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座談會紀要】Why Ukraine matters?為什麼烏克蘭重要?——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

圖片出處:台權會馥如
 
*2022/03/12座談會活動頁資訊:

*座談會影音記錄:

—紀要前言:從新冷戰到熱戰


2022年2月24日起,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進行「特殊軍事行動」—實則迅速全面入侵烏克蘭,冷戰下的國際情勢驟變,烏克蘭國內陷入熱戰,至今超過兩百萬烏克蘭難民逃離國境。

此次戰爭或許是歷史的宿命。就地緣來看,普丁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看似距離台灣遙遠,實際上卻與台灣社會的民主意識發展、國防發展息息相關。

台灣政府與人民在關注普丁對烏克蘭戰爭發展的同時,也必須開始思考:在民主/威權逐漸走向兩極化的國際秩序中,台灣位處既邊緣(不屬於任何防禦性國際組織)又核心(左右美中霸權平衡)的位置,政府與人民還有不表態的權利嗎?

事實上,不只是台灣,歐美盟國與中俄各國也在這場熱戰中,各自面臨許多急迫的挑戰與啟示:北約各國的軍備與防禦系統在短時間內迅速發展;歐盟社會必須開始應對作為制裁代價的能源危機與轉型;中國被迫面臨分離主義的矛盾;國際公民試圖透過金援、軍備支援、成立自願軍、資訊傳播、難民救援等辦法試圖成為烏克蘭國家的後援。

「除了表態以外,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這場國際行動中的行動者。」主持人洪偉勝表示。講者們不約而同地談及:自發性對國際援助、主權國家的民主意識發展、以及國防發展的重要性。或許可以進一步說: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同時也已經是一場不分國籍的國際行動,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獨裁者的承諾並不可靠


講者謝佩芬表示,從明斯克協議單方面被俄羅斯政府撕毀可見,極權政府的和平協議經常是脆弱而虛假的。台灣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其民主社會必須開始思考如何進一步發展抵抗和團結的意志。唯有人民願意保衛自己、國際支援才會隨之而來。

另一方面,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與傳統戰爭的不同之處,體現在「資訊戰」的面向。中俄兩國的訊息管制與媒體傳播逐漸集中對兩國內部;烏克蘭在2014年克里米亞戰爭後則積極往國際發展,在此期間,多元開放的自媒體形成網絡,全球性的公民社會正在慢慢成形。

「我們目前還很難說普丁對烏克蘭的戰爭是不是改變了國際秩序,目前的情勢超出了任何專家的預測。」講者宋承恩向聽眾提問,同時也是謹慎的中途觀察。

就經濟方面的長期影響來預測,全球油價與原物料供應價格的上漲無可避免;而聯合國安理會的運作從波灣戰爭起就可見其問題:即便有制裁、仲裁、賠償等機制,但戰爭造成的全球環境災難仍是上述機制無可彌補的;而俄羅斯目前作為目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一票否決權,可證聯合國制裁機制完全失效。

另一方面,普丁侵略烏克蘭也確實形成心理威攝:有沒有可能中國政府藉此放寬了對台侵略的自我限制?然而,全球人民展現的反威攝力量同樣不可小覷,中國政府在近日對外的媒體聲明中,可見其矛盾、未能明確表意的狀態。

而中國政府對香港或新疆的暴行仍然是進行式。中國政府對普丁發動戰爭一事持續宣稱其為「特別軍事行動」取代「戰爭」或「入侵」等字眼,可清楚探知其意向:中國政府大體上支持俄羅斯。即便中國政府的確陷入分離主義的矛盾中—承認頓巴斯地區主權獨立是否可能挑起東突厥斯坦、台灣等主權問題?

—台灣的安全依靠:國防、國際、民心


烏克蘭正在打一個真正的獨立戰爭。而台灣從普丁對烏克蘭戰爭學到的第一課就是「面對極權政治的態度」。

此時我們談的國際援助—全球人民的表態與支援,或許比哪一個國家正式出兵的力量來的更大。換句話說,當人民追求民主的意志足夠堅定,即使台灣遭受侵略,比起「美國會不會出兵援助」,全球人民的任何形式的支援與制裁或許才是台灣背後最大的力量。

而更進一步的問:台灣社會如何讓全世界覺得,台灣被侵略不是台灣和中國的事情、而是全世界的事情?台灣如何展現決心、透過行動主張不受侵略的權利、逐步走向一個被國際人民承認的民主國家?
回到國防發展的面向。講者蘇紫雲表示,台灣與烏克蘭的戰略位置無法比較,烏克蘭與鄰國的接壤使其戰略處境更加艱難。而台灣的戰場特性仍在台海:台灣海峽的關鍵性在於抵禦兩棲、三棲部隊登陸,這是中國軍方的弱點,同時也是台灣的國防最需要強化的工程。

與此同時,講者葉耀元也再度強調:台灣的問題在於渴望侵略台灣的中國政府,而不是中國人民,我們希望中國變成一個正常的民主國家。我們對抗的不是中國人民,而是中國政府。

「國家利益左右戰爭走向。」講者葉耀元表示,美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石油開採國,而不久的未來,美國利益的威脅的來源可能是中國政府。站在國家利益、美國主體的國家體系考量之下,台灣更像是南海主權的防火線,或者再更進一步詮釋:台灣作為美中霸權對抗之間的防火線,同時也部份象徵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命脈。

來到最後,所有講者不約而同的結論是:台灣的主戰場在於國際。

—和平的代價沒有答案:對抗威權,台灣能夠推展什麼程度的國際援助?


北約和歐盟國家的難民援助機制,亦是烏克蘭至今能夠持續承受戰火的重要後援。兩百萬烏克蘭難民得以在短時間內撤離、並受到北約及歐盟各國的庇護,這是國際援助行動極重要的一環。

與此同時,我們是否能反思台灣政府及台灣社會持續面臨的難民庇護問題:從2020年至今,因中國政府對香港的暴行而被迫出逃、已倍數激增的滯台港人簽證到期問題,台灣政府仍然只能倚賴「專案處理」而沒有通案機制;同時,難民法的立法也遲遲無法推進。

當我們談:國際援助烏克蘭作為捍衛主權國家的象徵,台灣政府與台灣社會除了金援烏克蘭、民間發起示威遊行以外,台灣在難民庇護機制方面,推進了具體的行動了嗎?
或者,以與會聽眾略為尖銳的提問作為本篇座談紀要的結語:萬一台灣面臨侵略,台灣人民與台灣政府是否可以接受美日等盟國、以台灣今日對待難民的作法來對待台灣人民?

/

延伸閱讀:


1. 資訊戰

*來自俄烏資訊戰前線的警告:反制假訊息,別讓絕望吞噬事實和光明 


*烏克蘭的戰爭傳播:推特與Tiktok時代的「全民資訊戰」


2. 廣場革命 

*凜冬烈火(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Youtube)  

3. 人的境況

*一場「針對三個民族的戰爭」,與三個國家普通人之間的連結


*獨立廿八年、兩度革命,烏克蘭還在問:我是誰? 


*誰是「烏克蘭人」?兩次革命,一場戰爭,如何建構他們的民族認同?


*大批俄羅斯人在制裁和異見鎮壓之下出逃


4. 國際秩序、軍情分析

*烏克蘭真的存在「納粹化」嗎?戰爭如何影響各國的備戰思維?


*俄烏之戰將如何收場?五大要素決定戰事走向


*國際上如何管轄戰爭罪行?普京有可能承擔法律後果嗎?



5. 烏克蘭的痛:從國族歷史、身份撕裂到戰火下普通人的命運 


*芭樂人類學》誰的地緣政治?了解3種截然不同的烏克蘭全球論述




2022年3月18日 星期五

【活動記錄】「Why Ukraine Matters?為什麼烏克蘭重要?──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 永社新冷戰系列座談會(七)


「Why Ukraine Matters?為什麼烏克蘭重要?──俄烏戰爭對台灣的啟示」
永社新冷戰系列座談會(七)

[座談資訊]

活動時間:2022/03/12(六)上午10:00~12:00
活動地點:台灣制憲基金會 會議室
主辦單位:永社、台灣制憲基金會
視覺設計:禇婉琳


--

[座談陣容]

主持人:
洪偉勝/律師、永社副理事長

與談人:
謝佩芬/民進黨發言人、前聯合國外交官
宋承恩/牛津大學國際法博士候選人、台灣制憲基金會副執行長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軍事戰略暨產業所長
葉耀元/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線上與會)



--

[影像記錄]


更多影片請點選「播放清單」檢視。


--

[座談會資料]

*主辦單位簡介:永社
*主辦單位簡介:台灣制憲基金會
*〈把俄逼上懸樑   美攻勢現實下的烏克蘭〉葉耀元
*〈【連署】台灣公民團體堅決反霸權侵略戰爭 嚴厲譴責俄羅斯武力侵略烏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