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頂文章📌 活動記錄:永社2023年轉型正義工作坊(活動已結束)

2020年6月18日 星期四

因應5G時代 超前部署數位部

江雅綺(作者為台北科技大學智慧科技法律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永社理事)

蘋果日報/要聞 2020.06.18

從2019年中開始,行政院積極推動5G頻譜釋照,歷經第一階段數量競價和第二階段位置激烈競價,以及事業和資安維護計畫書的漫長審查過程,終於由電信雙雄中華、遠傳兩家搶先通過、而台灣大哥大和台灣之星緊接著預計下半年開台。總計從5G頻譜釋出的法規預告,至業者通過開台的時間,不到1年,如此的行政效率和業者的投入,值得肯定。

5G標誌著數位經濟的新時代,包括技術面上容許更大量更快速的資料傳輸、法規面上容許企業專網等更多元的應用方式,尤其加上台灣原先在資通訊產業和醫療服務上的優勢,軟硬體相乘,給予大家無限的想像空間。

想像5G帶來影視娛樂、智慧交通、智慧製造、智慧醫療等的各項新興應用,就讓我們模擬:場景一,OTT影音內容的服務更加流暢,觀賞沒有極限,境外OTT暢行無阻。若這些服務適巧為傳輸不實訊息的管道,或是消費者已付費訂閱但網站莫名消失,將如何解決?

場景二,智慧交通的運用普及各地:經濟部曾經推行《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鼓勵創新運輸實驗,交通部亦配合增訂「道路交通安全規則」,開放業者申請測試,做為創新運輸的發展基礎,但「實驗」完成之後,若有人駕駛智慧汽車上路,依據電腦指令不幸發生事故,該如何界定是由於電腦運算發生失誤,或是人為疏失以分配責任?

營業祕密外洩向誰求償

場景三,中小企業紛紛進行智慧製造:當製造流程的營業祕密上了雲端,資料治理的架構就成為智財保護的基礎。但可惜這些資安或智財的軟性知識,都無法透過購買產品或機器設備取得。此時努力進行「數位轉型」的公司,若不幸因此遭到「數位攻擊」而營業祕密外洩,該向誰請求賠償?

場景四,智慧醫療普及,物聯網萬物相連。假設有醫療機構推出可穿戴式醫材,每天記錄患者的健康數據,上傳至醫療資料庫進行分析。但駭客發現系統漏洞,盜走所有使用者的資料,此時使用者最敏感的個人健康資料被看光光,可以怎麼辦?

以上每個虛擬場景,有心的讀者會發現,它們和現實中發生過的案例,都似曾相識。尤其從今年以來、從政府部門、大型企業,到一般人民的資料被駭、近期名人粉絲頁被盜,案件層出不窮,隨著5G技術應用、數位資料增加,問題必然愈來愈嚴重。

5G時代的開啟,不僅僅是技術面的進步,更標誌著資料治理、智財保護與科技法律的架構,需要重新盤點和規劃。雖然法律往往是社會最後改變的環節,但當技術已成熟、產業已躍躍欲試,蔡總統於就職演說中所揭示的數位部會,制度面如何開始部署,應該也正是時候了。