包括:(1)石化業生產五大泛用塑膠的李謀偉家族(榮化)、王永慶家族(台塑、台化)、吳壽松/吳亦圭家族(台聚、亞聚、台達化、華夏海灣)、辜濂松/辜仲瑩家族(國喬)、許文龍家族(奇美實業)。(2)面板五虎(已合併成四虎)的郭台銘(群創光電,合併奇美)、李焜耀(友達)、林蔚山家族(中華映管)、焦廷標/焦佑麒家族(瀚宇彩晶)。(3)汽車業的裕隆(嚴凱泰家族)。

經民連無意指控前述任何企業涉嫌行賄國台辦官員,而係敦促包括十大財團在內的企業,落實「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如附錄),啟動稽核調查,並將調查結果公布。

兩岸企業家峰會就是權貴俱樂部
台灣勞工陣線洪敬舒主任指出,今天很多勞工到公司上班會發現老闆不見了,因為所有的兩岸權貴都到南京紫金山,去開「兩岸企業家峰會」了。這個由前副總統蕭萬長與中國前副總理曾培炎組織的兩岸企業家峰會,就是兩岸權貴俱樂部。過去服貿協議談判他們為金融業的利益「大顯長才」,現在貨貿協議談判正要舉行,他們也在紫金山「活動」。面板業的郭台銘(群創)、石化業的王文淵(台塑)、汽車業的嚴凱泰(裕隆)都是「兩岸企業家峰會」的理事,台灣勞工陣線堅決反對犧牲農民與基層勞工利益,成就石化、面板、汽車業十大財團利益的貨貿協議。

馬政府的「對中政策」已失去人民信任,貨貿談判應停止
台灣教授協會張信堂會長表示:去年台灣對中國貿易佔出口比重39.7%,國人普遍憂慮對中國經貿過度依賴,而ECFA早收清單實施的結果,也引起各界普遍的質疑。馬政府以黑箱決策簽訂的服貿協議,引發318運動,在五十萬人上街、行政院暴力鎮壓與24天的國會占領後,被阻擋下來。318運動與去年的九合一選舉,就是人民對馬政府「對中政策」所投下的不信任票。我們要求馬政府停止貨貿談判,等待監督條例完成立法後,由新國會、新政府與各產業勞工及業者,重新討論決定。

時間:2015年11月3日上午九點半
地點:立法院群賢樓外
出席:賴中強(經濟民主連合召集人)
張信堂(台灣教授協會會長)
洪敬舒(台灣勞工陣線工作貧窮研究室主任)
洪崇晏(永社執行秘書)


附錄:「上市上櫃公司誠信經營守則」
第十條(禁止行賄及收賄)
上市上櫃公司及其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受僱人、受任人與實質控制者,於執行業務時,不得直接或間接向客戶、代理商、承包商、供應商、公職人員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提供、承諾、要求或收受任何形式之不正當利益。
第十三條(禁止不合理禮物、款待或其他不正當利益)
上市上櫃公司及其董事、監察人、經理人、受僱人、受任人與實質控制者,不得直接或間接提供或接受任何不合理禮物、款待或其他不正當利益,藉以建立商業關係或影響商業交易行為。
第二十條(會計與內部控制)
上市上櫃公司應就具較高不誠信行為風險之營業活動,建立有效之會計制度及內部控制制度,不得有外帳或保留秘密帳戶,並應隨時檢討,俾確保該制度之設計及執行持續有效。
上市上櫃公司內部稽核單位應定期查核前項制度遵循情形,並作成稽核報告提報董事會,且得委任會計師執行查核,必要時,得委請專業人士協助。
第二十五條(資訊揭露)
上市上櫃公司應建立推動誠信經營之量化數據,持續分析評估誠信政策推動成效,於公司網站、年報及公開說明書揭露其誠信經營採行措施、履行情形及前揭量化數據與推動成效,並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揭露誠信經營守則之內容。






2015年11月2日 星期一

司法求容取媚 賴神求仁得仁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5.11.02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28870

十月三十日,去年以全國第一高得票率連任的臺南市長賴清德又多了項第一頭銜:第一位被公懲會記申誡的直轄市長。

回顧今年上半年臺南市議會運作實況,議長李全教身陷雙重賄選嫌疑,甚至導致市議會議長室遭檢方搜索,議長遭羈押五十二天等不堪情節接續發生。在臺南市議會民主運作上產生重大且明顯瑕疵情形下,受市民直接民主託付的賴市長以違反地制法備詢義務方式,藉以凸顯議長民主正當性實質欠缺,以及濫用議會保護傘延滯訴訟的在地民主困境。面對八月間監察院彈劾乃至日前公懲會申誡對待,賴市長堪稱「求仁得仁」。

這段「市長不進議會」插曲因監察院彈劾、公懲會申誡而大抵落幕。接下來則該回歸問題根源,審慎關注法院審理李全教案的異常遲緩傾向。詳言之,為達速審速結目的,以遏阻賄選歪風,公職人員選罷法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選舉訴訟「應於」六個月內審結。議長李全教賄選的當選無效訴訟早已在去年十二月底即由檢方起訴,惟迄今為止,相關案件卻仍處於臺南地院準備程序階段。一審判決勢必拖過今年,距二審定讞日恐更遙遙無期。

同樣是法院,公懲會能用不到三個月的超高效率將賴市長開鍘申誡;臺南地院卻又能將六個月速審速結的相關法令置諸腦後,坐視李議長當選無效案延宕迄今。我心如秤,司法不分藍綠,誰信?

2015年10月30日 星期五

向馬總統的「超級蚊子館」說不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大財法所副教授、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15.10.25
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926870

總統馬英九日前風光地主持國防部「國家軍事博物館」宣告典禮,國防部預計將在台北大直空軍司令部對面空地,以八年光陰興建十層樓高的大型建築,「初步」匡列卅二億元預算,並聘請十數位諮詢委員,到英國、韓國等國外軍事博物館考察。撇開馬總統任期僅剩不到七個月的政治現實不談,這筆鉅額公帑,該這樣揮霍嗎?

翻開報紙,今年九月下旬,某海軍陸戰隊中隊長冒著被懲處風險以「自購合適裝備」凸顯國軍只求整齊,無視裝備太差的怪現象。而立委盧秀燕當時也一併揭露國軍要義務役男自備軍用品,由於黃埔背包大缺貨,只好用黑色塑膠垃圾袋頂替的奇觀。接著又發生在AT-3教練機失事意外裡黑盒子因「時空因素」沒有裝設GPS自動發報裝置,導致無法及早救人的荒唐。最後於本月上旬,台中檢方查出國產雲豹裝甲車採購案廠商居然向中國購買低價零件混充,再由軍方不實驗收過關的離譜弊案。而昨天媒體報導戰機機堡抗炸力差,監察院二度糾正國防部,國防部解釋係「國防資源有限」云云。每年超過三千億的國防預算究竟流向何方?令人莫解。

面對中國的持續威脅,台灣需要強固的國防實力來捍衛全民的生命、自由與財產安全。由百姓辛勤工作累積的國防預算,照理來說應以第一線揮汗流血的國軍戰士實際需求展開,思考如何能令其更安全、更有效率、更有尊嚴地執行保家衛國任務。在中央政府財政瀕臨「苗栗化」危機之際,納稅人此刻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另一座嶄新的超級蚊子館!

2015年10月29日 星期四

「停止貨貿談判/1107遊行」行前記者會

「停止貨貿談判/1107遊行」行前記者會
10/29 09:00@行政院
圖片來源:經濟民主連合臉書專頁

新聞稿/經濟民主連合
www.facebook.com/593374924100942/photos/a.593377294100705.1073741827.593374924100942/761732053931894

活動頁面:
www.facebook.com/events/733767600062698

去年318運動退場聲明:「強烈要求馬政府在(監督條例)法制化完成之前,不得再與中國洽談或簽訂任何協議」。然而,夏張二會卻達成「推進貨品貿易協議商談,爭取今年年底前獲得共識與成果」之結論;媒體並報導十一月上旬雙方在台灣進行第十二輪談判,十一月中旬APEC鄧(振中)高(虎城)會將宣布談判完成。為此,經濟民主連合等各團體共同發起「停止貨貿談判/1107遊行」行動,經民連召集人賴中強表示:將全力阻止此一違背民主,危及食品安全,損害農民權益與勞工生計,犧牲基層農工圖利石化、面板、汽車業十大財團的貨貿談判。


1107遊行,向經濟部、國貿局、農委會抗議:
賴中強表示11月7日的遊行,下午兩點在經濟部集合抗議,沿福州街、南昌路、南海路,再向國貿局與農委會抗議,呼籲民眾一起站出來,要求已失去人民信任及正當性的馬政府,停止貨貿談判。



六大訴求:
除要求(一)「停止貨貿談判」外,各團體並公布此次遊行的訴求:

(二)食安檢驗不可退: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秘書長賴曉芬表示:雖然經濟部鄧振中部長最近強調食品安全不受貨貿談判影響,但是根據經濟部貨貿官網所公布的貨貿協議文本架構,食品安全檢驗與動植物防疫檢驗措施部分,白紙黑字寫著要「解決兩岸食品與農產品檢驗及檢疫問題,降低不必要的非關稅貿易障礙,促進兩岸貿易往來」。此一立場,把維護國人健康的食品安全邊境檢驗當成是「貿易障礙」,未來在通關速度的限制下,可能降低海關實地檢驗的比例,或以中國當地的檢驗證明甚至切結書(供應商符合性聲明)代替。日前在答覆尤美女委員質詢時,雖然鄧振中部長表示「會要求由我方自行檢查」,但農委會主委陳保基隨後打臉說「國際目前對於食安檢驗是要求第三方認證」,那第三方認證,不就是包括中國當地的檢驗機構?

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許秀嬌表示: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提供環保、健康、安全的生活必需品及食品供社員利用,目前已經有六萬多名社員參與共同購買,這也就代表了六萬多個家庭對於安全食品的需求。供應合作社產品的農友和食品加工業者也超過200家,每家都競競業業的為消費者的健康作食材安全的把關工作。在我們的實際營運過程,以目前合作社供應的中藥材為例,幾乎都是從中國進口的,中藥材佔社員利用額的比例不高,但是所花費的檢驗費用卻是不成比例的高,這是因為從中國進口的產品把關不夠嚴謹所致。在目前政府無法做好中國進口食材安全把關的情況下,不宜貿然進行兩岸貨貿談判。否則傷害的不只是台灣的農業和食品產業,國人的健康也勢必受到傷害,已經非常嚴重的食安問題更會雪上加霜。本人代表六萬多個社員家庭,呼籲政府重視人民的聲音,回應人民對食品安全的需求,保護台灣的農業和食品產業,停止貨貿談判。

(三)農民權益不可讓:
台灣農村陣線發言人陳平軒表示:陳保基主委日前在立法院表示,目前管制禁止中國進口的830項農產品不會開放。但是根據國貿局網站資料,我國輸出入貨品分類表第一章至第二十四章的農產品,共有972項禁止中國貨進口,與陳保基主委的說明的830項差了142項,主要原因即在與動植物產品直接相關的食品業,例如食用油、動植物調製食品,這部分如果開放,也會影響農民權益。我們堅決反對犧牲農民權益的貨貿談判。

(四)勞工生計不可賣: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表示:中國以「經貿正常化」為名,要求台灣開放食品、鋼鐵、紡織、電機電纜、玻璃、陶瓷、橡膠等等產品,都是就業人口眾多的內需產業,馬政府還在誇口貨貿「利大於弊」,要大家「習慣」自由貿易,完全不把基層勞工的生存權看在眼裡,我們要求停止貨貿談判。

(五)沒有參與式民主,就沒有經貿談判:
民主鬥陣總召林倢表示:規範政府對中國談判的監督條例尚未完成立法,馬政府就急於與中國簽訂貨貿協議,至今貨貿對各行業的衝擊影響評估也未見公布。人民要求的民主,不是等到政府簽訂協議後,再來「上街抗議」;人民要求的民主,是要讓權益受影響的各行業勞工從業人員,可以在政府談判過程中,獲得資訊,表達意見,影響決策與談判結果。因為,經貿協定衝擊的是各行業勞工從業人員賴以為生的經濟活動能否存續,而貨貿談判將「檢驗檢疫」納入, 更將影響食品安全與消費者權益。在監督條例立法完成前,不應進行貨貿談判,沒有參與式民主,就沒有經貿談判。

(六)沒有社會團結,就沒有貿易協定:
賴中強表示:貿易自由化過程中有得利者,有受害者,只有對因貿易自由化受害的產業及勞工給予充分協助及補償,同時對因貿易自由化受益的產業增加稅捐,維持「社會團結」,台灣才可能共同面對嚴酷的國際經濟情勢。然而,檢視台灣現況,馬政府的「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只是一紙行政命令,學者更批評行政機關亂花錢,讓勞工上心靈成長課程來消化預算,美其名因應自由貿易衝擊。而行政院院會九月十日通過「因應貿易自由化調整支援條例草案」,不僅簡陋,也尚未完成立法。沒有社會團結,就沒有貿易協定,台灣欠缺貿易調整援助法制,貿易衝擊救助與分配正義制度不健全,沒有社會團結措施,無法化解少數贏者圈與多數人民的對立,我們反對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貨貿談判。

民進黨、親民黨應明確表達對貨貿談判立場
台灣正在進行國會及總統大選,對重要公共政策表達明確立場,以供選民選擇,是民主國家政黨的義務。綠黨、社會民主黨、台聯、時代力量、樹黨、自由台灣黨已經在夏張會前經民連的抗議行動中,公開表達要求停止貨貿談判的立場,但是民進黨與親民黨的立場,卻依然不明。我們將聯繫在下週前往民進黨、親民黨拜會,請教兩黨對貨貿談判與貨貿協議立場。

時間:2015/10/29上午九點
地點:行政院

出席:
經濟民主連合、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台灣農村陣線、台灣勞工陣線、民主鬥陣、島國前進、臺左維新、黑色島國青年陣線、台灣教授協會、台少盟、永社、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

【參考資料】

你被「貨貿」了嗎?--第一篇食品、飲料、酒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1245759048060&id=100004879216262

農業哀歌,你被貨貿了嗎?第二篇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1903518982284&id=100004879216262

漁牧哀歌,你被「貨貿」了嗎,第三篇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2139165625386&id=100004879216262

林義守可以西進,但鋼鐵金屬業勞工必須守護家園---你被「貨貿」了嗎,第四篇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2371842268785&id=100004879216262

無窮大比任何數值都大/你被「貨貿」了嗎,第五篇紡織業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3345435504759&id=100004879216262

電機、重電業的海嘯,你被「貨貿」了嗎?第六篇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3592688813367&id=100004879216262

你被「貨貿」了嗎?第七篇,橡膠、陶瓷、玻璃工業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3843702121599&id=100004879216262

你被「貨貿」了嗎,第八篇,國民健康、公共衛生與環境生態
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514518275387475&id=100004879216262


【相關報導】

夏張二會達成「推進貨品貿易協議商談,爭取今年年底獲得共識與成果」之結論。經濟民主連合今於行政院前舉行「停止貨貿/1107遊行」記者會。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記者羅沛德攝

自由時報:「停止貨貿談判」經民連11/7籲民眾站出來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490684

聯合新聞網:抗議夏張會反服貿團體11/7上街
https://video.udn.com/news/390118

蘋果日報:反服貿團體11/7日發動遊行要求停止貨貿談判
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1029/721322/






取消酒駕三振問題即可解決?

吳景欽(作者為真理大學法律系副教授兼系所主任、台灣永社常務理事)

民報/專欄 2015.10.29
http://www.peoplenews.tw/news/8cd99574-ae7b-423f-87a4-60149b7f2a4d

(圖片來源:民報/資料照片

台中高檢署決定放寬酒駕准予易科罰金的門檻,以來解決監獄擁擠的現況。惟如此的作法,或能暫時抒解監獄之壓力,卻只是將問題丟給未來。

1999年為有效嚇阻酒醉駕車,因此,立法者將原本僅屬於行政罰的酒駕與類似行為入罪化,而增訂刑法第185條之3,即只要服用毒品、麻醉藥品、酒類或其他相類之物,致不能安全駕駛動力交通工具而駕駛者,即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三萬元以下罰金。不過在此條文通過後,由於條文中的所謂「不能安全駕駛」,乃屬極端不確定的法律概念,若委由第一線的執法警察為個案裁量,可能出現因人而異的差別對待,而引發公平性的質疑。所以,警察機關即會傾向於以酒精濃度的多寡,來為是否不能安全駕駛的標準,藉由客觀數據以避免爭議,更可方便處理此類案件,並能因此迅速為訴追,而能有效防止酒駕行為。

而在這幾年,酒駕肇事屢屢登上新聞頭版,各界要求重懲的呼聲不斷,同時,由於刑法條文對於酒駕不能安全駕駛,並未為明確之規定,致造成執法不一的現象。而於2013年5月,立法院修正刑法第185條之3時,不僅在第2項,將酒駕致重傷罪的法定刑提高至一到七年、酒駕致重傷罪提高到三到十年,更在第1項第1款,將不能安全駕駛的基準,直接明文為吐氣所含酒精濃度達每公升零點二五毫克或血液中酒精濃度達百分之零點零五以上,以免讓人有僥倖心理。

惟將不能安全駕駛的酒精濃度明訂為千分之0.25,如此低的門檻,或能有效嚇阻酒駕,就無法避免觸法人數的急遽增加。而由於單純酒駕的法定刑上限僅為兩年,為了避免監獄的負擔,對於初犯者,刑事司法必會以緩起訴、緩刑或易科罰金等方式,以來終結案件。

只是對於屢犯者,若仍以轉向處遇對待,若又發生酒駕肇事,司法人員恐難以承受排山倒海的輿論壓力。惟到底要犯幾次,即應訴追且不得易科罰金,在法無明文下,就造成各地檢署的分歧,這也迫使法務部在2013年6月,頒佈五年內三犯酒駕,就一定得發監執行的執法標準。只是這樣的「三振條款」,雖能達到執法的公平性,但在法律未有授權下,就已踩踏到罪刑法定的紅線。尤其是否緩起訴、是否易科罰金,乃是法律授權給檢察官於具體個案的裁量權,如此統一且硬性的標準,實也侵害了檢察權核心,且在無任何彈性調整的空間下,每年竟有上萬名的單純酒駕者入監服刑,就使負擔早已沈重的機構化處遇,更加雪上加霜。

而在超收嚴重的現況下,受刑人的平均使用空間就僅有0.4坪,於如此擁擠的空間,必造成受刑人的壓迫感,致容易產生摩擦,亦帶來戒護與管理上的困難,台灣的每座監獄就有如壓力鍋般,隨時有爆發之可能。而在監獄爆滿的情況,也必然帶來教化與輔導的不足。

如今,台中地檢署打破了法務部所立下的基準,或能在短期內紓解台中監獄的負擔,但問題是,若他地檢署未跟進,就又回到一國多制的紛亂狀況,致造成法律不安定的危機。而一下嚴、一下寬的執法標準,就使當初修法想以嚴厲處罰來嚇阻酒駕的目的喪失。由此亦突顯出,台灣刑事立法與執行,因過度迷信刑罰萬能,又缺乏整體性配套下,任何對策之提出,就只能是且戰且走的急就章,而陷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惡性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