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顯示具有 -民主永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民主永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不在籍通訊投票的諸多風險

許惠峰(作者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系教授、永社社員)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3.13

近來國民黨主張採用不在籍投票之「通訊投票」,以保障居住海外或不在戶籍地選民之投票權,原意雖在方便選民投票,不必舟車勞頓,往返於居所及投票所之間,然實際上仍有諸多弊端難以克服,說明如下:

一、投票過程的不確定性

通訊投票雖然可先由選民登記投票意願,但如何確認登記通訊投票的選民,是否確實由其本人所為,對於旅居海外或戶籍地以外之人,如何進一步確認?

2024年3月10日 星期日

二輪投票是變相退而求其次?

許惠峰(作者為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財經法律系教授、永社社員)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3.09

國民黨立委翁曉玲主張不須修憲,直接修改選罷法即可將總統副總統選舉改為二輪投票絕對多數制,所持論點不僅邏輯誤謬與經驗法則不符外,將使政局更不穩定,析述如下:

一、憲法增修條文當然係指一輪投票

現行增修條文明定「以得票最多之一組為當選」,翁委員以未明文規定投幾輪,故直接修改選罷法即可,無違憲問題,實屬謬論。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

藍白兩黨不可毀憲亂政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2.18

新國會在野黨政治攻勢不斷,但包括「質詢總統」及「國會特偵組」都是明顯違憲的荒謬主張,踩到憲法的紅線!

藍白立委要求總統到立法院報告國情報告時「即問即答」等同質詢,但憲法增修條文第四條第三項規定「立法院於每年集會時,得聽取總統國情報告。」,相較憲法增修條文第三條第二項第一款「行政院有向立法院提出施政方針及施政報告之責。

2024年1月31日 星期三

【新聞稿】01/31「賴政府未來施政展望系列:青年居住困境與健康照護危機」記者會

2024.01.31

2024年大選於本月中旬落幕。近半個月來,我們看到一方面輿論對立法院長選舉乃至於新國會的合縱連橫,討論甚深。另一方面,針對將來新內閣人選組成,亦多所流言傳聞。

2024年1月22日 星期一

二0二四年,依舊「良心交接」?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4.01.21

二○○一年十月,總統陳水扁出版《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沈思》提到二○○○年政權移交的難題,指出「政府並沒有建立一個政權移交的制度,也沒有政權移交的清冊,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知從何做起。並指那一次的政權移交可說是「良心移交」,而非「制度移交」,是「口頭移交」,而非「清冊移交」。

二○二四年一月下旬,總統大選剛落幕,再次回顧前述文字,特別有感。進入廿一世紀後,廿餘年來台灣歷經三次政權移交,這三個歷史

2024年1月5日 星期五

選總統過好日 乘客要相信司機也監督司機

姚孟昌(作者為輔仁大學學士後法律學系助理教授、永社理事)

ETtoday新聞雲/雲論 2024.01.05

我的車開了十多年,里程數跑了十多萬公里。我的車很平凡,是路上跑最多的那種。我的車走的路很一般,大概是在上下課以及家附近的大賣場跑跑罷了。我的車最遠跑過一次鵝鑾鼻、跑過一次太魯閣天祥。我的車一週前才上到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在這車子的生命歷程中,它經常是平靜地停在停車場,等待主人的召喚。我的車在路上跑時,無論是爆發力或操縱性,都遠遠比不上其他的車子。可是這車值得我稱讚的是很穩當、可靠,能夠安全平順地把主人送到目的地。

2023年12月25日 星期一

2023永社年度工作報告

2023永社餐會手冊暨年度工作報告


2023 - 2024年永社專案:推動轉型正義法制化

2022年促轉會解散後,將轉型正義各項未完成工作移交給各政府單位。如何補完相關法制?成為今年轉型正義工程最急迫的議題。時至今日,轉型正義的法制化進度與去年相比並沒有明顯進展,又逢總統選舉,使轉型正義工作再度陷入停滯,令人擔憂。今年,永社除舉辦活動促進社會對話,也將繼續投入相關法制化的倡議工作。

2023年12月19日 星期二

【新聞稿】12/19「抓貪腐還是政治鬥爭?重啟特偵組大開民主倒車」記者會

 

「抓貪腐還是政治鬥爭?重啟特偵組大開民主倒車」
記者會

 【記者會側記】

今日(12/19)上午,永社副理事長黃帝穎出席「抓貪腐還是政治鬥爭?重啟特偵組大開民主倒車」記者會,由台灣陪審團協會召開,台灣永社、台灣社、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共同參與。

記者會中,黃帝穎認為:「全球民主國家都已廢除類似特偵組的相關單位,但唯獨侯友宜、趙少康卻硬要違逆世界趨勢,把『恢復特偵組』當成政見,怎麼會完全沒有國際觀? 

合理懷疑,國民黨重啟特偵組動機,是為了一黨之利、一己之私。當年特偵組包庇三中案,多次簽結不辦,侯、趙重啟特偵組,國民黨才能解套三中案72億9174萬9716元的鉅額利益。

尤其,趙少康堅持不辭去中廣董事長一職,目前仍是三中案的利害關係人,重啟特偵組,將能解套起訴書認定的『中廣交易部分,使中投損害15億5270萬391元......使國民黨應收股款債權,有28億4530萬元無法實現』,光是中廣就總計達43.9億元利益。」

陪審團協會理事長鄭文龍也強調:「莫忘2013年的九月政爭時,特偵組監聽了82位立法委員國會辦公室的電話,引發軒然大波,破壞司法獨立。」「反貪腐無需重啟特偵組,重啟後反而可能有更多政治鬥爭,干預司法獨立、大開倒車絕非民眾所希冀的未來。」

--

2023年12月18日 星期一

防宗教統戰,速立金流法制化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2.15

二○二四年總統暨國會大選日近。中國勢力如何在這次選舉中發揮統戰的影響力,成為國內外眾所矚目的焦點。就文獻回顧而言,明年可望重回立院的前高雄市長韓國瑜在一九八八年發表《從中共「對台統戰」策略看兩航談判》碩士論文裡提到中國一貫軟硬兼施的統戰策略,指出「中共仍然沒有絲毫忘卻武力犯台的強硬手段」,更進一步提到「充滿了『以和為貴』、『親切友善』的氣氛。各種不同的(統戰)部門所發展出的宣傳與行動,蔚為…五彩繽紛的統戰策略…」等語。立論精闢,令人感佩。

從中國角度來看,由於宗教歷史悠久,信教群眾數以億計,宗教工作歷來是中國共產黨和政府高度重視的特殊性群眾工作。對台文化統戰的任務就是要挖掘宗教中與台灣社會發展相一致要素加以發揚,從而增強國家認同感與中華民族認同感云云。要之,在中國宗教團體應受國家與黨的強力支配;與我國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下所強調的宗教自由理念,大相逕庭。

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無想轉生】修法未遂與官僚體制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銳傳媒/專欄 2023.12.05

本月4日,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審查「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儘管在2020至2023年間,執政黨立委吳秉叡、林楚茵、高嘉瑜、洪申翰等,乃至於國民黨黨團、台灣民眾黨黨團等朝野立委共提出8個版本,顯見修法乃跨越黨派、具有相當的社會民意基礎。遺憾的是,在這漫長的3年多來,始終未見行政院提出自己的版本。而對此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修法方向將擴大納入同性伴侶、單身及代理孕母等,因涉及倫理、法律及兒童權益等,「建議召開公聽會,持續蒐集各界意見」云云。翻開政治行事曆,此時此刻都已立法院第10屆會期的尾聲,哪還有餘裕召開公聽會、蒐集意見呢?薛部長話雖說得婉轉穩健,管他此次修法之目的在於「為使全民之人工生殖權利受保障,使其符合憲法第七條所賦予之平等權法旨」(摘自洪申翰、林楚茵、林昶佐、林靜儀版提案說明),衛福部的真實態度很簡單,大抵就是「不提案、不支持」。

2023年12月6日 星期三

「紅火案」─司法界的荒誕奇譚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銳傳媒/專欄 2023.12.04

二00四年遭台北地檢署起訴的「紅火案」,十七年訟海翻騰迄今,昨日最新發展是高等法院在更三審維持更二審見解,判決被告辜仲諒等無罪。本案依舊尚未定讞,檢方仍得上訴。當年的「紅火案」內容細節為何,今天探究早就無關宏旨。一個案子在法院絞動了十七年還沒塵埃落幕,堪稱我國司法界所締造的又一荒誕奇譚。

每逢總統大選,各陣營候選人必對司法改革應如何如何,提出諸多志向宏大的政見。當選之後,也會透過行政官僚系統追蹤管控各項政策落實情形,藉以營造一切按表操課、改革持續的公眾印象。但是這些由官僚系統費心主導堆砌、文字穩健亮麗的司改成績單背後,究竟真實解消了多少法庭現場對檢察官、法官乃至司法體制的深切懟怨呢?

2023年12月5日 星期二

兩億美元介選 重創台灣民主

黃帝穎(作者為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2.02

民眾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自爆,有人開價兩億美元要求他當副手!柯文哲競辦發言人陳智菡更加碼說「消息來源是誰,國民黨也很清楚」。在民眾黨黨員陳延昶向北檢提告後,柯文哲雖改口稱這一頁要翻過去,卻又公開揭露「余姓商人、季將軍、魏先生」,柯文哲競辦更稱「有名有姓、有名片」相關證據都有。

柯文哲對兩億美元「搓圓仔湯」的犯嫌刻意姑隱其名,與柯常高喊「公開透明」完全矛盾。社會更質疑,兩億美元喊價者的背後資金是否與中國有關,若有關,就不只是「總統副總統選罷法」的問題,更涉犯「反滲透法」。

2023年12月4日 星期一

章法紊亂的健康施政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專欄 2023.12.01

總統選舉日近,輿論大抵將目光聚焦於各總統候選人所提出的各種政見。只是要注意的是,下一屆的總統畢竟係明年一月選出、五月才就任。當下政府每分每秒的施政作為,攸關人民福祉甚鉅。晚近若干偏差紊亂的健康施政作為,值得國民認真嚴肅對待。

先從「中生納健保」與設立「醫療科技評估(HTA)專責辦公室」兩項施政談起。前者儘管早已爭辯許久,但稟持「健康是基本人權」緣故,政府火速拍板明年二月實施。後者則從明年元旦起營運,斥資兩億,配置人員從個位數一下膨脹至百人以上。甚至預備未來擬成立行政法人,人力再擴至三百名。這兩件事雖非壞事,前者從挹注健保財務角度來看,根據估算中生與其他來自境外的學生同屬年輕族群。一般來說所需醫療支出少於所繳保費,其支出約僅佔所繳保費七成而已,相當划算。至於後者,從八人變成百人,最低限度也可發揮擴增公部門職缺之效。只是政府決策果斷堅毅,行動也來得又急又快,令人訝異。

2023年11月20日 星期一

藍白聯合政府牴觸憲法

黃帝穎(作者為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1.17

馬英九與朱立倫、侯友宜、柯文哲共同簽署「藍白合聲明」,除了民調共識外,更具體聲明「未來組成聯合政府,除國防、外交、兩岸由總統決定,其餘部會原則上依各黨派立委席次分配」,但此藍白聯合政府牴觸現行憲法,藍白就算當選總統也難遵守、兌現!

暫且不論藍白合背後的中國介選問題,究竟什麼壓力讓柯文哲坦承他「一人推翻民眾黨集體決策」,更接受「密室政治」而違反柯高喊的公開透明等種種異常,僅論藍白「聯合政府」,已牴觸中華民國憲法「責任政治」與「行政一體」憲政原則!

2023年10月30日 星期一

疑似深偽案,凸顯立法缺漏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台灣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10.28

數位影像技術突飛猛進,連帶促使虛假訊息的產製品質大幅提昇。虛假訊息從往昔的文字、聲音,迅速地進化至當前真假難辨的視覺影像。在總統與立委大選將屆之際,幾段影射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疑似剪輯過的模糊影片,刻意掀起輿論熱議,再度驗證這是「眼見不一定為憑」的混亂時代。

就法而論,今年六月,我國已相當積極地將「深度偽造」條款分別納入總統副總統選舉罷免法第四十七條之三、第九十條,與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第五十一條之三、第一百零四條。前揭條文採取重罰思維,規定以散布、播送或以他法供人觀覽候選人、被罷免人、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本人之深度偽造聲音、影像、電磁紀錄之方法,犯前項之罪者,處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年10月24日 星期二

【研討會發表】轉型正義法制化之規劃與促轉條例推動現況

 轉型正義法制化之規劃與促轉條例推動現況

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 2023.09.16

一、政府推動轉型正義整體圖像

臺灣歷經40多年的威權統治,在步入民主化後,轉型正義係由民間率先啟動,政府則是先以補償、道歉、回復名譽等方式來記憶這段歷史,直到民主化30多年後,於20171227日公布施行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以下簡稱促轉條例,並在2018531日成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從早期僅對政治受難者進行補賠償為主、紀念為輔的模式,進展至框架立法模式,開始進行系統性規劃、推動臺灣轉型正義工程。

促轉會推動任務過程中,體認到框架立法模式,對於整體工程的具體內容仍然不足,故有待補充法制,始能讓政府各機關得以依法行政、整合協調,以鞏固政策推動成果促轉會20225月完成任務解散前,提出促轉條例部分條文的修正草案,從平復司法不法擴及行政不法,並賦予未來常設機關業務銜接的法源;此外,亦於「任務總結報告」提出全法修正草案建構完善制度網絡。

行政院以下簡稱本院於促轉會解散後,為賡續推動我國轉型正義工程,隨即設置「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院長兼任召集人,會報委員由副院長、秘書長、政務委員、6個承接轉型正義業務之機關首長以及10位來自民間的學者專家組成,作為推動執行促轉條例規定及促轉會「任務總結報告」政策建議之統合、協調及監督機制,該會報幕僚作業則由本院新成立的人權及轉型正義處以下簡稱人權處負責。

2023年9月8日 星期五

柯氏「金門和平實驗區」違憲無效

黃帝穎(作者為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09.07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提出「金門和平實驗區」,柯強調金門因為距離夠近,也不影響大家的本體,政治、社會制度需要做一點實驗,「金門是和平試驗的好地方」。但我國任何行政區與獨裁中國進行政治、社會制度實驗,即牴觸憲法「防衛性民主」而違憲無效,此亦凸顯柯文哲嚴重欠缺民主法治素養。

如何讓民主金門與獨裁中國實驗政治、社會制度,比照中國政治制度取消金門人投票權?在金門試用網路長城管制言論自由?或是比照中國對金門進行城管、警察任意拘留金門人、全面人臉辨識等社會控制?任何方式與獨裁中國進行政治、社會制度的實驗,都將使得金門現有的自由民主倒退,踩到「自由民主憲政秩序」的憲法底線,當然違憲。

2023年8月24日 星期四

支持草根型NGO 監督地方議會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台灣國家聯盟決策委員、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2023.08.24

每四年一度的地方民意代表選舉,於去年十一月底劃下句點。迄今雖未逾一年,然而瀏覽公眾媒體,其關心焦點似乎高度集中於明年總統大選。至於去年底這些剛依法選出的直轄市議員、縣(市)議員、鄉(鎮、市)民代表,究竟有無好好善盡地方制度法第三十五條以下議決、審議等職權?當前媒體似乎少有聞問,遑論將其表現良莠進行客觀地揭露乃至評價。

日前,地方性公民團體「台南議會觀察聯盟」公布台南市議會第四屆第一次定期會議員評鑑結果,此次評鑑辦法以量化為主、質性為輔,對重大議案揭發及有特殊事蹟者,給予額外加分機制,也針對問政失真者有扣分機制。結果評選出十五名優質議員,及四名待觀察議員。從台灣地方自治發展觀點而論,地方草根型NGO針對地方議會營運進行監督,本為相當值得誇耀與重視的地方民主里程碑。只是拜台灣媒體長期集中首都所賜,此新聞事件大抵僅止於少數平面或電子媒體文字披露而已,引起的公眾討論相當不足,令人惋惜。

2023年8月21日 星期一

一次「強化信賴」的完美出訪

羅承宗(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長、永社理事長)

自由時報/專欄 2023.08.19

副總統賴清德以特使身分出訪巴拉圭,並先後過境美國紐約與舊金山,本月十八日(五)完滿結束行程返台。自巴拉圭回程時抵達舊金山,美國在台協會(AIT)主席羅森柏格、駐美代表蕭美琴都親自登機迎接,完全打臉在野黨散播美方接待規格不如以往的謠言。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對於此行以「過度低調」予以評價。其發言本意雖在貶抑批評,卻又恰好且精準地反映了台美關係裡務實外交最細膩的一個領域:信賴關係。

如所周知,國際外交是充滿智慧機鋒的統治行為領域,倘若處理得宜,則兩國關係長久維繫;一旦魯莽行事破壞信任,則後果不堪設想。 回顧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日失言事件,就是一個不忍卒睹的經典外交災難。當時柯文哲受訪時宣稱六月初遇到自民黨幹事長,對方告訴他,「台灣沒有辦法參加CPTPP,不可能,台灣要死那個心」等語,引發軒然大波。後來駐日代表謝長廷旋即駁斥,指出當時代表處洽排對象裡,並無自民黨幹事長茂木敏充在內。其後民眾黨聲明稱柯見到的是「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等語。

2023年8月7日 星期一

【共同聲明】2023年8月6日 NATPA 年會共同聲明——Taiwan Matters:捍衛民主,永續台灣

【202386 NATPA 年會  共同聲明】

Taiwan Matters:捍衛民主,永續台灣

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NATPA)自1980年創立以來的核心目標,就是讓民主自由在台灣深根茁壯。回首當時台灣還處於中國國民黨戒嚴專制,人權意識普遍低落,民主假象如國王的新衣一戳即破,國際形象惡劣。四十餘年來本會會員透過自己的專業與付出,支援台灣民主化、自由化。現在台灣雖已民主化,但民主本身是脆弱的,而且台灣內部仍然有不少會危害台灣民主自由、永續發展的雜音與勢力。

首先,台灣的民主成就有目共睹,是普世價值的展現。而民主國家之間享有共同良善價值,所以可以誠信合作,共創進步未來。但台灣仍面臨來自中國共產政權的威脅,更因過去兩岸錯綜複雜的歷史,內部仍有部分人士迷戀大中國情結,而忽略甚至美化中國獨裁的本質,罔視中國現已公認為世界和平的破壞者。為維繫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及經濟發展,台灣與其他民主國家緊密結合,已經成為生存的不二選擇。不該短視於崩潰中的中國經濟,讓他們有機會對台灣社會進行「養套殺」的陷阱,分化台灣永續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