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22年7月22日 星期五

【座談會紀要】06/29「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直播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j6HyLSU9UY

活動時間:2022/06/29(三)晚上19:00~20:30

活動資訊:https://fb.me/e/3eeRR5FQo

--


防疫政策轉向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變異株進入Omicron時期,相較過往病毒株的高傳播效率,完全清零幾乎不可能。Omicron變異株爆發後,台灣第二劑疫苗接種率已破百分之八十,且輕症或無症狀比率近九成,因此防疫政策從「清零」轉為「共存」。在「共存」的框架中,防疫政策要如何調整,方能在符合憲法最小侵害原則下,達到「共存」的目的?在傳染率高、確診人數急速攀升的狀態中,醫療與行政量能已然超載,第一線防疫人員已無法妥善處理驟增的確診者或疑似確診者,對此,又該如何變動政策,同時兼顧防疫相關工作人員的勞動權、健康權,以及人民的健康權、財產權與工作權呢?

主持人吳樹民醫師指出:台灣醫療算得上世界頂尖,且台灣自日治時期以來長期注重衛生的習慣,加上之前SARS的經驗,這三年來,雖然有許多人不幸確診與病逝,但從結果上來看並不算太差。

關於防疫政策的檢討與防疫人員的困境

羅浚晅醫師認為,整體而言,自2019年疫情爆發起,便是對SARS經驗後,防疫制度與措施建立的總體檢。

羅醫師指出三項需要改進的地方,首先,是醫療生技產業的瓶頸,生技產業必須成為國家級重要產業,在這次疫情中,雖然有國產疫苗出現,但疫苗與抗病毒藥物主要仍仰賴歐美進口。其次,則是中央與地方溝通問題,諸如疫苗、藥物、防護裝備調配與面對確診者與疑似確診者的處理方式,因為溝通不良出現扞格,導致中央與地方政府無法有效率的處理問題,甚至有事後責任相互推諉的情形出現。最後,要注意到,不論是現在的防疫政策轉型或者未來的防疫政策制定,都需要各領域的專業參與,因為在疫情中,我們面對的不僅是病毒,還有資源調配、恐懼、假訊息,這些在政策實踐與調整上,都必須跨領域的專業共同研商,才能妥善解決問題。

關於防疫人員的困境,作為一位基層醫師的陳亮甫醫師表示,現在的急診壓力下降,是因為確診人數減少,以及視訊看診、藥師到府送藥等機制的成果。整體來說,台灣相比他國防疫並不太差,但過程中損失慘重,不只是產業與生命,也包括醫療人員的勞動權問題,若不能盡速解決,會導致疫情過後,醫療人員開始思考,「是否願意繼續在這個環境工作?」的問題。

在共存走向上,我們可以參考新加坡的政策,幾個月之前就有一個網站指出各個步驟,指引各種狀況的人,該如何面對自己疑似染疫以及確定染疫的狀況。

而台灣至今,對於COVID確診者,仍有很多特別的對待措施,雖然有正當理由,也確實Omicron的傳染力也比較強,但由於對病毒的不熟悉所產生的恐懼,往往會放大它的負面影響,使得差別對待措施強度較高。

也由於較高強度的隔離政策,在這幾波疫情下,大量資源消耗,補充不及,像是衛生所電話打不進去、1922被癱瘓。從第一線的觀點來看,政府訂了嚴格的確診定義,有些公司為了持續運作,員工大量進入醫院做PCR,加上嚴格的隔離措施,確實排擠了急性醫療需求患者的醫療處置,使醫護人員的溝通成本、心理壓力增加,也對患者帶來一些不必要的傷亡,導致醫病關係惡化。

去年Delta疫情時就出現的醫療人力缺口、護病比差距大、醫護過勞無法休假的問題,在Omicron爆發前並沒有獲得妥善解決,另一方面則是民眾心態仍然沒有轉變,還是有生病一定要就醫的思維;在急診第一線觀察,曾經有一度民眾有自我傷檢的意識,那時候是不是一個更好的轉型時機?但那時候政策上卻沒有轉變,導致Omicron爆發後,民眾還是一窩蜂衝醫院,再次上演上述問題。 

關於空床數問題,陳醫師指出疾管署公布的空床數計算方式,是用較大範圍的方式計算的總值,但在台北市,特別是醫學中心,一旦疫情嚴峻,就是一床難求,這需要政府更努力地向人民說明,並非醫院有餘裕,卻刻意不予救助,而是每間醫院的承載量無法呈現在疾管署公布的數據上。 

轉向共存不能過度鬆懈

姜冠宇醫師認為,雖然眼下政策朝向共存發展,但不能因此過度鬆懈警戒。這次COVID疫情,根據國外研究文獻指出,要流感化可能要等三十年,因為這次COVID病毒是RNA病毒,變異非常快,且為非階梯狀,新的變異株可能與過往變異株甚少相似,難預測變異方向,導致疫苗研發相對困難,因此現今疫苗只能減低重症。

而共存是一種政策,非單純醫學問題,為了因應迅速變種的病毒與有可能急速上升的確診數,政策制定上必調整醫療量能分配,未來要留更多醫療量能給兒童與老人。特別是台灣小孩因COVID罹患腦炎的機率高,病程也非常快,因此要有更統一的SOP通報與就醫流程產出,才能避免新北恩恩案之悲劇發生。

所謂「無敵星星」,也就是感染一次後就能終生免疫的概念,只在Delta與更早之前的變異株適用,這次Omicron並不適用,特別是老人與兒童再度感染率還是很高。所以兒童、老年人與慢性疾病患者這些較脆弱族群,應該要在新變異株BA.4、BA.5全面入侵台灣前,盡速完成疫苗接種,避免重症與死亡。

共存的另一個面向,是因應染疫後的後遺症與Long COVID。姜醫師認為,這兩項問題已經不單純是生理上的問題,必須同時處理心理狀況,有許多年輕人因痊癒後的後遺症,導致每天只能睡兩三個鐘頭與記憶退化,在兢爭激烈的學校與職場中,嚴重影響心理層面,必須有更多社會資源介入,也應避免歧視,與不當評價。

共存有哪些法律問題?

張雁翔研究員指出,面對疫情,法律往往扮演著在衝擊後出來檢視的角色,在疫情迅速變化下,檢視國家行為違法性的審查密度就必須降低,因為過於嚴格的法律制定與違法性審查,可能導致防疫政策的緩不濟急與靈活性下降,反而有礙人民得到較好的醫療照護。

但這並非意味著防疫政策能夠毫無拘束的脫離違法性審查,至少用來防疫的隔離措施,從釋字690號來看,是受到憲法嚴格保護的人身自由限制,還是必須經過明確的法定程序,並且有救濟管道,包括提審與行政訴訟。

另一方面,值得大家進一步思考的法律問題,分別是保險問題,以及後疫情時代的Long COVID以及確診後遺症問題。 

前者,保險法有規定保險業者可以因為風險突然增高解除契約,但這次疫情保險理賠爭議,保險業者似乎沒這麼做,反而出售了更多防疫險,直至風險實現,人民要求理賠保險公司才主張複保險拒賠。保險究竟是一個投機獲利工具或是分擔風險損害的方法?後者,則是要思考我們是不是要針對Long COVID以及確診後遺症,立法給予社會福利支援以及反歧視措施。

關於緊急情況就醫的行政規則是不是有瑕疵?雁翔研究員認為,我們能從新北市恩恩案中理解,新北市要求確診者就醫,需要衛生局同意派車,有集中事權,妥善分配資源的意圖,但對於緊急情況的處置,是否還要如此僵化的遵循行政規則?這是值得檢討的地方。

最後,在疫情剛爆發、美國疫情最嚴峻的時期,當時仍身處美國的張雁翔研究員也提到,其實美國沒有什麼管控期,一開始就共存,最有爭議的法律問題其實是強制公務員施打疫苗問題,這些案件目前仍然在美國司法系統訴訟中,尚未有定論;反而私立學校強制教職員接種疫苗,已獲得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定為合憲,因為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認為這是一個私人和私人的關係,並沒有國家權力強制介入。不過台灣在COVID疫情中的疫苗政策,向來多以鼓勵取代強制,因此相對問題較小。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從清零到控制:台灣防疫政策轉型的下一步」永社同步線上座談會

6/29(三)晚上YouTube直播:https://youtu.be/zj6HyLSU9UY

2022年3月以來,台灣的防疫政策逐漸走向鬆綁。衛福部長陳時中明確表示:政策方向不再是「清零」,而是「疫情控制」。

當前朝向「共存」的公衛政策調整進程,與五月以來每日數萬確診病例中可見,台灣社會已經進入與2021年前截然不同的共存過渡階段。因此,歐美日韓及紐西蘭等各國的共存防疫政策,能帶給台灣在防疫政策及比較法上何種啟示?

事實上,台灣在2019至2021年間,以清零為目標的政策已有其外部成本:以服務業為例,嚴格的隔離措施直接導致失業與其他勞權緊縮,今雖已大幅放寬管制,經濟衝擊仍在。所以需從全球受疫情衝擊的脈絡中,析論台灣社會與人民得以緩和受疫情影響的可行方向。

台灣當前的二劑疫苗接種率已達百分之八十以上,Omicron染疫的輕症/無症狀率超過 99%,但因確診人數攀升,醫療量能與行政量能隨之緊繃,仍需持續關注行政簡化及醫療降載。

在人人皆有可能染疫的時代,防疫政策如何逐步朝向建立可持續性的共同生活、且符合民主憲政的規範?台灣如何與全球民主國家的防疫機制及經濟社會發展接軌?永社邀請專家學者,透過座談共同探討台灣當前防疫政策轉型相關的重要課題。

#民主憲政 #防疫法政策比較 #醫療降載

【座談資訊】

活動時間:2022/06/29(三)晚上19:00~20:30
活動地點:線上直播(考量疫情,不開放現場聽眾)

6/29(三)晚上YouTube直播:https://youtu.be/zj6HyLSU9UY

主辦單位:永社

【座談陣容】

主持人:吳樹民/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董事長、醫師

與談人:羅浚晅/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發言人
    姜冠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
    陳亮甫/醫師、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祕書長
    張雁翔/台灣大學法律學系博士級研究員

時間分配:主持人10min、與談人15min、綜合討論20min





2022年4月30日 星期六

【永社出版品】2022/04 《民主十年:永社十週年紀念圖文集》

 

《民主十年:永社十週年紀念圖文集》

永社出版「民主十年:永社十週年紀念圖文集」,將歷年永社座談會及研討會的海報與論述說明彙整為圖與文,以紀錄永社十年來為民主憲政、司法改革、究責違法、轉型正義、新冷戰的國際局勢與台灣地位所提供的論述與歷程,更期許經過這十年的累積,能作為下一個十年「實踐民主憲政法治永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書籍資訊】

主 編:社團法人台灣永社 
版 次:2022 年  4  月 初版
出 版:社團法人台灣永社
規 格:17.6 x 25 公分 (平裝)
I S B N978-626-96052-0-0 

【線上購書】

 

2022年4月14日 星期四

緊急限制刊播令還在拖?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2.04.14

瑞典哥德堡大學近期發布二〇二一年 V-Dem (Varieties of Democracy)報告,顯示台灣是全世界接受境外假訊息侵擾最嚴重的第一名。而且,台灣從二〇一三年起就持續奪冠,蟬聯九年冠軍。這個難堪的冠軍頭銜,或可歸咎於我國對抗虛假訊息法制落後,且修法怠惰之賜。

選舉可謂民主國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也是虛假訊息肆虐的高峰期。緊急限制刊播令的修法倡議,就是衝著對抗選舉期間的虛假訊息而來。回顧歷史,二〇一九年五月間,行政院早已提出於相關選舉罷免法裡導入緊急限制刊播令的草案,並函請國會審議。在草案總說明裡,行政院嚴正地闡述修法目的乃「完備選舉罷免法制、保障選舉權、遏止抹黑文化,避免不實廣告影響選舉罷免結果,破壞選舉罷免之公平及公正性」云云。具體而言,其內涵包括:選舉公告發布或罷免案宣告成立之日起至投票日前一日止,擬參選人、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對不實內容之競選或罷免廣告,得向法院聲請緊急限制刊播令;緊急限制刊播令之聲請或抗告未具備程序合法要件,法院應逕以裁定駁回;以及不履行法院緊急限制刊播令裁定之法律效果等。

要注意的是,緊急限制刊播令並非我國法制上的獨見創獲。事實上係仿效二〇一八年法國反資訊操縱法(La loi contre la manipulation de l’information)模式,賦予擬參選人、候選人、被罷免人或罷免案提議人對不實內容之競選或罷免廣告,得向法院聲請緊急限制刊播令的管道。

二〇二二年當下,台灣遭各種虛假訊息的肆虐益加險峻。尤其,年底地方大選轉瞬將屆。二〇二四年的總統與國會選舉,亦是不遙遠的未來。導入緊急限制刊播令,明明是極具重要性與迫切性的修法,可惜卻因司法院反對,導致修法延宕近三年的無奈結果。試問:在接下來的重要選舉裡,儘管虛假訊息持續橫行,我國仍繼續用一九五〇年代違警罰法時代的散佈謠言條款來管制二十一世紀數位通訊時代的虛假訊息嗎?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座談會紀要】Why Ukraine matters?為什麼烏克蘭重要?——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

圖片出處:台權會馥如
 
*2022/03/12座談會活動頁資訊:

*座談會影音記錄:

—紀要前言:從新冷戰到熱戰


2022年2月24日起,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進行「特殊軍事行動」—實則迅速全面入侵烏克蘭,冷戰下的國際情勢驟變,烏克蘭國內陷入熱戰,至今超過兩百萬烏克蘭難民逃離國境。

此次戰爭或許是歷史的宿命。就地緣來看,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看似距離台灣遙遠,實際上卻與台灣社會的民主意識發展、國防發展息息相關。

台灣政府與人民在關注普丁對烏克蘭戰爭發展的同時,也必須開始思考:在民主/威權逐漸走向兩極化的國際秩序中,台灣位處既邊緣(不屬於任何防禦性國際組織)又核心(左右美中霸權平衡)的位置,政府與人民還有不表態的權利嗎?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歐美盟國與中俄各國也在這場熱戰中,各自面臨許多急迫的挑戰與啟示:北約各國的軍備與防禦系統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歐盟社會必須開始應對作為制裁代價的能源危機與轉型;中國被迫面臨分離主義的矛盾;國際公民試圖透過金援、軍備支援、成立自願軍、資訊傳播、難民救援等辦法試圖成為烏克蘭國家的後援。

「除了表態以外,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場國際行動中的行動者。」主持人洪偉勝表示。講者們不約而同地談及:自發性對國際援助、主權國家的民主意識發展、以及國防發展的重要性。或許可以進一步說: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同時也已經是一場不分國籍的國際行動,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獨裁者的承諾並不可靠


講者謝佩芬表示,從明斯克協議單方面被俄羅斯政府撕毀可見,極權政府的和平協議經常是脆弱而虛假的。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其民主社會必須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發展抵抗和團結的意志。唯有人民願意保衛自己、國際支援才會隨之而來。

另一方面,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與傳統戰爭的不同之處,體現在「資訊戰」的面向。中俄兩國的訊息管制與媒體傳播逐漸集中對兩國內部;烏克蘭在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則積極往國際發展,在此期間,多元開放的自媒體形成網絡,全球性的公民社會正在慢慢成形。

「我們目前還很難說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是不是改變了國際秩序,目前的情勢超出了任何專家的預測。」講者宋承恩向聽眾提問,同時也是謹慎的中途觀察。

就經濟方面的長期影響來預測,全球油價與原物料供應價格的上漲無可避免;而聯合國安理會的運作從波灣戰爭起就可見其問題:即便有制裁、仲裁、賠償等機制,但戰爭造成的全球環境災難仍是上述機制無可彌補的;而俄羅斯目前作為目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可證聯合國制裁機制完全失效。

另一方面,普丁侵略烏克蘭也確實形成心理威攝:有沒有可能中國政府藉此放寬了對台侵略的自我限制?然而,全球人民展現的反威攝力量同樣不可小覷,中國政府在近日對外的媒體聲明中,可見其矛盾、未能明確表意的狀態。

而中國政府對香港或新疆的暴行仍然是進行式。中國政府對普丁發動戰爭一事持續宣稱其為「特別軍事行動」取代「戰爭」或「入侵」等字眼,可清楚探知其意向:中國政府大體上支持俄羅斯。即便中國政府的確陷入分離主義的矛盾中—承認頓巴斯地區主權獨立是否可能挑起東突厥斯坦、台灣等主權問題?

—台灣的安全依靠:國防、國際、民心


烏克蘭正在打一個真正的獨立戰爭。而台灣從普丁對烏克蘭戰爭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面對極權政治的態度」。

此時我們談的國際援助—全球人民的表態與支援,或許比哪一個國家正式出兵的力量來的更大。換句話說,當人民追求民主的意志足夠堅定,即使台灣遭受侵略,比起「美國會不會出兵援助」,全球人民的任何形式的支援與制裁或許才是台灣背後最大的力量。

而更進一步的問:台灣社會如何讓全世界覺得,台灣被侵略不是台灣和中國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事情?台灣如何展現決心、透過行動主張不受侵略的權利、逐步走向一個被國際人民承認的民主國家?
回到國防發展的面向。講者蘇紫雲表示,台灣與烏克蘭的戰略位置無法比較,烏克蘭與鄰國的接壤使其戰略處境更加艱難。而台灣的戰場特性仍在台海:台灣海峽的關鍵性在於抵禦兩棲、三棲部隊登陸,這是中國軍方的弱點,同時也是台灣的國防最需要強化的工程。

與此同時,講者葉耀元也再度強調:台灣的問題在於渴望侵略台灣的中國政府,而不是中國人民,我們希望中國變成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我們對抗的不是中國人民,而是中國政府。

「國家利益左右戰爭走向。」講者葉耀元表示,美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開採國,而不久的未來,美國利益的威脅的來源可能是中國政府。站在國家利益、美國主體的國家體系考量之下,台灣更像是南海主權的防火線,或者再更進一步詮釋:台灣作為美中霸權對抗之間的防火線,同時也部份象徵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命脈。

來到最後,所有講者不約而同的結論是:台灣的主戰場在於國際。

—和平的代價沒有答案:對抗威權,台灣能夠推展什麼程度的國際援助?


北約和歐盟國家的難民援助機制,亦是烏克蘭至今能夠持續承受戰火的重要後援。兩百萬烏克蘭難民得以在短時間內撤離、並受到北約及歐盟各國的庇護,這是國際援助行動極重要的一環。

與此同時,我們是否能反思台灣政府及台灣社會持續面臨的難民庇護問題:從2020年至今,因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暴行而被迫出逃、已倍數激增的滯台港人簽證到期問題,台灣政府仍然只能倚賴「專案處理」而沒有通案機制;同時,難民法的立法也遲遲無法推進。

當我們談:國際援助烏克蘭作為捍衛主權國家的象徵,台灣政府與台灣社會除了金援烏克蘭、民間發起示威遊行以外,台灣在難民庇護機制方面,推進了具體的行動了嗎?
或者,以與會聽眾略為尖銳的提問作為本篇座談紀要的結語:萬一台灣面臨侵略,台灣人民與台灣政府是否可以接受美日等盟國、以台灣今日對待難民的作法來對待台灣人民?

/

延伸閱讀:


1. 資訊戰

*來自俄烏資訊戰前線的警告:反制假訊息,別讓絕望吞噬事實和光明 


*烏克蘭的戰爭傳播:推特與Tiktok時代的「全民資訊戰」


2. 廣場革命 

*凜冬烈火(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Youtube)  

3. 人的境況

*一場「針對三個民族的戰爭」,與三個國家普通人之間的連結


*獨立廿八年、兩度革命,烏克蘭還在問:我是誰? 


*誰是「烏克蘭人」?兩次革命,一場戰爭,如何建構他們的民族認同?


*大批俄羅斯人在制裁和異見鎮壓之下出逃


4. 國際秩序、軍情分析

*烏克蘭真的存在「納粹化」嗎?戰爭如何影響各國的備戰思維?


*俄烏之戰將如何收場?五大要素決定戰事走向


*國際上如何管轄戰爭罪行?普京有可能承擔法律後果嗎?



5. 烏克蘭的痛:從國族歷史、身份撕裂到戰火下普通人的命運 


*芭樂人類學》誰的地緣政治?了解3種截然不同的烏克蘭全球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